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锁江楼与塔同建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由知府吴秀募集资金而建,万历二十三年竣工(公元1604年)。楼名“锁江”,一是为抵御水患,二是锁住财富的水口。塔称“文峰”,为祈求文风昌盛而始建,又因坐落于廻龙矶上,故又名“廻龙塔”。
锁江楼(摄于1905年)
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用铁牛镇水,故锁江楼旁铸有铁牛四只。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九江发生地震,据说当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地动山摇,江水掀起七、八丈之高,江边岩基石崩溃,锁江楼及两条铁牛坠入江中,锁江塔和另两条铁牛幸存。清乾隆年间,重建锁江楼,增设观鱼轩。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与清军在九江激战,楼塔与两条铁牛遭炮火,铁牛、锁江楼、观鱼轩被毁。
锁江塔
2003年,修复观鱼轩,重建锁江楼。楼为仿明建筑,外三内四层,楼内有青花瓷壁画《浔阳八景》。
浔阳八景
锁江塔为阁楼式砖石空筒仿木结构,七级六面,底层每边长3米,通高25.26米,内有楼梯盘旋而上。塔门朝西,除第六层东南檐角外,其余檐角均系有风铃。顶为葫芦形铁质塔刹,铸有“大明万历丙戌年九江郡守吴秀创建楼塔”等铭文。锁江塔历经地震之灾,战乱之祸而不倒。尤其1938年遭遇侵华日军炮轰,塔被击三处,最大洞径达350厘米,仍屹立廻龙矶上数十年,成为九江古城的标志。
锁江塔
登上塔顶拱门,只见匡庐巍巍,楚天浩浩,长江滔滔,浔城丽丽,古人和其衷诗云:"望中吴楚穷千里,楼下波涛聚九江"。在塔内底层东面墙上,现还保存一块明代碑刻,为德化县姓劳的人所撰,此碑因年久,经风雨浸损,今文字甚难辨认。1987年锁江塔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及1998年鉴于塔体倾斜,破败不堪,进行了纠倾加固。
锁江楼
放一首诗词供大家欣赏:
题锁江楼
清·李尚清
楚水沅漭渐入吴,层楼重影塔峰孤。
凭栏目送时千里,不知长江锁住无?
图文来源:九江一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