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田村 首页
鼓浪屿日本领事馆古树的再生设计小记

八年申遗路,鼓浪屿终列入世遗名录。这一路上收获满满,也意外重重。就如去年,申遗工作踏入尾声,即将迎来咨询机构检阅,却遭到台风“莫兰蒂”的洗礼。台风之后,CHCC团队紧急协助遗产地组织实施台风灾害后的遗产抢救保护工作,最后也通过了专家的评审。但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可不是申遗工作。今天要讲的,是岛上古榕树的保护再生工作。将倒下的古树和日本领事馆这一建筑院落视为一个整体,整治庭院环境,进行再生景观设计。

“莫兰蒂”袭岛

2016年9月15日,“莫兰蒂”台风登陆厦门,鼓浪屿岛上的大量珍贵古树在风中倒伏,这些生长了十年、百年之久的古木,早已成为了岛屿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这座岛上的居民。一棵树的倒下,意味着一段记忆的消亡。为了不遗忘这些见证了时间的树木,岛民们以及热爱鼓浪屿的朋友们做了种种努力去延续、甚至重现他们曾经的生命力。

厦门大学的师生团队首先投入到拯救古树的行动中,鼓浪屿管委会联合新格文创发起了“莫兰蒂艺术再生计划”,艺术家们集结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收集树木进行创作,岛上的居民也纷纷加入捡拾枯枝残叶活动,在台风中倒下的鼓浪屿珍贵古树,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日本领事馆东北侧有一颗330岁高龄的老榕树也未能经受住台风的考验,它在倒伏过程中不仅对日领馆局部拱券和女儿墙、落水管等处造成了物理损伤,也将庭院一角和外侧道路的交通切断,整个环境的景观由于榕树的倒下也彻底改变。台风过后,鼓浪屿管委会立即对榕树伸展在外部道路一侧的枝干进行了支护和修剪,保证行人安全与通过;正在进行保护修缮工程的日本领事馆业主、设计、施工各方,也开始研讨如何应对榕树在大自然作用下的新姿态。

图/ 莫兰蒂”台风后,日本领事馆鸟瞰,鼓浪屿管委会提供

日本领事馆古树和庭院的再生设计

寻根溯源

榕树作为鼓浪屿岛上最常见的乔木科树种,其特性是生长速度快,发枝能力强,且由于鼓浪屿地处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20.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388毫米,四季气候温暖潮湿,具有充沛的降雨,所以极适宜榕树的生长。榕树的种子萌发力很强,由于飞鸟的活动和风雨的影响,使她附生于母树上,摄取母树的营养,长出许多悬垂的气根,能从潮湿的空气中吸取水分。

日领馆前的古榕树就是一颗母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的垂挂“气根”,多达几千余条,落入土后成为“支柱根”。这样,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形成了郁郁葱葱、蔚然成林的景观。

由于此颗古榕树已有330多年的历史,可以推测,追溯到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厦门设立闽海关正口,鼓浪屿设立清单小口,这个时期,此树种可能就已经悄然种下了。随着在榕树的缓慢增长过程中,树的记忆也在随着历史的变化而逐渐增多。17世纪初,鼓浪屿被明确的标识在西方人的航海图上,但是由于清朝的闭关锁国,直至清乾隆时期,鼓浪屿人口仍不多,岛上分布着少量的农田与村庄;1841年鸦片战争中,英国登陆鼓浪屿;次年8月,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西方人陆续进入鼓浪屿,在岛上兴建了住宅、公共建筑及基础设施以便传播各个领域的西方文化;1874年,日本派“台湾都督”率陆军少佐来鼓浪屿筹建领事馆,暂设于大和俱乐部内;1896年3月,正式筹建新馆,1898年竣工落成;1928年,日本人在领事馆南侧增建警察署及宿舍;1936年,日本领事馆升格为总领馆,抗战爆发后关闭;1938年厦门沦陷后重新开馆;1945年,日本投降,领事馆由国民政府接管并移交厦门大学使用。

在这3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这颗古榕树与周围的建筑相生相长,与周围的环境相生相融。她就像一个拥有330岁高龄的老居民,亲眼见证了多元文化碰撞融汇下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的演变过程。作为鼓浪屿岛重要的一部分,即使,这棵古榕树在台风中倒下了,她与建筑、与环境的依存感也依然存在。倾倒的古榕树,由于其身深刻的历史痕迹与记忆,诞生了一种区别于秩序之外的美感。

图/台风前黄昏中的古榕树

图/ 台风后倾倒的古榕树,鼓浪屿管委会提供

图/台风后的临时支护

设计主旨

设计之初,本想将倒伏的古榕树救扶,但由于专家检验其身已患了严重的褐根病,褐根病俗称“树木的癌症”,没有治疗的办法。也因此,台风才能如此轻易地将榕树从土壤中连根拔起。

人类建造建筑,自然创造树木。就像建筑保护一样,对于这颗老榕树,虽然她的自然生命已逐渐走向腐朽,但她陪伴建筑的记忆却不会消失,我们秉承着对历史、环境与自然的尊重,希望能让她保留这段被台风伤害过的历史更长久的留存下来。至此,我们的设计主旨最终确定——这颗古榕树将作为一种记忆的雕塑永久留存。

设计过程

一.初步设计

  1. 清理枝干、枝条

由于榕树枝杈繁盛,倾倒后的老榕树枝干严重影响了街道道路通行,日领馆的院落内也到处遍布着老榕树的残枝,故我们最终保留了古榕树的三条主枝干,将其余妨碍日常秩序的树枝条杈做了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