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村 首页
大田老照片︱民国时期的大田县立初级中学(上)

凤山挺秀,均水源长, 

桃李竞艳,遍及八方。 

大田一中,位于大田城关凤山南麓,均溪北岸。她创办于一九三八年,迄今已有五十五年的悠久历史了。学校占地面积由解放前十九亩,发展到现在三十五亩,建筑面积由3781平方米,增加到14337平方米。从解放初六个班级,一百一十二名学生和十六名教职工的初级中学,发展成为一所拥有高、初中三十三个班级,学生一千八百六十人,教职工一百六十七名的省、地、县重点中学。

《大田一中简史》(赖孙沙、施英杰、温在陆撰文)原载于1983年8月《大田文史资料》第一辑

大田一中校园风景(图片源自网络)

大田一中,是许多大田人的母校,是许多大田人的父母的母校,甚至是许多大田人的祖父母的母校!

一中的前身,即民国时期于1928年创办的“大田县立初级中学”,近百年文脉传承、桃李春风……回望其创建历程,筚路蓝缕、艰辛倍尝,我等莘莘学子受教于斯,师长先生,敦敦教诲,如沐春风,念兹在滋。

据史志记载,大田虽于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置县,但在宋代以前,本地就创办了最早的芝山书院,址在三十都大罗岩寺(今湖美高才),朱熹曾入住书院,并题诗盛赞:

触目春光不易裁,此间何似舞雩台;

病躯若得长无事,春服既成一岁来。

清朝乾隆年间大田县文庙、儒学平面图(源于《大田县志》1996年版);由此图可见,在右边的儒学之内、明伦堂之前,当时就有泮池,是典型的儒家建筑形制

泮池,又称泮宫,古代学校的水池,是官学的标志。

相关链接

周代天子之学为“辟雍”(有水环绕),诸侯之学称“泮宫”(水只能半之,为半圆形,称为泮池)。考中秀才称为入泮、入学,即进入孔学的大门。古时科举考试,各乡的秀才须入官拜遏孔子,在当地官员带领下,从棂星门入孔庙,登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明伦堂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 

规模较大的文庙内,泮桥多为三座,以中为尊,供达官贵人、学有成就的文人学士通行。两座侧桥,按文左武右,为一般官员过往。而凡夫俗子、草民百姓只能从桥旁的小径而过。泮桥建筑格式及过桥的规矩,体现出儒家讲究礼制、注重等级的传统。

明清时代,大田已有书院、社学(地方公产创办并有固定学舍的启蒙馆)和私塾三举并行的教育体系。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

,大田始设新学

;至

清宣统三年

(1911

)

,县内有

小学堂,

师范讲习所。

1927年10月10日,大田旅省学会成立纪念,摄于福州西湖公园;后排站立者左二为大田县立初级中学的倡办者之一蒋超,照片直观地反映出当年的时代气息

民国元年(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此后,民办和教会办的小学相继在大田出现。民国12年(1923年),全县已有小学30所,幼儿1个班。

1933年7月18日,大田县立初级中学第三组毕业会纪念;前排右起为时任校董的郑佐国、校长范震生,二排右三是该组的毕业生、1945年接任校长的范成钢

  范成钢(又名正鍊),1916年生,福建大田县人。1936年7月系国民党大田县执行委员会文化小组组员。1941年7月任大田县均溪中心学校校长。1942年6月任大田县社会服务处主任。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在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科肄业。1945年-1949年任大田县立初中校长。曾在省高中学生第一届集中军训毕业,任福建私立集美职业学校教导员。

人物名片

1935年1月,大田县塾师训练所全体同学留影;背景为著名的文昌阁和朦胧的凤凰山麓。前排左四为郑佐国、右二为范霖生、右四

蒋超、右五范震生,均为当年教育界之中坚人物

  文昌阁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原在城南郊赤岩的重楼之间建文昌阁。清康熙六年,移建于凤凰山南麓的明伦堂前泮池东南隅。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行重修。其时的文昌阁气派不凡,是县城最高的建筑物。阁内供奉文昌帝君、魁星、朱熹神像。历代文人墨客崇而祀之,并藉此以文会友,吟诗作赋。

