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库社区 首页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历代都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风景名胜/传统节日

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根源所在地,是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河南是华夏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前1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78个,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截至2013年5月,河南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位居中国前列。

折叠名称由来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甲骨文象形字“”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国、中原中州中土、神州之称。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折叠历代都城

河南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中,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长达3000年,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 七朝古都安阳、 商都郑州。 河南是是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新郑淮阳等中华古都。

朝代 都城简介

三皇五帝

燧人氏(三皇之首),出生、定都并长眠于商丘,开创华夏文明

伏羲氏(三皇之一),定都、长眠于周口淮阳

朱襄氏(炎帝,三皇之一),建都、长眠于商丘柘城

葛天氏,出生、建都于商丘宁陵和许昌长葛一带,发明乐舞;

黄帝(即轩辕,居五帝之首),出生、定都于郑州新郑;

颛顼,建都于商丘,后迁都于濮阳,长眠于濮阳;

帝喾(即高辛氏),出生、建都、长眠于商丘。

夏朝

中国第一个历史朝代,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斟鄩(今洛阳偃师)、阳城(今郑州登封)、商丘、纶(今商丘夏邑)、老丘(今开封陈留)、西河(今汤阴西河)。

商朝

商朝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南亳(今商丘虞城县谷熟镇)、北亳(今商丘梁园区)、西亳(今洛阳偃师)、(今郑州商城)、殷(今安阳殷墟)、朝歌(今鹤壁淇县)。

西周

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阳。

东周

东周定都洛阳。

东汉

东汉定都洛阳,设南都南阳。东汉末迁都许昌

曹魏

曹魏定都洛阳。

西晋

西晋定都洛阳。

北魏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朝

隋设东都洛阳。隋炀帝迁都洛阳。

唐朝

唐设东都洛阳。唐后期迁都洛阳。

武周

武周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后梁

后梁定都开封,期间迁都洛阳。

后唐

后唐定都洛阳。

后晋

后晋初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后汉

后汉定都开封。

后周

后周定都开封。

辽朝 契丹灭后晋于开封改国号辽,定都开封。

北宋

北宋定都开封。设陪都南京商丘、西京洛阳。

南宋

南宋初定都商丘。

金朝

金后期先后迁都开封、商丘。

民国 1932年民国迁都洛阳。

折叠传统文化

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中原文化内容的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河洛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三商文化、礼仪文化、中医文化 、诗词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史前文化、神龙文化 、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3]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18种文化。总之,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一种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中原文化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其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中原文化是以中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约六千年至公元前约三千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原在古代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指的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纬34°至35°、东经110°至114°之间的地区,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区。河洛地区南为外方山、伏牛山山脉,北为黄河,西为秦岭与关中平原,东为豫东大平原,北通幽燕,南达江淮,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即所谓“中国”(西周何尊铭文),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神龙文化: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

汉字文化: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黄帝时代仓颉造字、安阳甲骨文出土,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姓氏文化: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的前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前1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78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练、黄为代表的南方大姓,其根均在河南。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朝觐、拜祖的热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农耕文化: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

诗文文化: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河南篇目作品100多篇占三分之一之多。历史上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左思《三都赋》创造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唐代三大诗人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著名文学家有蔡文姬潘安谢灵运江淹、韩愈、刘禹锡元稹李贺李商隐等。

商业文化:中国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中原地区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夏代的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河南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南阳人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新郑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东周时期的商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新郑,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市长”。北宋汴京(今开封)是世界上又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人口150多万,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清代巩义康百万家族,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

思想文化: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河南淮阳一带演八卦,后来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河南安阳羑里城监狱里写成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教化人伦。 列子在此讲学受徒。

科技文化四大发明,在中原孕育而发明。安阳“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67件不可移动文物之首。“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驰名中外,代表了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科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唐代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 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

中医文化:中原医学文化以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的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黄帝被后人公认为中医药的创始人,中医药文化起源并发达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

武术文化: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主旨,推广至五大洲。 少林寺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使少林寺遐迩闻名。

民俗文化百家衣百家饭是河南的风俗文化之一。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一百个家庭贡献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

折叠文化遗产

河南省拥有各类文物点约 三万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8个。《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实景演出成为河南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盘古神话

梁祝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

董永传说

木兰传说

豫剧

河南坠子

《越调》

四平调

宛梆

少林功夫

太极拳

《太昊伏羲祭奠》

黄帝祭典

朱仙镇木版年画

曲剧

大平调

大弦戏

怀梆

泥塑

重阳节

中药炮制技术

邵原神话群

汴绣

信阳民歌

唢呐艺术

板头曲

道情戏

目连戏

河洛大鼓

麒麟舞

汝瓷烧制技艺》

马街书会

皮影戏 唐三彩

折叠传统节日

时间

举办城市

会展名称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郑州市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每年4月1日-5月10日

