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洲街道 首页
唐人文化码头:昔日旧厂房变身创意加工厂

冬天的清晨,在位于松洲街的华侨糖厂旧址漫步,透过建筑上的红砖、码头上的吊机、空中的运输带,依然能想象得出,当年工人在厂房间穿梭忙碌的身影,仓库中砂糖似雪般扬撒的画面。

1955年,广州市政府与爱国华侨筹建糖厂,经过3年的努力,华侨糖厂第一次试机,不久举行建成剪彩仪式,正式投产。据说,当年华侨糖厂的大型设备,皆由捷克斯洛伐克引进,第一年总产值近600万元,员工最多时有800多名。

2010年,随着广州市“退二进三”工作的推进,华侨糖厂搬迁到了萝岗区,旧址升级改造为文化创意园——唐人文化码头。目前该项目前三期工程已完成招商工作。

捷克斯洛伐克的专家

讲到华侨糖厂的光辉历史,77岁的牛叔自豪不已。

华侨糖厂筹建当年,近600名工人、初中毕业生被派往广西等地学习先进制糖技术,后进入糖厂车间工作,牛叔是其中之一。直到他1997年退休,糖厂已经历了19任厂长。

在牛叔的记忆中,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是糖厂最忙碌的时候,甘蔗从清远、三水等地由水路陆续运来,糖厂便要请大量的临时工,帮忙做堆蔗渣、搬运入库等工作。这个时候,糖厂里的工人数量是平日的两倍多。

甘蔗经过水上运输、吊机转移、过磅后,便被送到压榨车间,榨出的蔗汁被泵到制炼车间,通过过滤、浓缩、煮糕、助晶、分蜜、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白砂糖,最终由政府收购,销往英国、东南亚、中东各国。

“在对蔗汁进行过滤时,我们使用的是双碳酸法,比起一些糖厂使用的亚硫酸法,更能保证成品糖对人体无毒无害。”牛叔说。据广州年鉴记录,华侨糖厂不断对引进的机器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改革,如将蔗刀机改为转鼓密刀式,提高甘蔗破碎和压榨收回率;将原来多层钟罩式沉降器改为单层快速沉降器,缩短蔗汁停留时间,提高了澄清效果等。

在糖厂的厂区,设有为捷克斯洛伐克专家准备的办公室。这些专家常驻厂内,随时对进口设备进行检修。

“万吨仓”里的“古巴糖”

1958年8月,华侨糖厂开始炼制原糖,原糖由古巴等国进口,也被称为“古巴糖”。

原糖出糖率相当高,达到96%-98%。随着原糖配额的增多,华侨糖厂筹建了大型仓库,也就是不久前刚入选为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的拱形仓库。

由于储存能力达到一万吨,人们管拱形仓库叫“万吨仓”。“万吨仓”筹建于1973年,历经3年多建成,占地2160平方米,配备150米长的运输带,用于运送原糖。

“轮船将‘古巴糖’运到糖厂边的码头,经过抓斗、过磅,放到运输带上,囤入‘万吨仓’。车间有需求了,再由运输带将糖运出。”牛叔对着造型恢弘的拱形仓库比划着。

“万吨仓”是拱形结构,顶部由拱形横梁隔出10个天窗,阳光倾泻进来,宛如圣殿。赤色的原糖从高处洋洋洒洒地投入仓内,慢慢堆积成糖山,再由运输带送到炼制车间,经过道道工序,褪下“金装”,换上“白衣”,完成蜕变。

“当时,我们厂经常处于‘喂不饱’的状态。”牛叔回忆说,糖厂的日榨量为2000吨,然而政府每个榨季配给的甘蔗量,常常无法满足这样的生产力。改革开放后,周边的农民靠租地、做生意等手段为生,种甘蔗的人越来越少,华侨糖厂一度停产。

翻新苏式建筑创意企业入驻

2010年,随着广州市“退二进三”工作的推进,华侨糖厂搬迁到了萝岗区,旧址升级改造为文化创意园——唐人文化码头。

如今,园区内近100座苏式建筑经过翻新改建,吸引了40多家从事创意设计的公司入驻。临江的旧厂房被改造为咖啡厅,供白领和游客休闲娱乐。一到晚上,白天十分静谧的园区喧闹起来,人们喝着咖啡,吹着江风,远眺金沙洲大桥,别有一番惬意。

值得一提的是,原糖厂的旧机器被放置在园区各个角落,附上铭牌,供游客观赏,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过的辉煌。

“为了保持建筑原有的特色,我们只对其外墙进行清刷,并不作过多翻修。”唐人文化码头项目总经理关灏说,为保留“万吨仓”的完整性,只对其进行了简单翻新,且不作长期招商,仅供园区内各大公司发布新产品以及开办年会。

目前,唐人文化码头项目前三期工程已完工,并完成了招商工作。关灏介绍,第三期工程原计划打造影视摄影传媒基地,但经过对前两期招商情况的累计统计,公司决定进行定位调整,仍以创意办公及餐饮类为规划重心。 

如今,华侨糖厂繁华不再,漫步园中,墙上的红砖、吊机上的锈迹、斜跨在空中的运输带,却无一不在静静诉说着当年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