相关链接

1984年8月,大田县人民政府把文昌阁迁建于大田一中科学楼前泮池之北。文昌阁不但被修葺一新,并以文昌阁为中心,辟成了“毓秀园”。

如今,对大田教育历史感兴趣者,应该关注到自从西方教会传入中国后,从开放口岸逐步深入到县域乡村,在传教布道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兴办教育的史料,梳理由此所产生的影响。

如史志记载:

民国9年(1920年)基督教会在县城内西门兜创办育智小学校(

其前身为城关下桥四年制小学)

,并附设女校,这应该是基督教会在大田举办教育的开始。

大田县基督教史略(图文版)

民国

12

年(

1923

年)秋,私立育智小学改办为私立崇圣中小学校。其中初中

2

个班,民国

15

年(1926年)夏停办。

本人认为,1926年夏,私立崇圣中小学校原来设有2个初中班的停办,成为后来大田士绅倡议公办初级中学的主要原因。

民国十五年(1926年),邑人

蒋超()

点击察看链接文章

、施同寅、卢琳光、陈荣华、吴同登、林维邦等人,

与大田县教育会廖逢明商讨,

鉴于我县地处闽中丛山峻岭之间,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加上大小军阀连年混战,盗匪活动猖獗,有志青年外出求学不便,倡议创办县立初级甲学校,遂于当年筹资建校。

据《大田县志》(1996年版)载,民国8年(1919年)经县府知事批准,县人卢景山、吴同登、陈荣华和蒋超等人,筹集枪枝,设立团练总局。卢景山任团长,卢琳光、章超拔为副团长。可见提倡兴办教育的蒋超、卢琳光、陈荣华、吴同登、林维邦等人,均有组织民团武装力量的经验,知晓“

乱世犹闻读书声

”、

治世应以“

教育

兴邦

的道理。

施同寅(1865-1935年)(图片源于网络)

施同寅,字和廷,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大田县湖美乡湖上人,增贡生。清光绪年间任光泽、永定两县教谕,民国11年(1922年)任大田县知事。任职期间,他以兴利除弊为己任。当时县有里书(经管催收田赋的官员),世袭掌管全县田赋亩册,弊端很多。他具文呈请上峰准饬调回亩册归公,又召集各都乡绅开会商议,由民众出资从里书手中赎回亩册,同时令各都乡绅民公选、县署委任新里书,并定册推收各费规则十二条报省存案,革除承袭私递弊端,被称为体察民情、减轻民众负担的好官。

人物名片

民国15年,他与蒋超、林维邦等人倡议在城内明伦堂旧址兴建中学,并带头捐200光洋,其他人士也踊跃捐献,再向县署申请拨款建设校舍。

蒋超、施同寅、林维邦等人召集全县士绅专题讨论创办公立中学事宜,他们深入现场勘察,提出筹建学校的具体方案,选择具体的办学地点。经大家一致同意,决定在县城文庙左边的明伦堂,建筑新式洋楼三座,并荐举范震生、郑佐国、施永伦、范子谦等人负责其事。

民国16年

1927年

)春,选择在凤凰山南麓的明伦堂旧址,招集工匠开始兴建。民国17年(

1928

秋建成,计有教学办公楼、师生宿舍楼、膳厅、厨房等。

同时,招聘本地和外地教师共

10名

,由县长陈朝宗捐廉,并募县城内商户捐款,购置图书;

9月间,

设立一个班,

zhaoshou第一届初中新生40名。从此,大田开启了公办初级中学的历史新篇章。

民国18年(1929年)夏,获准立案,定校名为

:

“福建省大田县立初级中学”,并委派范震生任校长。

范震生(又名子威),1896-1951?,1927年任国民党大田县党部筹备处主任,1936年6月为大田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组织校友会发起人;1937年1月任大田县立简易师范学校训育主任,11月任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大田分会常务委员;1938-1945年9月任中国童子军3179团团长。1939年任大田县抗敌自卫团书记;《大田周报》发行人;1928-1945年任大田县立初中校长;1944-1949年任大田县(临时)参议会副议长、议长;国民党大田县党部秘书、执行委员、执监委员,大田县农会理事长。

