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首页
修补碎瓷 手作旧书 85后小伙要让传承成为时尚

一到周末,嘉兴市区同乐路一幢老式居民楼里,经常会有十几个年轻人来到这里,在老竹的带领下,学习手做线装书。折纸、裁切、打孔、穿线、粘封面……两个半小时要完成13道工序,看似枯燥乏味的活动,却让一群80后执迷。

如果没有见到老竹本人,光听名字你肯定认为这是个中年或老年人。事实上,老竹出生于1987年,本名詹建峰,因为在嘉兴月河古街的中基路上经营了9年竹艺店,所以周边朋友都称他“老竹”。

在破碎瓷片上打孔修复

“爱上手作,可能跟我是锔瓷人有关。”老竹说,锔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再用像“订书针”一样的钉子嵌住抓牢,将破碎的瓷器修复起来的技艺。

老竹说,自小踏着青石板玩耍,长大又在古街里开店,月河街区每个周日的古玩市场不仅吸引了大批周边的客人,也让他这个主营竹器的年轻人慢慢爱上了中国瓷器。

瓷器虽美但却是易碎品。所以很多老瓷器或缺或残,老竹看到后常常觉得可惜。于是,在2013年,老竹专门找到锔瓷的老匠人拜师学艺。两年后,老竹开始了85后的传承锔瓷之路。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歇后语就出自锔瓷行业。这种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对锔瓷者的功力要求很高。除了要有耐心、细心,和匠人的审美之外,最考验锔瓷人的就是打孔。“瓷器都是薄且易碎之器物,有些瓷器仅有几毫米的厚度,而锔钉的首要关键就是用金刚钻在瓷器上打孔,但不能打偏更不能打穿。所以打孔之时都是毫厘之差!”

现在,老竹是圈里最年轻的锔瓷匠人,凭借着成熟精湛的技艺,很多外地客户都会特地将损坏的器物请他修补。

“锔瓷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传统文化。”老竹说,现在传统的手工都在慢慢被机器取代,很多传统工艺因失传而流逝了。如果传统工艺能流传下来,还能让破碎了的瓷器重新利用起来,那也是一件乐事。

手作最有味道的线装书

与锔瓷一样令老竹着迷的,还有手作线装书。

老竹说,手作是一种治愈术,能治疗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和生活的焦虑。所以,每个星期,老竹都会在朋友圈里发布手作课预告,只为把一群念“旧情”的现代人聚集在一起,学习最有味道的纯手工制品。

“传统工艺如果没有加进新的元素,年轻人就不会关注。”说起初衷,老竹颇有感慨。“过去的人们,自己造纸,用竹子做日常用具。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是习得旧日的智慧,让旧识在今天发光。只期盼,不要把智慧断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老竹说。

现在,老竹的手作线装书课堂已经开设了十几期。每一期他只收取几十元的工本费。而每一次教课,他都会让大家做一本私人定制的线装书。这本书专属于自己,有个性,有文化,学员们常常会把自己的手作当作礼物送给朋友。

“和机器制造相比,手作透着智慧。别看薄薄的一册书,每个细节都有讲究。比如钻孔,多少大小,怎么量孔距,都有诀窍。只有体验过,才能真正了解这其中的奥妙。”学员罗笑笑每个星期都会来上手作课,她说手作的慢生活让她养成了看事淡然、做事井然的习惯。

老竹说,他要让传承成为时尚,让人们看到这些带着体温的手工艺品的时候意识到:那是历经几千年岁月沉淀下来,却被我们忽视了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