洛阳市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每年4月28日-30日

信阳市

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每年4月28日-5月5日

南阳市

中国南阳玉雕节

每年9月21日-10月7日 南阳市 南阳诸葛亮文化节
每年10月20日左右 南阳市 中国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

每年5月16日-18日

漯河市

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每年5月18日-25日

三门峡

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

每年5月22日-6月6日

安阳市

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

每年6月26日-7月2日

郑州市

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每年8月 焦作市 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

每年8月20日-26日

焦作市

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

每年8月26日-28日

郑州市

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每年8月28日-30日

省辖各市

豫商大会

每年9月6日-8日

驻马店市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

偶数年农历九月初九

商丘市

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

每年10月18日-11月

开封市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

每年11月5日-7日

郑州市

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

每年11月8日-10日 信阳市 中原根亲文化节

折叠方言

河南省的本土居民方言主要为中原官话晋语两大类。

中原官话是河南省的主体方言,狭义的河南话是指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以河南省为中心地区,以河南话为代表,覆盖中国北方的390个市县。中原官话有15片,其中河南境内的有兖菏片、郑开片、安新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9片。

晋语分布在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地区,主要属晋语邯新片,以安阳话为代表,晋语区城市有: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太行山山区一带。

折叠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折叠综述

河南安阳殷墟河南安阳殷墟

截至目前,河南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2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世界地质公园4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

截至2016年底,河南有AAAA级以上景区146处,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3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33处,星级酒店520个,旅行社1178家。

折叠景点

河南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5个。

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 殷墟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中国大运河 丝绸之路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阳市西峡伏牛山老界岭·恐龙遗址园旅游区 洛阳市龙潭大峡谷景区 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 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 驻马店市嵖岈山旅游景区
河南省洛阳栾川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 河南省平顶山市尧山-中原大佛景区 河南安阳殷墟景区 河南洛阳白云山景区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
世界地质公园
嵩山 王屋山—黛眉山 云台山 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嵩山 洛阳龙门 万仙山风景名胜区 鸡公山 王屋山 云台山
尧山 神农山 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林虑山 桐柏山-淮源 郑州黄河风景区

所在地

河南省内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录(部分)

郑州

黄帝故里

世纪欢乐园

康百万庄园

中岳庙

嵩阳书院

黄河风景名胜区

绿博园

洛阳

白马寺

关林

养子沟

老界岭

重渡沟

黄河小浪底


开封

包公祠

开封铁塔

大相国寺

龙亭

开封府

中国翰园碑林


商丘 商丘古城
芒砀山 应天府书院 燧皇陵 帝喾陵 阏伯台 睢县北湖

信阳

鸡公山

南湖湾

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

西九华山

灵山寺


周口

老子故里

太昊陵

鹿邑太清宫




三门峡

虢国博物馆

豫西大峡谷

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函谷关

南阳

南阳武侯祠

淅川香严寺

鹳河漂流风景区

内乡县衙

西峡恐龙遗迹园

宝天曼

新乡

万仙山

京华园

关山国家地质公园

九莲山

比干庙


安阳

岳飞庙

羑里城

太行大峡谷

马氏庄园

太行大峡谷

济源

王屋山

黄河小浪底

黄河三峡

五龙口




鹤壁

云梦山

古灵山

大伾山




濮阳

戚城文物景区

濮阳绿色庄园景区




漯河

南街村沙澧河风景区

开源森林公园




许昌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






平顶山

画眉谷






贾湖遗址贾湖遗址太昊陵

距今约7000年,位于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

黄帝故里

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

二里头文化

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郑州商城

位于郑州市中心,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安阳殷墟

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被称为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商丘古城

现存地上的归德古城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人、商品、商业发源地之隐喻。现今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为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白马寺

始建于东汉,fojiao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龙门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开封铁塔

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我国于1961年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建成九百多年来,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令建筑专家和游人叹为观止。

南阳武侯祠

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庐对策”发源地,为豫西南历史名胜之首。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郑州烩面郑州烩面世界文化遗产,共8处11项历史建筑,其中中岳庙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有古建筑514间;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观星台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东汉三阙是中国1961年3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分别是中国古建筑1号、2号和3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宝天曼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地处伏牛山腹地,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处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计划”的自然保护区。它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被誉为“天然的特种宝库”、“植物王国”。

五岳独尊——中岳嵩山

禅宗祖庭,功夫之源——少林寺

中原独秀——尧山

上古名山、神鬼传说——云梦山

北宋京师————开封府

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应天书院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

