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村 首页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早晨7时,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向北沿湖边直行。从昆明湖东岸向西眺望西堤、玉泉山。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廓如亭

      面积达130余平方米,是中国古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亭式建筑。清漪园时,东堤无围墙,此亭可四面观景,视界开阔,故名廓如。因形制为八角重檐,又俗称“八方亭”。亭内悬挂之匾的内容为乾隆御制诗和古典名著的摘抄。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站在八方亭向北眺望佛香阁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十七孔桥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全长150多米,宽8米,是我国皇家园林中现存的最长的桥,因有十七个桥券洞而得名。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桥头及桥栏望柱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比起北京石狮子较多的卢沟桥,还多上59只。观赏石狮的奇趣造型,别有一番趣味。桥栏的两端有四只石雕的异兽,威猛雄健,当属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杰作。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从左向右:廓如亭、十七孔桥、南湖岛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铜牛

     铸造于乾隆二十年(1755),俗称“金牛”,卧伏于雕花石座上,形态生动,形似真牛,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置。牛背上铸有乾隆撰写的八十字篆体铭文《金牛铭》。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文昌阁

       园内六座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宿云檐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千峰彩翠城关、文昌阁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文昌阁与昆明湖西供武圣的宿云檐象征“文武辅弼”。

      文昌阁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一。城头四隅角廊平呈"人"字形,中间为三层楼阁。中层供奉文昌帝君铜铸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铜骡一个,极富特色。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知春亭

      知春亭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为重檐四角攒尖顶。凭栏可纵眺全园景色。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景色殊胜。据传“知春”二字源于宋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冻总由此处开始。故取名知春亭。此亭与北面的“玉兰堂”、“日夕佳楼”、“水木自亲”等临湖建筑,组成一个环抱状宁静港湾。在亭上,能从极豁朗的大弧度环眺三面,北面葱郁凌霄的万寿山、佛香阁,西面秀丽的长堤以及玉泉山 、西山岚影,南面的龙王庙、十七孔桥 ,一幅壮美清丽的山水长卷,扇面般尽收眼底。这个观景点在整个颐和园可谓独一无二。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水木自亲

       水木自亲位于乐寿堂庭院的最前端,前临昆明湖,额有“水木自亲”四字,轩前湖岸为慈禧的御舟停泊处。水木自亲殿坐北朝南,卷棚歇山,是一座面阔五间、前后穿堂的大殿。大殿南面临昆明湖,湖畔砌有一座青石码头,慈禧太后乘船游览昆明湖时,就是穿过水木自亲殿堂上船。轩后有大石如屏,承以石座,遍雕海水花纹,俗名“贩家石”,即青芝岫。水木自亲两侧有长廊围绕,在白壁之上,有多个什锦玻璃窗,造型各异,巧妙成趣。壁面有一排石栏杆,若逢佳日,在此临水观景,自有不同心怀。在此视野十分辽阔,昆明湖的粼粼波光,远处的佳美景观,尽收眼底,实为一赏景佳处。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败家石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长廊

      位于颐和园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其中许多风景画仿自江南山水,是画师们根据乾隆意图绘制的。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排云殿

        是前山最宏伟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石舫

      北京颐和园石舫又名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并取海晏河清之义,取名清晏舫。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澄怀阁

        澄怀阁。虽不是十分有名,但值得一看!阁名取自老子的澄怀观道。园内的几株银杏金黄璀璨,煞是吸睛。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西堤之界湖桥 - 豳风桥

颐和园,记忆中的那片蓝

西堤之豳风桥 - 玉带

        不一样的晚秋,不一样的颐和园,看在眼中,留在记忆中。温暖,温暖......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