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路社区 首页
如何升维?
       怎样进行思维的层次与思考?怎样进行思考?怎样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水平?为什么会不断有问题?我们很容易感觉到事理之矛盾,或者很容易感觉到没有道理或者看到两个以上的道理。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

        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应练就不同的思考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层次:

        第一,形成主见。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既使浅薄,也终究是自己的意见。因为这是自己的想法,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

        第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也并非心里没有问题。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

        第三,融会贯通。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

         第四,知不足。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只怕你不用心,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最不好的毛病是说什么都懂。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一种常见的毛病是:自己头脑简单,却说人家头脑简单;自己粗浅,却看人家粗浅。想当然地对别人批评攻击。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要想对方比我高明,要感觉对方有我所未及的见闻。

        第五,以简御繁。辨察愈密,追究愈深,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会逐渐消失;心里会贯通系统思维,构建起自己的整个知识组织体系。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所有事都有了结构性。凡是大学问家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说。学问家不会说肩负着多沉重的学问;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觉得原来没有什么。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话说的越少,越需要言简意赅。反过来,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

        第六,运用自如。有无学问在于能否解决问题。比方学武术的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表演起来五花八门很像个样,一打仗不会用,武艺就白学了。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可以解决问题。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第七,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第八,通透。思精理熟之后,对所有事理就有了全景图,分拆与整合,讲出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晶亮透辟。会有一种站在月球看地球的视野和境界。

        知物理,明事理,通人理!以时观之,以术观之,以道观之,以势观之,就升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