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村村 首页
黄岩五洞桥的“姊妹”桥你见过么?还有一座三洞桥你值得深情一探

  地以桥名,桥为地灵。对于三洞桥,诗人木兮这样描述:“隐隐飞桥隔野烟,西建河边问流年。三洞古津今何在?橘林深处水云间。”三洞桥位于高桥石牛渡与西城羽村、倪桥金三村接壤的西建河上。

这里曾是黄岩西南水陆枢纽,北接黄永捷径,南连台温驿道,有“南通温郡,西达仙居”之称,古时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河上始建简桥甚早,因溪流从上游冲蚀,海潮于下游涨涌,毁损复修不计其数。乾隆十八年(1753),桥西日照寺主持文觉和尚和九峰寺僧立广募集重建。《万历黄岩县志》曾有三洞桥的记述。石桥之下刻有修建事略,条石上依稀可见“大元至正八年重建 安州沈寿甫幹墨绳金氏了因沈文甫等 羽山本源巷北邱一先”几行模糊的字迹。

  考究桥的造型工艺,翻阅各种史料记载,此桥与不远处的下浦桥以及城区的五洞桥,疑为“姊妹”桥,应同为宋人首造,后人几番修建。

  现存的石桥,乃文觉弟子道正与乡绅潘贵龙十方募集银两,于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而成。

  桥长25米,宽3.3米,高7.2米,三洞一弧,气势恢宏,桥面52级石阶,正中嵌一见方雕有莲瓣的石板,两端望柱雕狮子,中间望柱方头刻荷莲,中栏额面雕鸟兽。
  三洞桥不像其他古桥,颓败衰落长满青苔。它干净利落,却又不失古朴典雅。
  “碧溪影里小桥横”。三洞桥就像一个温和恬静的少女,安然端坐林深处,含情脉脉地凝视着缓缓流淌的西建河。桥边老宅破旧的墙上,隐约可见“惠生堂友记国药号”几个大字。
  附近一位包姓老人介绍,这是他父亲所开的中药铺。抗战时期父亲为躲避战火,从城里迁居此处,悬壶济世救济乡邻,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医兴起,儿子改行做了裁缝,药铺才歇业关门。

 

middle_585x780-222448_v2_14261481811888405_a9813639f10812445b98f229f2b35ff5.jpg (276.3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2-16 15:35 上传


  桥的南岸,有座小小的路廊,透过那廊、那柱、那檐,依稀可以窥见古道通衢间行人驻足歇脚的热闹景象。
  桥南的石牛渡村有个神话般的传说
  “石牛渡古时唤作八汀浦,村子闭塞没有学馆,孩子们要绕道从三洞桥过河,再到对面山脚下的私塾上学。
  有个机灵顽皮的学生叫金生,经常欺负同学,于是先生放学时将金生单独留下,等同学们走远了再放金生走。然而,仍有学生多次告状说金生欺负他们。先生甚是奇怪,于是找金生问话。金生也没隐瞒,说河里有只石牛渡他到对岸,并带先生到了河边。金生一招手,果然水里浮出一只石牛,金生跳上牛背很快就到了对岸。
消息马上传开,朝廷觉得这是一种邪端,立即调派大军前来剿灭。金生怕祸及村里人,便带家人到了河边,跳上牛背,石牛“哞——”地一声飞向了空中……
  后来,人们为纪念金生,将村名改为“石牛渡村”,称金生为“石牛渡王”。附近兴福宫大殿中,至今还供奉着金生骑牛的塑像。


  桥对面是大片的田园橘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收获时喜悦的笑脸与枝头金黄的橘子相映成趣。
  走上石桥,穿过那道充满诗意的弧线,脚下蜿蜒曲折的河水,两岸高低错落的农房,远方云烟飘渺的寺院,一一收于眼底。
 
  东篱先生笔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动人秋景,这一刻仿佛穿越千百年的风尘,成为石桥上的绝美风景。
  岁月不语,唯石能言。世事不知换了几次容颜,只有石桥一如既往地坚守,不轻易改变当初的模样。
  寻个空闲之日,到高桥邂逅这座古老的石拱桥,倾听它的前世今生吧。

 

  蜜橘之乡多名胜,橘林深处三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