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社区 首页
“走麦罢”,品美食,“把酒话桑麻”

六月六

"走麦罢",品美食,

“把酒话桑麻”

万荣有句俗语,"六月六,走麦罢"。“六月六”是具体的时间,“走麦罢”大概有点“把酒话桑麻”的意思。

每当农历的六月初六,人们经过紧张劳动,把麦子收回了家。这时,新婚夫妇便会带上礼物,一起回娘家。旧时没有交通工具,一个“走”字道出了其中的意境,他们一路欢歌笑语,人来乍往,充满了丰收的快乐气氛。

  

  

女婿从邻村远道而来,带来自家丰收的喜讯,也带来了对岳父岳母的美好祝愿。久不见的亲朋近三分,何况是自家的姑爷。岳父岳母乐得是一边倒水取烟,嘘寒问暖,一边挽起袖子忙做饭。

但是这道饭与往日不同,在万荣一般有"烙旋的"“摊煎馍”和“椒蛤蟆”三种面食是必不可少的。三种面食的主料都是用新鲜麦子磨成的面粉。  


摊煎馍(准确讲应该是摊稭馍,“稭”就是麦秸)的原料是用新鲜的麦子磨成面粉,配以刚从树上采下来的花椒叶,加一把盐,倒入清水搅拌成糊状待用。煎馍的工具叫做“鏊”,一种起源于远古时期,平圆,中间稍凸起的面食神器,用三块砖把鏊架起来,用麦秸秆做燃料,随着麦秸的火势,鏊上被均匀倒上面糊,烟雾缭绕之间,一张焦黄酥软的煎馍就递到了女婿手中,再蘸上红辣椒蒜泥水,便是一道人间极品美食。

  

"烙旋的"要稍微复杂一点,不仅费工、费时、费料,对技术要求也更高,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摊煎馍。

  

  

“椒蛤蟆”的食用主要集中在县东一代,用新鲜的面粉和以花椒叶,加清水搅拌成面糊,上锅蒸成“面皮”状,浇上辣椒蒜泥水,同样妙不可言。

  

如今在万荣,大面积的小麦大都被果树所替代,当年"走麦罢"的风俗也渐行渐远,但在同样的时间里,儿女们同样会赶回村里,与"走麦罢"不同的是,他们是要赶往果园,帮父母给果树套袋。劳作的闲暇之余,父母们自然是要款待一番的,所以"烙旋的"“摊煎馍”和做“椒蛤蟆”这些传统美食就被传承下来。

美食里蕴藏着童年,蕴藏着故乡,也蕴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许多年以后,人们吃到这些美食时,记忆中除了“走麦罢”的习俗,还多了一份全家人在果园里一起套袋,一起劳作、一起欢笑的幸福场景。  


  

  

美食从来就不仅仅是吃本身,它是文化、是传承、是记忆、是风土人情,甚至是人生。

  


  信息来源:万荣果园哪些事儿

         yunzhongyun转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