恐龙没落的见证者——伏牛山

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

中国四大古代官衙之一——内乡县衙

山水旅游圣地——云台

河南明珠——南湾湖

河南小三峡——青天河

河南官宦巨宅——康百万庄园

“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

世界第九大奇迹——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

道教圣地、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王屋山

老子故里、道教祖地——鹿邑太清宫

诸葛亮躬耕隐居地——南阳武侯祠

中国规模最庞大的汉墓群——芒砀山汉墓群

观音故里——父城遗址

中国四大峡谷之一——太行山大峡谷

折叠特产

土特产

开封西瓜

安阳栝楼

南阳黄牛

原阳大米

新郑大枣

中牟大蒜

洛阳樱桃

信阳毛尖

郑州蜜桃

西峡猕猴桃

灵宝苹果

济源薄皮核桃

林县山楂

内乡山茱萸

西峡琥珀

西峡香菇

民权葡萄

永城辣椒

宁陵酥梨

鄢陵花卉

焦作四大怀药

武陟油茶

固始鸡

永城枣干

鲁山嫩姜

潢川鸭子

南阳独山玉

荥阳柿子

名吃

安阳道口烧鸡

郑州烩面

洛阳水席

开封小笼包

开封桶子鸡

信阳板鸭

洛阳牡丹燕菜

西华逍遥胡辣汤

潢川贡面

偃师银条

驻马店小磨香油

薛湖牛肉水煎包

艺术品

汴绣

宋绣

驻马店麦草画

汝阳刘毛笔

永城书法

罗店麦草画

洛阳平乐农民画

舞阳农民画

镇平玉雕

民权虎

浚县泥塑泥猴张

黄河澄泥砚

洛阳唐三彩

汝州瓷器

禹州神垕钧瓷

汝阳梅花玉

南阳烙画

洛阳大鼓

安阳青铜器

滑县年画

名贵花种

洛阳牡丹

开封菊花

南阳月季

信阳桂花

折叠编辑本段著名人物

河南自古以来人才众多,晋朝即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

折叠古代

政治家
燧人氏

栗陆氏

有巢氏  朱襄氏炎帝 葛天氏
伏羲 女娲 少典 轩辕黄帝 颛顼
帝喾 帝挚 契(阏伯 唐尧 虞舜
大禹 商均 姒少康 商汤 伊尹
姜子牙 比干 宋微子 陈胡公 子罕
宋襄公 郑庄公 梁惠王 南子 宋文公
信陵君 春申君 孔父嘉 子产 百里奚
范雎 李斯 聂政 荆轲 陈胜
吴广 张良 晁错 邓绥 申屠嘉
陈平 栾布 黄霸 刘武 刘秀
阴丽华 刘协 袁绍 高季兴 司马昭
司马炎 褚蒜子 司马睿 冉闵 谢安
张亮 刘政会 岑文本 独孤伽罗 上官仪
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 褚遂良 上官婉儿 魏元忠
朱敬则 李隆基 姚崇 赵匡胤 赵光义
赵恒 张说 陈元光 张方平
刘熙古
苏天福 李悝 商鞅 宋庠 宋祁
富弼 司马光 盛度 徐处仁 赵曙
赵构 陈思济 沈鲤 侯恂 宋纁
张嫣 宋权 宋荦 王三善 汤斌
军事家
妇好 公叔痤 暴鸢 庞涓 灌婴
司马懿 陈到 乔玄 韩擒虎 吴懿
典韦 何进 钟会 张巡 杨镐
魏延 徐庶 翟璜 荀攸 荀彧
黄忠 邓艾 文聘 乔瑁 梁习
李严 邓禹 许攸 袁术 虞诩
卫臻 谢安 谢玄 蔡谟 符存审
符彦卿 石守信 牛金 尉缭 王仙芝
冯异 贺若弼 施琅 长孙顺德 长孙晟
盛彦师 刘师立 范岫 袁可立 史可法
思想家、文学家
老子 庄子 列子 惠子 韩非子
元稹 许慎 鬼谷子 苏秦 申不害
公孙龙 张仪 陈抟 尉缭 郭嘉
吕不韦 贾谊 京房 焦延寿 戴圣
戴德 蔡邕 蔡文姬 祖咏 钟嵘
潘安 干宝 庾肩吾 庾信 谢道韫
谢灵运 白居易 韩愈 刘禹锡 李贺
史达祖 孙蕙兰 李商隐 杜甫 高适
周之琦 汤斌 侯方域 吕坤 钟嗣成
程颐 苏舜钦 孟元老 范缜 崔颢
谢朓 范晔 岳珂 许衡 薛居正
岑参 程颢 管仲 应玚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宋钘 杨泉
科学家
阏伯 相土 扁鹊 郑国 张苍
吴其浚 张衡 张仲景 杜诗 甄权
石申 朱载堉 李诫 张从正 杨酻
经济学家
王亥 范蠡 白圭 子贡 桑弘羊
吕不韦 郑众 卜式 计然 弦高
民族英雄
如姬 花木兰 岳飞 冉闵 杨家将
种师道 史可法 袁可立 陈星聚 岳云
书画家
蔡邕 钟繇 吴道子 褚遂良 师宜官
邯郸淳 郑道昭 赵文渊 孙过庭 鲜于枢
谢安 赵佶 赵构 李梦阳 王铎
宗教领域
神秀 成玄英 朱士行 妙善 费长房 韩湘子
陈抟 慧可 玄奘 僧一行 司马承祯 支道林

