玉沙社区 首页
为什么丑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审美这件事常常不在考虑范畴,“难看”作为生活的常态,我们安之若素。

在我们的日常,从公共空间到个人空间,常常被一些滑稽甚至丑陋的设计充斥着。这些看起来可笑的设计常常在生活的转角等着我们:

被网友们当做搞笑景点的河北易县奶奶庙

辽宁大梨树村的一个文化广场

宜昌市夷陵区的五粮液大楼

北京燕郊天子大酒店

随处可见的丑陋街景招牌

色彩饱和度极高的商标

今天,我们想讨论一下,为什么如今丑陋的设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当代的日常设计越来越难看了?

这些年,我们熟悉的丑

前段时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海报一出,网上围观群众哗然了。大家把它和戛纳电影节、金马奖的海报拿出来做对比:

2019北京电影节与同年戛纳电影节主视觉

2018北京电影节与同年戛纳电影节主视觉

2017北京电影节与同年戛纳电影节主视觉

2016北京电影节与黄海设计的同年台北金马奖主视觉

当然,这不是第一次出现官方海报“随便码一码图”就端上台面的情况,之前的金鸡百花奖红毯、海报都被网友嘲笑过。其实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些海报和网站设计的逻辑和上面提到的街景招牌、品牌商标如出一辙:

我们常见的街头招牌都热衷使用陈旧的电脑特效,默认的鲜艳配色,背景是中等明度的高纯色彩,配合高纯度色文字,留白普遍不够,往往是不同色彩占据相近面积,还有花哨的描边、阴影、渐变,以及让密恐患者晕厥的图文排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人们对审美这件事,常常是漫不经心、完全没有在意的状态。“难看”作为生活的常态,我们安之若素。

比如,你回到父母家里,往往会发现他们房间里堆满了杂乱的物品,家具仅仅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审美”价值;比如,你路上看到的宣传栏、横幅标语,使用的教材、儿童读物,都呈现出一种设计上“完全没有经过考虑”、“凑合凑合得了”的特点。似乎,审美这件事只应该出现在特殊的场合,日常生活不应该被尊重。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念完诗歌,我们的眼睛除了有光,还常常被“辣”。在一些被特别重视的场景之下,有关单位对“美”的理解也常常匪夷所思:

比如,一些城市精心准备的城市市政公共设施;

比如,某地认认真真把石窟大佛修复成了“毁容配色“;

比如,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定要用色彩饱和度最高的颜色,一定要用最鲜明的色彩对比……

比如,一心要打集体记忆情怀牌的2019版《新白娘子传奇》,新时代新技术新演员,种种都令人期待,结果一亮相就被吐了槽。尴尬的3D动效,白到过曝的滤镜,磨皮磨到演员鼻梁消失,整个屏幕惨白一片,质感奇差。前有80后们封为圭臬的赵雅芝版,后有绮丽诡谲的张曼玉版《青蛇》,看过这样水准作品的观众们,一直怼到新版剧方紧急调整滤镜,在不能裸露切成大头后,电视剧制作史上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太丑换滤镜。

故宫博物馆靠着“有趣的脑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解读转身变“网红”,人人以购入故宫的周边产品为“品位”。然而,一次夜游故宫灯光秀,却因为大红大绿、高饱和度的色彩设计,一夜间被网友评论为“光污染”、“迪斯科现场”。

人们喜欢用乾隆年间(左)与雍正年间(右)的设计来讨论审美的高下问题

时尚圈总喜欢说,Effortlessly Chic,不费吹灰的时髦,但往往,想要美总归是要花些力气的。那“不费力”是经过仔细推敲和做减法得到的“简洁”。

土也是一种酷吗?

当人们意识到“丑”的时候,消费这种“丑”甚至会以“追捧”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从去年开始“土味”视频的流行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视频的制作者用浮夸的表演、过时的剪辑特效与不入流的种种段子拼接成视频,看一眼就浑身尴尬,反而拥有了大量的点击率。

同样的情况还有中年聊天表情包,用过时的特效与大红大绿的颜色,故意制造出一种与时代脱节的“土”来,反而有了戏谑的意味。那么,我们“追捧”土难道不是对丑的妥协吗?土味文化在互联网的盛行,更像是我们的消极抵抗——如果我们不能阻止它发生,倒不如化作调侃好了。这种情况就像我们常常把那些无奈而无法开口的事情,变成段子。一个更直观的说明我们并不是真的赞成土味的理由是,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点开土味视频,但是你不会希望自己甚至是周围的亲朋好友去录制这样的视频;你在聊天对话框中发出一个中年表情包,但是你不希望自己的约会对象认真地给你发一个“朋友吃水果。”

