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村 首页
【故事-贾广臻】晋城地区发现保存完好的“支死墓”
  

一个祖祖辈辈口传的故事,如今在晋城市沁水县十里乡马圈村的木炭凹得到了印证。

 

事情经过这样的——

 

2019年4月26日,在晋城市沁水县十里乡马圈村的木炭凹,村民宋长生和贾月平夫妻二人去一块荒弃的旧牛圈刨地准备种些萝卜,突然间他们刨到了一些石头,他又继续往下刨,结果发现了一个用条石和石板垒成的墓穴。  

宋长生和贾月平发现古墓之地


墓的上方有一个一尺大小的方孔,借光往下看时,里面好大,呈长方形,长宽约为2米,高约1.6米,高给2米之余,墓的四角处有石柱支撑,周围全是条石块垒砌,石壁上用红色颜料(拟似朱砂)涂过,并配有壁画,墓内无棺木,只有两个瓷碗,尸骨在靠后墙处散落成一堆,头骨滚落于墓的中央处。从尸骨的形态来看,人是靠墙坐地而死的。  

                古墓上方图


这样的墓葬形制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于是,宋长生急忙报告了十里乡派出所。当地村民们闻讯后纷纷赶来,看了个端详。从村民的口中得知,这就是传说中的“支死墓”。派出所来人取走了瓷碗,并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支死墓”的传说可以推到了非常久远的古代。但在历史上不曾有过官方史料的记载。这一发现,不仅充分证实了传说故事的真实存在,同时又把十里乡境内有人生存活动的历史推到了春秋战国或秦朝以前。  

              古墓出土罐图


沁水人常说的“支死墓”,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传说,有的地方人们叫做“寄死墓”或者“祭祀墓”“自死墓”,并发现有多处的遗址。口传故事大同小异,但基本内容相同。  

               古墓出土碗图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在很久以前的某个朝代,大约秦以前,或者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生活资料短缺,人们的寿命很短,能够勉强活到六十岁的人不多,即便有,也大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为了减少生活物资消耗,就实行了“祭祀墓”或者“寄死墓”“支死墓”的墓葬制度。即:凡是年岁到了六十岁的人,都要被送到“祭祀墓”或者“寄死墓”或者“支死墓”去,只送三天饭食,然后,让其自行消殁。过了一个时期,有个朝官不忍心让其身体健康的父亲,去住“祭祀墓”或者“寄死墓”“支死墓”,他就把老人私藏别处,常送食物,送寒衣。有一次,老人见朝官的儿子愁眉不展,问其何因?朝官告之:外国人给他送来一只硕大犀鼠,凶狠无比,没有动物能斗过它。老者告知儿子,凡鼠皆怕猫,用一个特大的猫斗之必胜。朝官依老者所言去做,果然获得胜利。后来朝官把这个事告诉了国王,国王问朝官,哪来此法?朝官如实告知。国王醒悟,原来老者还如此有用!遂下令解除了“寄死墓”制度,代之以尊老、敬老,一直延续至今。    

   宋长生和贾月平在劳动现场


“支死墓”或者“寄死墓”或者“祭祀墓”的制度,兴盛于那个朝代,又在那个朝代废除,国家考证尚无定论,毕竟这一极不人道的制度是哪一朝帝王所不能承受得起的毁誉,但人们普遍认为这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大约,这种制度在秦朝就不存在了。


所以据此可以推断出,马圈村有人居住的年代,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时隔2500多年,从马圈村木炭凹的“支死墓”的构造形制上看,那时的墓穴建造水平还是可以的,不亚于现在的坟墓水平,说明那时的人们有厚葬的风俗,墓顶上方的方孔就是死者的后人给他送饭食的通道。  

           过去人们的住处图


但为什么建有“支死墓”?也可能是当时制度上的迫使所致。所以,可以想象,那时的马圈村周围,满山的原始森林,野果遍地,野生动物到处出没,柳沟河的清流不断,山脚处的清泉长年汩汩不停,真是个人们宜居的好地方。而木炭凹就是当时人们墓葬的好地方,有人以墓,必然风水上佳,而后来人们又在那里设庄居住,根据十里当地人的习惯,人鬼不同居,这是极不合常理的。  

