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家园社区 首页
“头晕”“手无力”是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这个词,在心血管病高发的现代并不令人感到陌生。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很大,与之不匹配的,是它的征兆并不明显。很多时候,一些看似寻常容易被人们忽略的身体反应,恰恰是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动脉硬化的最佳时机。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在动脉硬化中发病率非常高的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症。

半夜醒来为何“摸不到”脉搏

在某个深夜醒来,你头晕眼花,胳膊又凉又麻,连拿起床头水杯喝水的力气都使不出来,再仔细摸摸手腕,竟发现脉搏“消失”了!你被惊出了一身冷汗——“我手腕的脉搏哪儿去了?”

如果说这个场景有些不可思议,那下面几种情况,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几率更大。拿着锅铲炒菜,忽然觉得胳膊特别酸,难受到必须停下来休息;提着平时完全提得动的重物走路,不一会儿胳膊就酸痛难忍,把东西放下来休息才能缓解。

临床医生提醒,无论是头晕(尤其是视物时有旋转感的眩晕)、上肢无力发凉酸疼,还是手腕脉搏“摸不到”,往往都预示着同一种疾病——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症。

首先来说说“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概念。它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使血管壁变硬缩小、失去弹性,从而继发血栓致使远端血流量进行性减少或中断。

人的血管随着年龄增长,一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改变。动脉硬化导致的脂质斑块在血管壁上逐渐沉积,日积月累,最终导致血管的严重狭窄,甚至闭塞。

两种症状跟锁骨下动脉有关

锁骨下动脉闭塞在临床上很常见,占到所有主动脉弓弓上动脉硬化闭塞的三分之一,常见于年龄大于45岁、吸烟、合并糖尿病等有动脉硬化闭塞高危因素的人群。

锁骨下面的那条动脉在哪儿?从身体表面来看,它的位置就在肩膀下面,因为位置很深,我们无法像触摸脖子上的颈动脉那样感受得到它的搏动。

锁骨下动脉的作用是直接给上肢供血,同时它上面的分支会给大脑,甚至心脏供应一部分血液。但随着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会造成病变远端的动脉压力变低,导致上肢缺血。一旦发生上肢缺血,部分大脑里的血流就会从椎动脉流向胳膊,造成本来应向大脑供血的椎动脉,反而从大脑里把血带走,去“援助”缺血的上肢。这样的结果就是大脑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当发生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时,临床典型症状容易辨别。一个典型症状是,出现闭塞病变这一侧的胳膊不能持续之前完全可以胜任的劳动,表现为提重物没一会儿就感觉胳膊酸疼,必须把重物放下才能缓解。另一个典型症状就是前文提到的旋转性头晕。

一般来说,这两种症状可能有多种诱因,非专业人士并不能准确判断。大家要做的是在发现类似症状后给予重视,及时就医、检查,以免病情延误。

自测注意双上肢血压差值

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生病,除了参考上述明显症状外,还可以自测。

最简单可行的办法是检查手腕动脉,确切的位置是在大拇指根部的延长线上,也就是中医号脉的地方。如果发现跳动的强度明显低于另外一侧手腕脉搏或者消失,就需要进一步检查上肢的血压。

正常人双上肢血压的差值在20mmHg之内,如果血压差值大于30mmHg,需尽快到医院进行脑血流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锁骨下动脉狭窄,甚至闭塞。

对于有头晕症状的患者,由于头晕的诱因非常复杂,如病因有颈椎病、颈动脉狭窄、脑梗死、美尼尔综合征等,因此还要和其他常见病因放在一起综合分析、鉴别。即使头晕症状不典型,也建议到医院就诊,必要时接受头颅核磁、颈椎核磁及内耳功能检查,以确诊病情。

治疗方案首选支架手术

被确诊为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严重或者管腔闭塞后,该怎么办呢?

据北京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郭建明介绍,门诊曾经来过一位患者,因头晕严重就诊,经检查后发现其锁骨下动脉存在闭塞。但他没有继续接受治疗,最后导致脑梗,不幸的是没能抢救过来。所以,建议相关患者应有积极治疗的态度,越早进行外科干预,就能越早远离脑卒中的危险,改善肢体的供血功能。

就治疗手段而言,传统的方法是人工血管搭桥,可以有效恢复上肢和大脑的血流,缺点是创伤大。近年来随着介入微创技术的发展,锁骨下动脉硬化重度狭窄和闭塞,首选的治疗方案是支架成形手术。这种手术从大腿根处穿刺,利用微创器材撑开病变位置,置入支架,使血流形态方向得以纠正。从临床情况看,这种微创手术的效果与搭桥手术相差无几,只要遵医嘱坚持吃药,定期随访,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因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所以患者除了接受治疗外,还需要严格降脂、严格戒烟,积极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我们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脑血管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这样可以有效发现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的异常,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