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营社区 首页
襄阳樊城 陈老巷之 昨天 今天 明天

襄阳文史荟萃

05-16 06:00

优质创作者

2020年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湖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其中襄阳市有樊城陈老巷、东津十字街、太平店老街。本文叙述陈老巷之前世今生。

陈老巷巷门

记忆中的陈老巷

陈老巷,南起中山前街(今汉江大道中段),北止磁器街,长约180米,宽约3米,处于商业繁华前街的衔接处。巷两边房屋多是砖木结构的旧式民房,临街民房是铺板门。街道为青石板,路两边是下水道,中间铺着鹅卵石。

陈老巷是近百年来最热闹兴旺街巷之一,是樊城商业鼎盛时代的缩影;有“小汉口花楼街”之称。

陈老巷旧照(来自“中国襄阳”)

陈老巷名称的来历,自然而又简单。

据说,清朝末年有一位年岁大的陈姓老人住在此巷南巷口,开了个小杂货摊。他给杂货铺制作了一个铺牌,上书:“陈老人杂货铺”。

由于老人在此经营杂货铺时间长,加之所卖的货物价廉物美、他为人又厚道,不少人都到他铺里买东西。当时此巷没有名字,人们说起此巷,就说是陈老铺子那个巷,后来慢慢就就称作陈老巷了。

当初,在陈老巷做生意的,大多是人。当时,河南连年遭灾,逃荒人至此,买房置地,娶妻生养。当年仅制梳厂、厂集中在此处的就有上十家。作坊都是小业主,前店后厂,自造自销。

河南

帽子

清末民初,陆路运输不发达,长途运送物质大多靠水运。陈老巷的南端是前街(今汉江大道中段),向南过了前街,就是樊城晏公码头。南来北往的客商、船工,在码头上货、卸货,之后就近到陈老巷,歇店、吃饭、购物。陈老巷慢慢就变得繁荣、繁华起来。

陈老巷鼎盛时期,有四十多家商号**,拥有四十多家门面铺子。商户鳞次栉比,货物琳琅满目。巷子两旁有日用、日杂、粮行、酒行、饭馆、旅舍、当铺、匹头、染坊、打铁等铺子,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较有名气的商号有:阮祥泰、祥顺昌、信义恒、任香山、鼎隆、车德昌、戴三盛、永隆、福生永、德盛永、瑞和祥、和风祥、德昌祥、德盛祥、协兴祥、协昌、鼎新久、荣生和、三合义、长盛和、罗仁记、周云记、王正记、陈隆兴、正大恒、恒兴成、德庆、太丰、慎丰、协兴、中信、范德聚、三义成、德兴昌、邱茂盛(线铺)、新生明、徐德兴(帽铺)、路明记、公和、邓云记永茂昌、杨文盛、马兴盛、范裕盛等。

陈老巷旧照(来自“中国襄阳”)

陈老巷遭受过的几次变故。

民国二十年前后,军阀混战,盗匪横行,陈老巷也遭遇劫难。为了防匪防盗,陈老巷人在巷子两头安上木栏,派人守夜,商户们纷纷加固门墙。

1940年5月4日,日机轰炸樊城。上午7点多钟,襄樊上空出现大批日军轰炸机,3架一小队,9架一大队,共33架。日机先是沿着襄河向东飞去,在樊城晏公庙至回龙寺一带投掷重磅炸弹50余枚;接着其中的12架轰炸机又飞临襄阳长门上空,向樊城河边投弹,然后向东北方向的张家湾飞去。此次轰炸,樊城被炸死220多人、伤130人,炸毁房屋20栋、帆船80只。陈老巷在此次轰炸中,也未能幸免。

年,陈老巷发生了一场大火灾,商户损失惨重。

1945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转业办厂、合作化道路,1958年前后,陈老巷就没有商户了。

公私合营

眼中的陈老巷

现今的陈老巷,全长400多米,住着70多户人家。是新旧民宅杂处一巷的居民区。马头墙、天井院、古老的砖墙,斑驳的铁门、镂花木窗、木板门等,随处可见。

以陈老巷命名的陈老巷社区,位于樊城磁器街和汉江大道之间,呈南北走向,南起汉江大道,北至古井巷,东起人民南路,西至市二中,面积约0.02平方公里。

这里,用图片记录现今的陈老巷。

陈老巷现状图

陈老巷现状图

陈老巷现状图

陈老巷现状图

陈老巷现状图

陈老巷现状图

陈老巷现状图

规划中的陈老巷

2019年2月,襄阳市政府批复,同意了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修复与环境提升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范围:南起中山前街,紧临汉江,北至磁器街,东侧比邻抚州会馆,西至现代多层及高层住宅区边界,包括陈老巷街道两旁院落以及抚州会馆。统筹规划区5.44公顷,进行整体的风貌修复与环境提升。

规划设计的核心区1.17公顷,即陈老巷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对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采取保护类、修缮类、改造类、拆除类等分类保护措施。

在修复与环境提升的过程中,依陈老巷的走势,在陈老巷左右两侧,各打造一条街巷,即齐安巷和望江巷,形成三巷并置的空间格局。

陈老巷,通过场景复原、雕塑、浮雕、石碑、书法、旧照片、旧物件、影像、录音等手段进行老樊城街巷文化展示;商业业态则以阮祥泰民居博物馆、书画装裱、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零售、传统手工艺商品等为重点。

齐安巷,依托齐安书院设立樊城老街巷历史文化展览馆,重点引入老字号商业名店、襄阳特色餐饮、民宿、酒吧等。

望江巷,以时尚服饰、消费品、酒吧、创意餐饮、便利店为重点。

三条巷子不同的业态,展现特定时期樊城老巷子的街巷风貌、建筑特征、人文历史等,让人们在此管窥历史,品读老城人文。

(杨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