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江镇 首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都古文 省级传承人肖秋林

情系古文唱春秋——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都古文”省级传承人肖秋林

肖秋林在于都县城各社区进行巡回唱古文时,引得不少群众驻足欣赏。 (资料图片)

    近日,走进于都县城北门街中段,常常能听到悦耳的乐器声和于都古文声,这声音来自“肖秋林活动室”。

    肖秋林,1949年7月出生于于都县段屋乡一个农民家里。农民出身,只有小学文化的肖秋林,却是一个唱了几十年于都古文、布袋木偶戏、一人一台戏,现办有剧团、活动室,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大文人。2011年6月,被江西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都古文代表性传承人。

    肖秋林从小就对二胡、唢呐、竹笛等乐器有浓厚兴趣,13岁开始拜本村艺人肖从陌为师,跟着他上台演戏、拉二胡、吹唢呐。而当他戏演得较好时,却赶上了“文革”,不能从事商业演出了。“不安分”种田的肖秋林,“偷偷地”跟着姐夫外出弹棉被,在安徽一个农村里,一个耍猴的老民间艺人教会了他演唱布袋木偶戏。“文革”结束后,肖秋林制好木偶、道具和“布袋”(戏台),开始商业演出。

    布袋木偶是(演职人员)一人一台戏,于都“古文”也是(演职人员)一人一台戏。肖秋林为了丰富自己的演出内容和形式,他就拜当时名望较高的古文艺人段灶发为师学古文。于都古文是曲艺的一种说书形式,因其演述的内容大部分是历史上“古人的故事”,以本地方言说唱而被称为“古文”。肖秋林跟段灶发学了几天后,段灶发见他为人忠诚,头脑灵活,就把唱古文的“技巧”“窍门”告诉他,并说“我是盲人,靠别人唱或读给我听,我记到后再唱给别人听。你能识字,自己能看书,你就拿到有关故事书本来看,记住后,用唱古文的形式说唱出来就是了。”于是,肖秋林带着师傅的“速成秘诀”自己闯天地。因于都古文的表演形式是采用本地方言演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配以乐器伴奏,其内容多曲折离奇,有因有果,是非分明,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

    肖秋林确实是一个吃文艺饭的人才,他爱好文艺、钻研文艺,他绘声绘色的演出和动听的弹拉吹唱深得群众喜爱,许多地方对他的演出情有独钟,很多地域性民俗活动,一定要请他到场演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于都的广大农村文化活动并不活跃,农民的文化生活匮乏,肖秋林却靠一人一台戏的布袋木偶和于都古文在给于都广大农村和农民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食粮的同时,也鼓起了自己的腰包。

    随着广播电视进入寻常百姓家,党和政府不断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多彩。肖秋林也越来越少东奔西走地去参加商业性演出,不过,对布袋木偶和于都古文的喜好依然如故,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于都古文有一种传承的责任。于是,从2011年开始,他免费收徒,传授布袋木偶和于都古文的表演说唱,成立了“雩山韵剧团”,带领15名团员,或在有关文化部门的组织下,或自告奋勇深入乡村和社区进行公益性演出。近年,他带着“雩山韵剧团”深入县城14个社区、23个乡镇敬老院巡回演出。在北门街设立了文艺“活动室”,泡好茶水,免费接待来“活动室”学艺或听古文的学徒和听众。

    有人问肖秋林:“你该是安度晚年,享清福了,为何还要如此‘吵闹’自己?”他总是说:“我爱好木偶和古文艺术,这样的‘吵闹’可以陶冶我的情操,让我感到充实与快乐,又可以为传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