流行即正义吗?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对美丑的判断?当我们说一个事物丑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被追捧的Balenciaga似乎并不是把“美”作为卖点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美丑观很大程度地来自于流行。标准来自于当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的进程与水平,简言之,我们身处的时代,常常会帮我们对美丑作出判断。时装文化就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运动装,如今能作为时髦元素横行高级时装圈,正是因为我们身处这样一个讲究时尚民主的时代,用更平民、更普通的元素,去打破高级时装的壁垒与阶级。所以,曾经追求高贵、典雅、得体的时装,如今更流行的是反叛、扁平化与平民化。博主、艺人、IT GIRLS们放在十年前是不会踩着运动鞋进秀场的,但如今恰恰正流行。

在极简主义盛行的1990年代(如上图的Calvin Klein),你无法去想象2019年充满CAMP风的GUCCI时装(如下图)

如同在性冷淡风盛行的年代里,假若你看到当今Alessandro Michele的Gucci大秀,一定也会为品牌的前途深深地担忧起来。

美或丑,在多数情况下,就是这样一种流行。美是入时的、现在的,丑是陈旧的、不能呼应时代的。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时候,花花绿绿也是美。宣传海报要色彩明艳,买套床单都要印上牡丹的图案才叫美,才算精致,因为喜庆就是美。而现在,我们追求的摩登、简洁、流行的是“北欧风”,那些印着牡丹图案的床上用品已经成了土味单品,出现在你家都会皱皱眉头。娄烨新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有一幕是闪回80年代歌厅女主唱的表演,饰演的陈妍希头发吹得又蓬松又高,在那样的年代里就是时髦。今天的火箭少女们拍一期类似的复古大片,都要被年轻的粉丝们Diss“太丑”“看不懂”,便是流行为我们带来的审美观。

陈妍希在娄烨新片中的一个扮相是性感的歌女形象

火箭少女成员的复古大片被粉丝认为难看

但是,美或丑一定都是受流行影响的吗?不是。在一些事情上,美丑的标准是绝对的。中国古建筑的规整与对称,装饰的考究与繁复;山水画的以意补形;包括传统服饰的纹理与样式,放在今天依然有动人之美。哪怕它们已经不能称之为流行,依然可以凭借着各自的和谐、精美、独特进入美的代表方阵。

梁思成手绘的山西应县木塔

《雍正十二美人图》细部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用色的典雅

《雍正十二美人图》细部即便是穿着红色也透着雅致

在1987版《红楼梦》中的戏服虽不昂贵,但考据工作很到位:宝钗一身大红也不村不土反而透着富贵之气

哪怕是那些如今看来特效落后、服化并不华丽的电视剧,放到2019年来看依然有质朴的动人,你可以说它们与如今的技术与制作比有种种不足,但你不会觉得它们是丑的。

看《芳华》的海报,冯小刚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视觉风格:那个年代强烈且统一的审美体系能让人清晰辨识出年代

回看1950年代的海报设计,你可以不喜欢它,但那种单一的红黑配色版画已经成为了一种视觉符号与审美趣味

因为即使受时代发展的影响,事物仍然有其绝对的美的规律。一味求新,倒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或许也是为什么那些经典的文艺作品翻拍、重拍,都只能用更好的制作,换来观众的一声叹息。

Rihanna的金色礼服是代表着如今中国设计师们对中式审美的理解么?

所以美存在的绝对规律,更要求我们保持节制。并不是有新技术就一定要用,新颜色就一定要加,新办法未必聪明得过老办法。

为什么我们会遭遇美的滑铁卢?

互联网隔三差五地就会来一次“回忆杀”。70后们回忆曾经的生活单纯,80后们回忆经典倍出,就连90后们都有很多仿佛已经遍寻不着的美好记忆。令我们甚至不得不反问自己:莫非现在一无是处?

网红脸,雷剧,流量明星,越来越像的钢筋水泥城市,网络热词甚至让所有人都讲着同样的话……好像我们的身心灵都被这个时代裹挟,美变得遥不可及。在商界大佬纷纷跳出来为996辩护的当下,生产力本身就是时代审美。当我们贪婪到失去平衡的时候,丑态毕露不过顺水推舟。仰望星空、诗意地栖居已经没有人再提起了,瓦尔登湖水抽干,人人加班。我们不再写诗。这不美。当效率成为美德,一档节目能造十个明星、一个当红艺人档期满到演戏只能后期抠图,每一个公众号小编为了抢占热点东拼西凑的时候,我们难免要丢掉专业主义,这也不会美。当网络文化以更扁平、更娱乐的反智姿态席卷全球的时候,我们逐渐退化不能再看“长文”的阅读能力,人人向往着成为日进斗金的KOL,所有议题都由作者精心奉献上“读者最想看到的观点”……这样也很难保持美。其实,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不美之事,都有显而易见的原因。小到海报做得太丑,大到楼房盖得浮夸惊悚,我们都很容易知道它的动机是什么。因为我们身处其中,最清楚它们是哪里来的。美的绝对标准需要遵守,美的流行需要去粗取精。而当我们出于种种便利、利益不假思索地踏上捷径,美神维纳斯就会瞬间断臂。

(来源:腾讯网  腾讯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