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结婚她娘家陪嫁一套房,如今爸妈让她卖房,她同意:养老找弟弟
许多父母看重儿子胜过女儿。通常,这些父母都有抚养儿子可以养老的想法。他们尽最大努力为儿子的利益而战,坚信自己的儿子会自力更生,到时候会给家人面子,将来会有人为自己提供养老金。对于女孩来说,她们还认为她们的女儿总有一天会结婚,结婚后她们将不再照顾家人。他们从不关心他们的女儿,一个女儿怎么能不抱怨父母的偏爱呢?
有人或许会说,父母把他们养大不容易,哪怕父母偏心儿子,将来父母老了,女儿也应该尽孝,不能因为父母的偏心而把养老责任全推给儿子。好处想着儿子,养老就想到了女儿,对女儿来说太不公平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地对待自己的女儿呢,养老的时候就想到自己的女儿了,真的是太对不起人了,自己的良心不会痛吗。尤其父母把家产给了儿子,女儿分文不得这种情况下,想让儿女平摊养老责任,许多女儿会不服。
芳丽出生在一个家庭不是很好的农村,平时家里的条件也不是很好。交通环境也很差。平时的话,他们也很少出门,因为要去城里的话,会经过很远的距离,要转很多趟车,最后还要走很远的。一段泥巴路如果是下雨的话,路是非常的不好走的。所以村里面的人,都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芳丽有一个比她小的弟弟,前阵子弟弟刚成家,爸妈逼着她卖房,想着到时候房子也就直接给她的弟弟,所以也就是说芳丽买房子的钱就是给弟弟的,芳丽看透了爸妈的为人,不过买房这事她同意了,既然爸妈执意把家产全给弟弟,芳丽无话可说,他们一直以来也都是这个样子的。但她要求爸妈,弟弟和她签署一份有关养老的协议。芳丽觉得她做得并不过分,没想到爸妈说芳丽不孝。
爸妈重男轻女,芳丽和弟弟在家里的待遇,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年母亲生下弟弟不久,爸妈把芳丽送去了姥姥家,从此芳丽过着留守儿童的生活,只有过春节了,爸妈才把芳丽接回家,而爸妈好吃好喝着供着弟弟,当时芳丽显然也还是有很多的不满的,毕竟为什么同样是一个家里的,同样的一个父母,为什么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呢,芳丽真的想不明白。那会芳丽读书成绩很好,爸妈也有能力供芳丽念书,但他们偏心弟弟,觉得在芳丽身上投入过多不划算,于是他们逼芳丽出去打工养自己,无奈之下,芳丽只好远赴东莞打工。
25岁那年父亲开车出车祸了,恰好老公文泽路过,他冒着危险把父亲被车里救了出来,让父亲捡回了一条命,父亲为了报恩,将芳丽许配给了文泽,并陪嫁了一套婚房。虽然芳丽和文泽了解甚少,但婚后他们相敬如宾,结婚至今,彼此感情越来越深,生活过得还算安逸。今年5月份,弟弟成家了。自从弟妹嫁进门后,芳丽感觉爸妈对芳丽的态度越来越冷淡了。
前天爸妈说弟弟和弟妹想分家,按理说就爸妈那性格,分家也没芳丽事啊,可他们着急找芳丽是为啥?原来弟妹一直吵着要去武汉买房,这不弟妹想趁着这次分家之际,让芳丽爸妈卖了当初陪嫁给芳丽的那套婚房,用卖房的钱去武汉买房。芳丽非常气愤,当初爸妈说好了,这套房陪嫁给她,如今芳丽住了五六年,爸妈却让芳丽把房子卖了?如果昧着良心,芳丽完全可以拒绝,但她还是同意了,因为一旦她拒绝了,弟妹肯定会把家里闹得不安宁,也可能会影响到弟弟的婚姻,她不想成为家里的罪人。
芳丽同意也是有条件的,既然爸妈一直以来偏心弟弟,现在又逼着芳丽卖房,那将来他们的养老和芳丽没关系,芳丽让他们和芳丽签一份协议:以后爸妈生病,养老找弟弟。哪知爸妈说芳丽没孝心,弟弟说她做得太过分,你们觉得芳丽做错了吗?芳丽觉得一家人闹成这样,和父母的偏心有很大的关系,在女儿和儿子之间,父母确实没有一碗水端平。父母长期的偏心,让女儿对这个家从失望到绝望,如今父母逼女儿卖房,矛盾瞬间激发。在房子面前,女儿没起贪心,仍然从维护娘家稳定的大局出发,委屈自己,同意卖房,这更能看出女儿的善良,大度。
芳丽觉得女主要求父母签署一份养老合同是可以理解的,既然父母不能平等相待,将来女儿也不应该像儿子一样为父母的养老金承担同样的责任,你不这样认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