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 首页
九峰公园这么美,但你可知这山水间的历史过往?
九峰公园里的过往,都在这片山水间……

 

桃花潭与镜心亭

黄岩城东,九峰山中,徘徊于山岚林梢的迷蒙烟雨,凝结于林间草叶尖端的晶莹露珠,亦或爬满青苔岩缝中滴下的水滴,以及泉眼中涌出的清甜山泉,丝丝缕缕,点点滴滴,最终汇集成支支清流。

汲春露,浴夏雨,降秋霜,融冬雪,溪流不止,不舍昼夜。涓涓细流蜿蜒曲折,淙淙流泻于山涧、山石间,斑驳树荫之下,丛草覆盖之中,一条溪流便这样形成了。

《九峰广志》记载,九峰有六溪,分别是东高溪、涤砚溪、瀑布溪、云影溪、桃花溪、马尾溪。

九峰溪止于九峰河,沿着笔直的人工河道向西,汇入东官河。

 

平林塔影千年耸秀

五代乾德元年,也就是北宋建隆四年(963)的一个春雨初歇的清晨,一位浓眉大眼、目光锐利的老人,沿着山岙林间蜿蜒的小路,来到了一处溪畔。他停下脚步,一条白练般的溪流沿着山势而下,微风拂过,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波光。他就是法眼宗第二祖德韶国师。那一年,他已是七十三岁高龄。

他决定就在此奠基建塔。此地风水极佳,四周山峰环立,拱揖竞秀,选址其间,有“九龙抡珠”之说。溪流沿山势由东而来,向西流去。在佛教界,西流之水地主贵。

当时的一方之主吴越国王虔诚奉佛,主政期间,礼遇高僧,广兴寺塔,印经造像。其间,德韶国师在台州建佛寺五六座,在天台山设十三个道场,黄岩的瑞隆感应塔和灵石寺塔也就是这一时期建立的。

瑞隆感应塔底层砌须弥座,六角七层八面,仿楼阁式结构,造型巍峨壮观,建构精致优美。周边松柏参天,宝塔兀然,直指九天。佛塔经历代维修,虽然略有倾斜,矗立至今,阅尽人世沧桑。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松林涛声阵阵,犹如梵音不绝,妙响洗尘,相伴千年。


 
古寺兴衰钟声逝去

北宋建隆四年(963),瑞隆感应院与瑞隆感应塔同时修建。大中祥符元年(1008),赐额“兴善”,俗称“山岙寺”,又称“九峰寺”。宣和年间(1119-1125),九峰寺毁于寇,日益荒废。

南宋时期,天台宗第二十三世僧文异法师住持九峰寺,重建殿宇,重饰佛像。

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是夜,咆哮的风声裹挟着倾盆大雨铺天盖地。台风过后,寺院内外大树有的折断、有的倒伏甚至连根拔起,一片狼藉。寺僧面带愁容纷纷前来,却意外地见到文异法师一脸平静。天施巨材,有了这次台风刮倒的大树,不到两年,大雄宝殿落成。

淳熙元年(1174)春,大旱,黄岩县令向观音祈祷求雨,果有灵验。为感谢观音施洒甘霖,令文异法师负责修建观音殿。

文异法师住持二十年,功德无量,九峰寺殿宇焕彩,佛像庄严,兴盛一时,成为黄岩天台宗一代名刹。

南宋第一贤相杜范,也曾经到过这里。那是一个寒彻入骨的冬日,山风凛冽,大雪纷飞,他烧火取暖,在这早已荒废的寺院住了一夜。面对一片荒凉,留下了一首《宿兴善寺成小绝》。

到明万历末,吴执御少时曾在九峰寺寄读。有次他在寺外溪边散步,有巨石自山巅隆隆而下,停至足前。加上山神点化等种种附会,流传至今的“朗公石”传说,见证了吴执御少时的刻苦攻读,勉励后人勤学苦读,也是百姓对这位铁骨铮铮清官缅怀。

咸丰十一年(1861)冬,李建时率太平军进入黄岩。战乱之中,东岳庙、瑞岩寺、会中寺、天皇寺等22座寺院均遭焚毁,九峰寺亦在其中。

一场人为的大火过后,暮鼓晨钟,青灯佛影消逝不再。一代名寺,只留下断墙残瓦,散落一地。那些历尽沧桑的残石碎片,无声地倾诉着曾经的兴盛与凋零。


 
《 九峰 读书图》

九峰书院文气氤氲

光绪二十年(1894)的一天,一位画家在身前铺就一张宣纸,手中毛笔一沾墨水,猛然间一笔落下,犹如龙蛇飞舞般在纸上游动。很快,一幅《九峰读书图》跃然纸上。林峦溪壑,平远山景,九峰环立,书屋三进,内有一人读书,围墙环绕,苍松老柏,小桥溪流,渐入远景。