人物名片

《大田县立初级中学校歌》词谱(图片来自“微大田”公众号)

《大田县立初级中学校歌》由学校创办人之一蒋超作词、佚名作曲。

相关链接

弦歌不辍,这首激励过一中历代学子的校歌经学校现任音乐组老师集群体智慧重新编曲并加入二声部,2012年定为《大田一中校歌》送三明市教育局参展。校歌旋律豪迈,节奏铿锵,歌词情感雄壮,既有历史的烙印,又不失时代精神,体现了学校尊重历史的胸怀和“修德求知”的校训精神,具备校歌“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

这张大田县档案馆藏的照片注明:“林维邦与其子”的合影,这位站立在林维邦身后的年轻人,会不会是传说中他的义子林清奇?被后人视为“白皮红心”的林维邦,从地方实力派人物,转向支持中共地下组织,继而率部起义,其中的思想转变,其义子林清奇(原名邱春梅,1919-1945年)起到关键的作用

林维邦(1901~1951年),原名林以文,大田县谢洋乡草垅崎人,先后任民军首领、县民团营长、宁洋县知事、漳平县县长、福建省政府咨议员。林维邦热心教育事业,民国15年,他与施同寅、蒋超等人倡办大田县初级中学;1935年,在家乡创办谢洋国民小学。抗战爆发后,他接受中共地下党支部抗日救亡的主张,并为林大藩等游击队提供部分qiangzhi弹药和给养。1949年9月,率领旧部宣布起义,被任命为宁洋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兼县维持会主席。1951年农历9月在新桥西埔乡洋头老厝zisha身亡。1982年,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中共漳平县委落实起义政策领导小组认定林维邦为起义人员,对其历史问题应按“既往不咎”的政策对待。

人物名片

公办县立初级中学的历程并非平波无澜,一帆风顺。民国

23

年(1934年)秋,因应倡导师范教育的形势所需,县立初中

奉命

改办为

“福建省大田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zhaoshou学生

31

名;次年zhaoshou42人,学制4年,原初级中学改为附设。

但大田县

简易乡村师范只办二届,共毕业27人。

民国

25

年(1936年)秋,简易师范停办,

获准

恢复大田县立初级中学。

在此期间并扩建了校舍,

回归到集中精力举办初级中学教育为主的道路上来。

1935年6月23日,大田县立初级中学第五组学生参加毕业会考摄于泉州;当年初中生必须通过全省会考合格,方能毕业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厉行中学毕业会考,是当时中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重大改革时间。此前,在部分省份也曾有过类似会考之类校外考试制度的颁行和实施,用以监控中学教学,整顿中学。

相关链接

民国时期中国开放程度较高,欧风美雨影响到中国的各个领域,会考制度虽非全属舶来,它的形成、发展、实施以及操作方法却受到来自异域的影响。当时,教育界的高层决策者中欧美派人士占优势,他们对西方考试制度非常熟悉并进行研究,特别是王世杰、陈立夫等任教育部长时,对英法会考制度情有独钟,他们在作出会考这一重大决策时不排除对国外会考制度的研究和借鉴。

1935年左右,郑佐国(前排左四)与范震生(前排左二)等合影;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当年教师的衣着和精神面貌,以及县立初级中学教学楼砖木混合结合的建筑细部(下图)

1935年左右,郑佐国(中)与范震生(左)等合影

民国时期大田县立初级中学的师生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如:

民国

32

年(1943年),有

5

个班,学生

246

人,教职员工

22

人。

民国

36

年(1947年),有

10

个班,学生

401

人,教职员工

36

名。

从课程的设置上来看,民国

17

年(1928年),县立

初中秋季始业,学制

3

年。

初中课程设有国语、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英文、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植物、动物、体育、图画等科。

