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村 首页
石磨豆腐,记忆中的美味!

豆腐是人们日常的菜桌佳肴。豆腐作为一种传统食品,以其营养丰富,口感嫩滑,营养价值高且价格便宜一直深受人们所喜爱。

但我记忆深处最难忘的是小时候做豆腐的情景。儿时每逢年关将至,做豆腐是农村每个家庭的第一大事。在那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一过腊八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的行当。大约腊月初十左右,村子里的石碾子便忙碌起来。

做豆腐的第一道工序便是筛选豆子。母亲从瓮里拿出来当年秋天收获的黄豆。父亲上秤称,打算做几斤豆腐,便称一定比例的豆子。母亲先将大豆中的土块、荚皮等杂物拣出,然后把豆过筛子,不但可以除去尘土,而且小的豆子和残豆会漏下去被淘汰掉。他说,质地光滑匀称的大豆泡透的话,能多出豆腐,而且豆渣少。父亲把挑选好的大豆洗净,放入容器(一般是那种腰来深的大瓮)加水浸泡大约12-24小时。浸泡时间的长短根据水温和大豆的质地来相应地调整。

黄豆泡好后,便是磨豆了。现在磨豆一般都用电磨,省时省力,那时候做豆腐一般是用石磨人工来磨。用石磨所做的豆腐口味更加纯正。在我家巷子尽头有一个石碾子,因为家家户户都做豆腐,磨豆的人很多。所以母亲便会早早起来去排队等。等轮到了便差遣我们回家喊父亲。父亲用手推车把泡好的豆子运送到石碾子跟前,推碾子便是大哥的差事了。父亲把泡过的豆子一勺一勺依次放在石磨上边的孔里。随着石磨的转动,豆子漏进缝隙,被碾压成沫,然后顺着石磨上的沟槽流下来。

父亲把磨好的豆浆装在水桶里用担子挑回家。这时母亲已经拾掇好了大锅,烧上了热水。父亲把磨好的豆沫装在用棉布做成的袋子里,为了不太凉,加点热水。大锅上边架一个木制的梁子,放上木板,父亲像揉面团那样来回揉着装豆沫的袋子。流下来的乳白色的液体就是生豆浆了。而留在袋子里的是豆渣。

豆渣是喂猪的绝佳饲料。下一道工序便是熬豆汁,这是做豆腐非常关键的一步。开始母亲把火烧得旺旺的,一会儿锅就咕嘟咕嘟开了,便有浓郁的豆汁香飘出来。这时候火候把握很重要。父亲说,火小了熟不透,出豆腐少;火大了,锅底已经形成的豆网会炸开,做出的豆腐口感苦涩。每逢此时,母亲都全神贯注地盯着灶堂,小心翼翼地添加柴火。为了使豆浆熟透且熟得均匀,父亲在锅台旁边拿个勺子不停地舀起再慢慢地倒入锅里。小火大约熬半个钟头的样子,便撤掉灶火。熟透了的豆浆散发出来诱人的香味。

接下来便是点豆腐,这是做豆腐最关键的一步,关系到做豆腐的成败。父亲把黑乎乎的卤水用秤称量后放进马勺里,便开始在大锅里打圈抡,边抡边观察豆花凝固的情况。这点豆腐可是父亲引以为豪的手艺呢,记得当时四邻八家都把父亲叫去给他们点豆腐。父亲点的豆腐火候和卤水的量都把握的很好,出豆腐多且口感鲜嫩。点好卤水下一步便是压豆腐了。这时候整个院子都是豆腐的味道。母亲总会先盛一碗给奶奶送去,奶奶最喜欢喝豆花儿了,说是预防咳嗽。我们小孩儿不大喜欢什么调料也不加的豆花,总觉得有点涩涩的味道。但是母亲总是强制我们喝下。

压豆腐时,把豆花舀入事先准备好的木质模具里面,里面铺有棉纱布,全部舀入模具之后,包好,上面盖上压板,压板上压上重物,里面的浆水就会流出来。

大约两三个钟头过后,豆腐便成型了,打开纱布便可看到鲜嫩的豆腐了。父亲拿刀子把它打成方块从模具里弄出来,还喊着我们:“来,趁热吃一块!”刚出笼的豆腐味道真是鲜美无比啊。

豆腐做好之后,母亲会预留一部分白豆腐。剩余的大部分要用油煎过,然后放进塔子里,一层层撒上盐腌起来。

如今市场上的豆腐及其制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但是怎么吃,都再也找不到儿时母亲做出的豆腐的味道。

这个味道你们还记得吗?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