这是九峰书院留存至今的唯一一张影像资料,是海上画派代表画家蒲华在台州寓居三十年的最后一年所作。时任九峰书院山长(校长)的王舟瑶,为纪念当年九峰书院之盛况,特邀请好友蒲华作画。王舟瑶在图上题诗:“十年结伴此潭经,水色山光照眼青。今日重来寻旧梦,故人零落似晨星。”他还在诗跋中一一列出六位旧友的名字,字里行间,年华流逝,世事变迁,惆怅旧日如梦。

九峰书院的创建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知县孙憙。正是在他的倡议与力行下,同治八年(1869)九峰书院落成。孙憙最初选中此地,带头捐献百金。他还亲自撰写《九峰书院碑记》和《九峰书院学规碑》,在隔溪魁字岩上刻上“青云直上”四字,在金带河处建起“九峰书院”石牌坊。

更重要的是,孙憙请来了方志学家王棻担任山长。王棻执掌九峰书院十余年间,以“左交许郑右程朱,要使滨海变邹鲁”作为教育宗旨,培养了大批人才,使黄岩文风复苏。光绪八年(1882)乡试,一半以上中举出自九峰书院。

而今,瑞隆感应塔向东沿溪而行,不远处就是一座爬满青苔藤蔓的小小石桥,桥后就是九峰书院的旧门址,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古树参天,依稀是旧日的模样。


 
桃潭夜月大师修道

半个世纪前,年轻的蒋逸人在黄岩的一个道观里,听一位老道长演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弹琴之前,道长他先整理屋子,又重新梳好头髻,在香炉里点起一支香,才开始弹奏。蒋逸人后来看到那把古琴上有几个字,“大元至正五年青田伯温氏置”。

他一直记得那个情景,那一扇窗、一张桌子、一个围廊,就像梦一样。经过多年的寻访,年逾古稀的蒋逸人在九峰公园里找到了一块刻有“伍止渊大师修道处”的石碑,再后来,在北京白云观的库房里见到了那把如今已经哑了琴弦的刘伯温古琴。知道这琴的最终归宿,或许可以告慰泉下的伍大师。

1869年,就是九峰书院建立的那一年,伍止渊在离书院不远的黄岩县城的一条小巷里出生。他从小身体就不好,得了肺痨,也就是肺结核病,久治难愈。或许因为委羽山大有宫一系全真道脉在黄岩的盛行,为了治病,他从小开始学习道家丹功。

1929年,伍止渊在外学道有成,回到家乡,传授静功功法,并且给人治病。后来又在方山下童桥里专门开办“追源学社”研究道家仙学,门下弟子甚多。那一两年,他治好肺结核患者就有几十个,有的病人当日就停止咳血,不久之后不药而愈。

1932年,伍止渊募缘购得九峰书院西侧山地一块,兴建大殿三间,厢房五间,整修桃花潭,临水凉亭镜心亭一座,并栽树植竹,种上花草,取名九峰玄都观。除了在天台山桐柏宫担任住持十余年,伍止渊大多时间都在此修道,直至终老。

1966年,伍大师仙逝,葬于九峰半山魁星岩下,旁边就是他母亲的坟墓。

夜空澄明,银盘般的月亮从东边的山峦升起,一片宁静随着月光洒在大地上。九峰公园沉浸在如水一般的月色之中。微风拂来,镜心亭下,摇曳一池粼粼,由玄都观改建的茶楼门口,大师当年种下的一株桂花树的枝叶在迎风摇曳。


   
寻访手记

延续新故事

源于九峰溪的九峰河是东官河的沿途接纳的第一条支流。九峰河流域,尤其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九峰公园,对于东官河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文化节点。

溪畔依偎着九峰书院,耸立着千年古塔,萦绕着桃花潭,古老的铁米筛井依然年轻,清冽甘甜的山水迄今润泽着黄岩人民。近年新增加的古民居飞檐画栋,古色古香,沙啼烟柳,古树林立,烟雨楼临水而立,美不胜收。

九峰山水,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和传奇,也将迎着时代的节拍,伴随蜿蜒的东官河继续一路前行,延续新的故事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