折叠现当代

军政界
袁世凯 徐世昌 赵ziyang 邓颖超 张轸 许世友
彭雪枫 吉鸿昌 吉星文 习仲勋 侯镜如 马殿甲
鲁雨亭 张思卿 李德生 袁宝华 卫留成 张春贤
洪学智 高敬亭 张树田 尤太忠 秦宜智 欧阳挺
万海峰 叶成焕 曹刚川 任长霞 朱坤岭 王军
宋照肃 杨靖宇 吉炳轩 陈全国 吴焕先 马晓天
王儒林 孙志刚 赵铁锤 吴芝圃 常万全 宋照肃
吴桂贤 许永跃 赵峰 陈宗兴 段君毅 史来贺
科学界
文圣常 张炳熹 崔琦 张国伟 袁家骝 陈凤桐
尚钺 朱晓东 冯景兰 王占国 王晓东 施一公
刘洋 张勇传 杜祥琬 杨士莪 余永富 申长雨
学者
柏杨 魏巍 曹雁雁 唐玉润 吕世杰 李运江
姚雪垠 程兆星 杨健生 白桦 徐庶之 任学之
穆青 朱秀海 姜岚昕 李永 韩存利 李本和
胡蛮 尤中会 司马武当 苏金伞 二月河 师陀
刘震云 李凖

李季

刘青霞 刘知侠 张伯驹
阎连科 卧龙生 张大庆 张伯声 宗璞 白寿彝
豫商界
许家印 董书通 张泽保 李伟 姜明 陈泽民
景柱 张海 熊维政 胡葆森 汤燕峰 董文标

郭号召

荣秀丽 孙耀志 朱书成 胡葆森 杨清河
黄如论 万隆 朱文臣 陈彤 韩宪保 张铁山
体育界
葛新爱 马惠珍 贾占波 车霖 郜林 陆峰
马法成 巫兰英 李雪久 郑海霞 于海 孙甜甜
李亚敏 邓亚萍 王富洲 张蓉芳 杜威 周鹤洋
董栋 宋艳冰 李昀琦 李玲 贺璐敏 李景玉
刘虹杞 帖雅娜 娄佳惠 许庆 李晓丹 崔建军
刘国栋 刘国梁 陈中 宁泽涛 付小芳 刘莎莎
演艺界
释小龙 马可 李东学 张檬 海陆 王斑
李光洁 马艳丽 蒋欣 刘丹 刘竞 张子枫
岳云鹏 李易祥 范军 沈保平 岳跃利 李娜
程琳 王洛勇 牟凤彬 买红妹 陈明 小香玉
樊凡 黄鹤翔 修庆 修革 宇桐非 乔洋
毛孩 旭日阳刚 陆虎 陈蓉 关牧村 王九胜
张丰毅 李亚鹏 崔智语 禹童 万弘杰 冷漠
邱心志 李立群 陈德容 寇世勋 萨顶顶 赵雅芝
陈素真 常香玉 丁岚 马金凤 牛得草 牛淑贤
蒋宁 歌浴森 刘昊然 王亚楠 莫熙儿 韩雪薇
唐古 曹芙嘉 刘忠河 唐喜成 王成喜 时乐蒙
牛志红 向梅 江化霖 赵抒音 田丰 阎立品
张圆 崔兰田 吴娜 桑振君 于根艺 李舒桐
李梦男 唐菁 高元钧 余铭轩 张立 高英轩
王晓棠 赵志瑶 拜金荣 华子 高占全 赵柯
主持界
荆慕瑶 李名菲 郭思语 沙桐 张曼 张泽群
丁丽 燕菲 李瑞英 刘雯 庞晓戈 陈鲁豫
董艺 管文君 海霞 韩佳 古晓 任鲁豫
朱军 吴鹏 耿晨晨 孙国庆 胡辰辰 梁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