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圪坨村 首页
故乡在弱不经风中轰然倒下,老村在倾刻间荡然无存

为了留住历史的记忆,为了寻找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沁河岸边这些子民的根,每天背着相机,出没在沁河古堡历史文化古村落,哪怕是土埋半截的一块碑刻或一块有价值的砖头瓦片都感到十分珍贵而不肯放过。常常翻开史书,想查阅关于故乡的史料,书中却找不到只言片语对家乡的记载,只能尽量恭听为数不多的年迈老人对古老村庄的"民间传说″。日复一日,在风雨斑驳的墙壁上发现蛛丝马迹,年复一年,在幽深古巷中追踪历史的脚步。

       但是,时不我待,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天来临了,我的老家、有着千年文化古村落——梁圪坨,却在势不可挡的"复垦″中,在现代强大的机械化面前显得弱不经风、不堪一击。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夷为平地。永远永远不复存在,永久永久在这个世界上烟消云散、销声匿迹!

我不知人的大脑记忆能保持多久的清晰,我不见谁曾把故乡写进史册,但我明白,我们的子孙再也无法看到故乡老家的容貌了!人们一方面在大面积荒芜土地,一方面在拆村复垦;一方面在保护历史文化古村落,一方面却在消灭生存百年历史的家园;一方面在弘扬国学,一方面又在亵渎中国传统文化和对不可复制和再生的无价历史资源的强奸和掠夺!

这里,是我们村的玉皇庙,是我文化启蒙的摇篮,在这里我读完了小学,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我秀美家园,学到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了一个小学生应学到的知识,我们村里的几代人都曾经在这里上过学、看过戏、开过会,在这里经历了由崇拜神到尊重人的历史文化变迁!

不知有多少人在这里生息繁衍,昔日的繁华和鼎盛、衰亡与哀鸣已经被历史的长河所湮没,只留下七条街的名字:当街、上街、下街、南街、合子街、白土街、塔街;四座庙:玉皇庙、小庙、山神庙、龙王庙;一阁:财神阁;两座寨:南寨、北寨;两座塔:(一座在北岭圪凸,一座在塔街圪腰);八个泊池:小泉泊池、西沟泊池、南场泊池、拐沟泊池、当街泊池、裕锁泊池、后街泊池;四眼井:方井、崖陀井、后沟井、南昌井;十三大院:盐商院、书房院、上头院、牛家院、后庙底上头院、下头院、赵家院、后窑院、王家院、刘家院、下院、街院、新院;八面场:后场、小黑场、南场、后庙底场、财神阁场、当街场、牛家院场、书房院场和传说中的四棵千年古槐:分布在下院门口、王家院门口、圪凸坡山神庙门口、塔街圪腰;有一棵风脉树:岭上石上神柏。

村子的建村历史无从考证,只发现明万历年小庙重修碑记;只发现四层古墓穴楼上楼下垂直分布;只发现玉皇庙中元朝壁画;更有老法师法力无边精勘晋豫界,石上神柏威名震四方,镇山林严惩盗树贼,龙王庙普度众生降甘霖的美丽传说,试想,那个年代,如果人口不鼎盛,村子不大,经济不发达怎会在这个偏僻的小山庄修筑规模宏大的两个土寨?如果年代不久远,怎会出现坟上坟四层奇观?如果经济不发达、文化不繁荣,怎会创建四座神庙佑黎民?

一个对故土眷恋的赤子,一个满怀乡愁的游子,在凌冽的寒风中,站在犹如大地震灾情后的废墟上,仰天长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清风道人于冬至日

梁广荣(清风道人),山西沁水人。原中学美术教师,晋城市国学研究会会员、山西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民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摄影旅游网 特约摄影师。喜欢驰骋书海、游历山川、广交良友,寄情于山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