民国

30

年(1941年),增设公民、生理卫生、童子军等科。

县立初级中学

从民国

33

年(1944年)开始,

增设春季班。

1952

年,学校执行教育部制定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于

1953

年起停止春季招生。

1936年左右,县立简易乡师的师生于教学楼二层走廊合影;可辨识的有郑佐国(左一)、郑鸣和(左三)、范震生(左六、站立手扶围栏者)、彭伯亮(右七)等人

1937年4月14日,大田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生自治会欢送彭指导员[伯亮](前排左六)纪念;彭伯亮是大田第一份报纸《大通报》的创办人

民国时期的大田报业(上)

民国时期的大田报业(下)

彭伯亮(又名:伯梁):广东省大浦县人,1935年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常委、大田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指导员,1936年任大田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常务干事兼书记,国民党大田县党部常委、指导员。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政治部党务科长,大田县政府联保书记训练班教官。解放后在贵州病故。

人物名片

民国28年(1939年)9月20日上午

8时5分

,日寇飞机六架轰炸大田县城,

主要目标是文庙附近的大田县立初级中学、县立均溪中心小学、集美职校。

一分钟内,日机投下5弹,

炸毁学校教学办公楼上下六间。

由于学校事前组织师生疏散,

无人员伤亡,但图书、仪器等设备损失惨重。被炸毁的校舍于翌年修复,并扩建校内体育馆(兼礼堂)一座。

1939年9月20,大田县立初级中学被日机轰炸后之惨状

在大田县档案馆藏的老照片中,民国时期大田县立初级中学师生的照片占了很大一部分,有同学互相题赠的、也有

师生

合影留念的……

当年摄影技术在大田县城方兴,人们面对拍照这种新鲜事,自然必须

“郑重其事”,而拍摄集体照更是

一件很有仪式感

的活动;因稀罕而珍惜,与如今的人人皆可随手拍照,有着天壤之别,这不仅反映在照

片的数量上,更是体现在照片中人物的精神面貌上。

1940年4月4日,合影于大中校园;这张照片曾经被甄别的人员用红墨水打

X

处理,表示其中有所谓的“五类分子”(帝富反坏右),经清理后得以重见人像

1940年6月,大田县立初级中学第七组开设简易乡师班第二组学生参加毕业典礼会摄影纪念;照片依旧被红墨水涂抹,所幸在清理后人物基本能够辨识

1940年代,大田县立初级中学学生合影;身着童子军服合影,是当年中学生的标配,大家仪容齐整,精气神十足,反观当下的学生,在

充裕的

物质条件

下,

似乎缺少了什么?

快乐儿童节:看看民国的童子军!

(点击看原文)

1941年1月6日,大田中学三年级同学欢送苏舜英师留影;拍照背景为教学楼的东南面,可与下图比对所处的位置

一句“先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师长最尊敬而又亲切的称呼,久违了!

1941年1月7日,大田初中二年级学生与教导主任吴卓峯先生摄影纪念;照片拍摄的地点为校园内池畔的护栏边,背景为教学楼的东南面,

与上图

比对;

站立者左三为叶桂芳

1941年1月8日,大田初中三年一组学生欢送教导主任吴卓峯先生摄影纪念;

“先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师长最尊敬而又亲切的称呼,久违了!

1941年9月30日,叶桂芳(叶箐)诞辰十九周年纪念摄于校园池畔;背景为学校的教学楼和操场

1941年冬,大田中学三年同学与吴师吕师合影;背景为中山堂——

当年县城内标志性的建筑之一,门楣上悬挂的装饰花带,或是刚庆祝过“双十”国庆。前排左三即上图的叶桂芳

1941年双十国庆,大田县立中学歌咏队合影;与如今常见的正襟肃立不同,当年的学生合影有着更多活泼生动的形态,笑容满面,阳光朝气

1942年1月,大中第十组同学与沈、李先生别前留影;照片中的

人物传神,形态自然,临行前的老师为学生做最后的指引,背景为著名的文昌阁,池水涟漪,树影扶苏,远山近水,离情依依,不失为一张富有格调的纪念照(下图为局部放大)

下图为现在的大田一中文昌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