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圪坨村 首页
记住乡愁,寻找那条回家的路

这是一条回家的路

这是一部读不透的书

这是一首悲壮的歌

这是一段割舍不断的苦涩乡愁

它有太多抺不掉的记忆

铺满了太多太多的故事……

        这里是一条深而不宽的沟,历史已将它无数次改写,它的原名叫梁圪坨沟。沟里的河水有两大支流:一条是梁圪坨村北边的八角沟,八角沟中还有西沟注入,另一条是梁圪坨村东南方的涯陀沟和恩桃沟。两大支流飞瀑直下、潭水清澈、花溪长流,两水在前沟的龙王庙前汇合,流经三岔上塌山处与背后沟河流聚首,形成滚滚波涛、汹涌奔腾,最后在嘉峰前湾注入沁河。全长七华里左右。

沿沟里的河岸,一条弯旁曲曲、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依山就势顺着小河曲折延伸直向沟外。这条小路从龙王庙后的坡头上盘旋而上进入村中,再穿村而过,然后顺村后岭上老柏树底曲折向西至韩山、杨家圪咀、东沟底、永安村、阳城县城……,往沟外走,可达嘉峰、武安、尉迟、潘庄、端氏直至沁水县城或长治方向,所以,这条路也是千百年来人们走出大山的一条官道和商道。


从记事起,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靠人挑、驴驮、牛车拉。村子里交公粮、送棉花、称盐打油、驮煤拉炭、孩子上学、走亲办事走的就是这条唯一通往山外的路!记得有一首民谣这样写道:

        梁圪坨住在半山上

        出门还要柱根棍

        人拉犂

        人拉磨

        一年四季闲不过

         口粮少

         生活低

         全年收入二百几

     确实,这是对梁圪坨村当时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


行走这条路异常艰难。到了夏秋季节,或突降暴雨,或秋雨连绵,沟里的路常常被河水冲断掩没,一连数日不能走,而且山洪瀑发甚是危险,洪峰夹着树枝巨石惊涛骇浪、汹涌澎湃、滚滚而下,冲走牛羊不计其数。


到了冬季,山舞银蛇,雪闭山门,北风呼啸,河水冰封,人畜行走河面,脚下十分光滑,要特别倍加小心。人们便在冰上撒粗黄砂、碎石子,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再往山坡上走,更是步步艰难、惊心动魄!

1968年,我的大哥担任了村主任,秋收入冬后,便请人帮忙设计方案、勘察线路,带领、组织村民开劈修筑新的道路,那时侯,劳动工具非常原始,全靠人力一锤一凿、一钎一撅、一框一担来完成,到了来年春天接着又干。记得当时参与修这条路的还有张山华街的和阳城大夫街韩山的人员。为了尽量少占用嘉峰村的土地,只能沿山岗坡边修,所以红土坡和黄砂坡两处路特别陡。具体为从现在的永红大门外的跃进门口处——九元庄上——恩桃沟——黍地坡——泉边,然后进入村内。全线地质结构复杂多样。

紧接着,212地质队为勘探本地区的的煤炭储藏情况,决定选址在梁圪坨村山神庙边的圪堆坡和后沟拐沟处,运送材料设备的车辆无法进入,所以修筑这条路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经过近一年的时间,这条崭新宽扩的路终于全线贯通了。

随着地质队的到来,村子里自然也接通了电。道路通了,电通了,人们的生活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1971年4月1日,晋东南地区永红煤矿在梁圪坨沟破土动工,1980年建成,1981年投产。井田面积4.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200万吨,可采储量2.940万吨,储存深度124米,矿井原设计能力21万吨/年,服务年限120年。

       矿井采用一对钭井开拓,主井坡度22度,钭长460米。

1975年2月17日,因新光牌矿灯突爆,引起瓦斯爆炸,炸毁巷道200米及井口部分建筑,至使工人10死两伤,国家经济损失达16万元。1983年底划归沁水县经营。当时回村的路依然穿矿区而过,过了矿区,便要上红土坡,红土坡很陡,黄砂坡也很陡。

按山西省(1976)晋煤安字第511号文件精神,对矿井进行了补充修改设计,保证了安全生产,1985年产煤93.311万吨。


后来,为了安全起见,矿上将通过坑口这段路改到嘉峰电厂输煤场下面那条路上。

再后来,我的大哥到学校去教书,经常走在这条路上,心里总是惦记着如何改变两大陡坡的事情,便多次主动与嘉峰村领导干部商谈,最终达成协议,将废掉黄砂坡和红土坡,改道九元庄门下沟沿现在的路况。

1989 年,侯月线开工建设,铁道部十八局三处将在梁圪坨沟龙王庙前并列开凿两个隧道,营房设在九元庄上的八亩汕。

侯月铁路和永红煤矿的施工建设,彻底告别了梁圪坨村行路难的历史,步入一个新时代的行列。

道路交通的改善,彻底改变了村民的命运。这是一条谋生路;一条创业路;一条致富路;一条追梦路;一条成功之路!

在这条路上,曾经走出去无数个大学生、商人和解放军战士;在这条路上,奔驰着无数家的三轮车、大汽车和小轿车;在这条路上,成就了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


走出这条路,人们在学海中驰骋,在商海中拼博,在企业中奋斗,在彊场上守卫,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任何事物都是两方面的。由于永红煤矿多年的开采挖掘,至使梁圪坨村水源枯竭、土地裂缝、房屋倒塌,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居住。

2003年,全体村民多次集体 上 访,向上级政府部门反映实际问题,2004年春,沁水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旧房屋作价由改制后的沁和能源集团公司永红煤矿赔尝并与嘉峰村进行土地置换,并与当年在距旧村2公里处的嘉峰赵坡开工建村。历时5年之余,修建了庭院式房屋110套,老年房21套,单元式居民楼3幢及舞台、办公大楼、凉亭等,一个新村初具规模。2010年始村民基本陆续迁居入新居。


站在历史的当口,遥望过去的峥嵘岁月,梳理着蒙蒙胧胧的历历往事,别梦依稀,思绪万千,漫漫长夜有父母村口盼儿归,寒月西钭兄长孤身赴远征,崖头劈石父子相依谋生处,泪眼相送姊妹惜别无归程。

         这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家,这是一条相逢无期的路!

路漫漫兮其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

梁广荣(清风道人),山西沁水人,中学美术教师、晋城市国学研究会会员、山西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旅游网 特约 摄影师。喜欢驰骋书海、游历山川、广交良友,寄情于山水间。

网页链接 点击关注沁水县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