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村 首页
[特展]清初四僧:遁入空门各有因

[特展]清初四僧:遁入空门各有因
天津博物馆“清代前期绘画特展”现场

[特展]清初四僧:遁入空门各有因
天津博物馆 “清代前期绘画特展”现场


[特展]清初四僧:遁入空门各有因
天津博物馆 “清代前期绘画特展”现场

4月1号,天津博物馆展出“清代前期绘画特展”,汇集了七家文博单位的清代初期画坛杰作,170余件(套)作品,其规模宏大,清晰的为大众呈现出清初文化面貌的丰富性,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身份的艺术大家作品分为前后两次为观众呈现。7月10号,第二批绘画作品更换后,更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与爱好者的眼光,欣然前往,云集一堂。面对明末清初四僧的生前身后的交游圈子、身份认同、艺术格调等方面,诸家各执一辞,莫衷一是。观看之道,原是见仁见智。我们也朝花夕拾,专程前往观展,品析原作,重读文献,发现四僧新的价值。

[特展]清初四僧:遁入空门各有因
清 石涛《山水》纸本 浅絳

  “清初四僧”(以下简称“四僧”)是指活动于明末清初的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四人。四僧被后人称为“四僧”,如果他们地下有知,或许并不认同此以偏概全的称呼。虽然他们均为明末清初的遗民,先后遁入空门,又宗法宋元,追随了董其昌提出的文人画精神,身心与艺术并修,一人一品,各自发展出自己的艺术道路,对后世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因身份的迥然不同,个人际遇也天壤之别,面对着生命中不同的困境,或被迫选择遁入空门,或为保护个人性命,或为避祸兵乱,不一而足。踏入佛门之后,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伴随着命运的跌宕起伏而有巨大变化,尤其是两位皇族后裔八大山人与石涛,先僧后道,出家还俗,亦僧亦道的人生经历,充斥着对自我身份的不断质疑和重新界定。

  相比之下,弘仁与髡残对自我的认识相对一致。

[特展]清初四僧:遁入空门各有因
清 弘仁  松溪石壁图轴 纸本墨笔

  弘仁(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是四僧中最年长者,早年潜心儒学,积极入世,忠于明朝,早有画名。36岁时参加徽州人金生及江天一率领的反清复明运动,运动失败后,弘仁随师入闽,经杭州到达福州,在武夷山天游峰西岸居一年。他的《与程蚀庵》中记载:“入武夷,居天游最胜处,不识盐味且一年。”可以想见,弘仁在出家前,心怀何等强烈的忠君爱国思想,在大明朝灭亡之际,抱着复国大志,参加抗清活动,但是兵败逃亡,为了躲避清兵的追捕,在山中居住一年,过着餐风饮露,未尝食盐的艰苦岁月。一年之后,眼看复国之梦破灭,38岁(1647年清顺治四年)选择出家为僧,皈依古航道舟禅师,始用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以后直至离世,弘仁的身份没有变化,活动的范围也基本局限于安徽歙县、黄山一带,他潜心画艺,以倪瓒为主要的慕古对象,后自成一家,成为“新安画派”的创始人。

[特展]清初四僧:遁入空门各有因
清 弘仁  《竹石风泉图轴》纸本墨笔


  髡残(1612——1673),俗姓刘,字石谿,号白秃、天壤残道者、石道人等,湖南常德人。关于髡残的出家众说纷纭,钱澄之《髡残石溪小传》中记载他少时聪慧,喜读佛经和临习书画,“时年27岁,自念其家,难以脱离,一夕大哭不已,遂引刀自剃其头,血流披面”,周亮工《书画录》也有类似记录,“一日,其弟为取毡巾御寒,公取戴于首,揽镜数四,忽举剪碎之,并剪其发,出门径去,投龙山三家庵中。”两处记载均为髡残自觉出家,“髡”实为“剃”之意,其法号也许反映了实际境况。这样一位心性耿直,性格火烈且富有才华的画僧,30余岁时,清军入关,大明灭亡,他参加了何腾蛟的反清复明的队伍,抗清失败,他避难常德桃花源。然而在桃花源的三个月,境况凄惨而富有传奇色彩,程正揆曾在《石溪小传》有所描述:“甲申间避兵桃源深处,历数山川奇辟,树木古怪与夫异禽珍兽,魈声鬼影,不可名状;寝处流离,或在溪涧枕石漱水,或在峦猿卧蛇委,或以血代饮,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栏,或避雨虎穴,受诸苦恼凡三月,”过着山鬼一样的生活,茹毛饮血,朝不保夕,并深受湿寒侵袭,形成顽疾,为他日后的生活带来了病痛,折磨其一生,苦不堪言。

[特展]清初四僧:遁入空门各有因
清 八大山人《荷花双雀图》纸本墨笔

  髡残43岁时由湖南入南京,住大报恩寺,后搬至南京附近牛首山幽栖寺,在幽栖寺做了住持,一年后由于宗派内部斗争惨烈,遂主动辞去主持,做行脚僧,到黄山居住一年,面对真山真水,反复揣摩,写生写画。后返回牛首山独居,潜心艺术,终其一生。对于禅学,他亦“自证自悟,如狮子独行,不求伴侣者也。”从侧面佐证了程正揆对他的观察:“鲠直若五石弓,寡交识,则终日不语”。后于牛首山病终。
 

  “四僧”之中,八大山人(1625-1705)的一生最为颠沛流离,命运多舛而长寿,邵长衡所撰《八大山人传》中载,“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雉发为僧。”因他是明宗室,世代居住在南昌,清军入关,剪除明朝宗室家族,手段惨烈,他已成年,19岁遭此朝代更迭,被迫弃家,剃发为僧。后为僧二十年,从众数百人,影响巨大。但应官员胡亦堂邀请,延住其家,忽发癫狂,撕毁僧袍,独自佯狂入市,人莫识焉,家侄将其接回家休养,直至痊愈。后还俗进入道教,建青云谱道院,修心修艺。晚年想到结婚生子,终未果。嗜酒,虽不善饮,少饮辄醉。醉后翰墨淋漓,慷慨馈赠贫士雏僧,富贵者反不可得,此种心性表现了八大山人不事权贵、艺术唯真的高士形象。

  八大在《题画梅花册》写道:“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也采薇?”宋末元初画家郑思肖,善画墨兰,根部无土,暗示自己忠于前朝,似无故土之兰花;采薇的典故是说商周之际,伯夷、叔齐耻为周民,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饥饿而死。八大将这些遗民隐士作为心中的标杆,心向往之。

  八大曾将一“哑”字贴于门上,数年不语,善笑,然而,动辄哭泣,内心纠结,其苦自知。他这复明无望而不满清廷的前朝遗民,无所依傍的苦闷,常年压抑的激情,使得他情绪多变,但也只能借助僧袍的掩饰,佯狂做哑,得以自保。他在介冈灯舍皈依曹洞宗之后,又曾参禅于临济宗一派,也说明了内心的犹疑不决,但参禅修行对其心性和书画艺术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八大山人据说晚景凄凉,王源拜访73岁时访八大,曾记录到:“果然高人也。其翰艺大非时俗比。但亦贫,以书画为生活,不得不与当官者交往。”(此种说法存疑,因八大山人卖画为生为实,但其实并不贫。)

  邵长衡在《八大山人传》中这样看待八大“山人胸次汩渤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曰狂士,曰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


[特展]清初四僧:遁入空门各有因
清  石涛《梅花图轴》纸本墨笔

  石涛(1642-1707),他生于明宗室靖江王家,姓朱名若极,其父可能是靖江王朱亨嘉亲属。1645年,南京为清兵攻陷。九月,桂林朱亨嘉兵败被捕,死于狱中。清剿行动中,靖江王室受到诛杀,家仆保护着年幼的石涛,逃离险境,遁入空门,以保全性命。1651年,石涛约十岁,与其保护人居住在湖北武昌一寺院中,取名为“原济石涛”、“原亮喝涛”,石涛开始读书,在寺庙中进行了启蒙教育,学习书法,十四岁开始习画,后与渴涛游历天下,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寄居各地寺庙。

  1664年,石涛与江南文人交往,结诗画社,并首登黄山,为当地太守曹鼎望绘制《黄山七十二景》,又花费一年有余绘制了《白描十六尊者卷》,后来,这些徽商成为石涛终身的赞助人。石涛主要居住在安徽的宣城广教寺,后转至南京一枝阁。1684年,康熙首次南巡,到长干寺,石涛在欢迎的列队中,并受到召见。此时,石涛42岁,画家弘仁与髡残早已离世,石涛经历了半生的寺庙辗转,游历江南,面对康熙的威仪,石涛内心掀起波澜。他在江南一带的画名以及人们保护南明遗孤的心理,使他生命无虞。康熙的召见,无疑对他的身份是一种肯定。1687年,他开始筹备进京发展,希望获得皇家的赞助和支持。后因画作失窃而未能成行。168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石涛获赐在平山堂与城间道上迎驾。这无疑又激发了石涛北上求取发展的欲望。后北上,石涛在北京的三年,结交了清廷皇亲贵胄,并收清官员为弟子,与当时的主流画家王翬、王原祁合作绘画,看到了众多名作,增长了见识,他对到只是乡镇级别的寺庙做主持的安排不满,辞谢不就,返回了南方。1696年,石涛决定离开佛门,走向道家。次年,居住扬州的“大滌草堂”,公开了自己的道教身份,并在与八大山人的通信中,着重提出了题款的要求“款求书,大滌子大滌草堂,莫书和尚,济有冠有发之人,向上一起滌。”自1701年,石涛对于自己明王室的身份不再隐瞒,“若极”、“极”、“靖江后人”、“大滌子极”、“大本堂极”、“大本堂若极”等印章渐次出现在画中。纵观他的一生,由隐姓埋名,遑遑于各寺庙间;到名满江南,结交文人名士、富贾贵胄,成为时人瞩目的画僧,再到敢于暴露自己明宗室后人的身份,建设大滌草堂,公然出佛入道。石涛对于自己身份的不断质疑与转换,伴随其一生。

  对于康熙的南巡,他与同为皇室宗族的八大山人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八大选择归隐山林,石涛选择进京归顺,求取发展。石涛出家时出于性命自保,年仅三岁,完全不能按照个人的意志做出选择,所以成为僧人是在懵懂之中。在袈裟或道袍的遮掩之下,石涛的内心,住着的正是一位旧时的王孙。

来源:中国书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