           老人们用过的碾盘


直到前二三十年,人们陆续搬出了那里,后来当地人就在那里垦田种地,二十多年来村民不断在那里发现古墓葬,说明前一百多年间,人们并没有发现这里曾是古人的墓场,所以,从秦朝前后到清朝末年的近二千多年里,后人们对这里早有先人的历史是模糊的。  

                 古墓上的地


从马圈村发现的“支死墓”,进一步证实了一个口传故事的真实存在。“支死墓”或“自死墓”的传说,早就口口相传于山西太行山一带,特别是长治屯留、晋城高平、临汾东部县区。马圈村恰恰就是在太行太岳之间,于中条山之东,它位于柳沟河的中游,这里风光无限,山茂土沃,人杰地灵。难怪现在十里乡民中的富翁中十之八九出于这条沟,看来这里的人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情愫的传承,或者有一种思想融于自然大地的古老基因。  

                  花甲葬法图


关于“支死墓”的传说的版本有多种,在当地最被人们接受的大约为:春秋战国时期(又传说是秦汉时期),朝廷颁行“自死墓”制度,规定凡六十岁以上老人,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必须修建或挖掘“有炕无棺”的“自死墓”,让年岁六十的老人们到“自死墓”里自生自灭,等待死亡。

 

后来这项制度被废除,也是由于以上的那个故事所起的作用。不过版本又是这样的:  

            支死墓的石柱图


有一天,某外国(约指“印度”)给朝廷进贡了一只不知名的大怪兽,满朝文武大臣均不相识,于是大臣(有说是皇帝本人)无奈之下,请教住在“自死墓”的老人,老人凭着丰富的阅历,以猫辨物,认出该怪兽为“鼠精”,为朝廷解了困。于是,当朝皇帝认识到老人的经验作用,废除了“自死墓”的制度,让老人重新回归了社会和家庭。  

                   古墓的墙壁


山西省安泽县冀氏镇冀氏村寺圪塔,至今仍然完整保存有“支死墓”或者“自死墓”遗迹,“支死墓的传说也在当地广为流传并多有演绎。虽然学界对支死墓”制度的历史真实性多有怀疑,但这个传说神话的文学色彩和倡导的尊老敬老精神仍具有一定的民间文学研究价值和现实教育意义。  

            古墓的内部图

   在中国
古代的南方地区也有这样的传说,他们那里叫做瓦罐坟在老人进了瓦罐坟后,其后人给他们送一次饭便加一块砖,直到砖把瓦罐坟的门户堵死,老人也就自然地被饿死其中。  

                  古墓上方图


瓦罐坟历史上记载比较模糊,却又真实存在。瓦罐坟,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墓穴的形式,地下挖出墓穴,四周砌青砖,顶部用砖发券,留一出入口,形似瓦罐,故此得名。

 

据说,老人活到六十岁,也就是花甲之年,就要被送往瓦罐坟内,所以这种瓦罐坟又被称为花甲葬,俗称六十还仓。家中子女每日都会前来送饭,饭后加砌一块砖,直至满一年将坟封闭,之后的几天内老人就被饿了。孝顺的子女在送饭的时候,还会跟老人聊聊天,唠唠家常,几天才加一块砖。而不孝顺的子女,则是把饭往里一扔,急不可待地加砖了。  

传说中的支死墓

    那么,为何要如此残忍的对待这些老人呢?因为花甲之年的老人,在古代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劳动力,而原始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弃老弃病并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总的来说,这种做法非常残忍,与中国的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相违背,而瓦罐坟起源于游牧民族,他们没有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不过在民族大融合之后,这种方式便逐渐消失了。  
                    古墓旁的石碾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无法躲过的自然规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都逃不过这一规律。我国又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生老病死都有很多习俗,尤其是死,在很多地方都有不一样的丧葬习俗。总的说来,中国丧葬形制大致可以分为:土葬、火葬、悬棺葬、树葬、*葬和海葬。这些葬俗大都比较,体现了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  
                     上坟祭先人

     以上的几种说法都未发现在史料上有所记载,大都以民间传说成分居多,人们也只是从同类型的丧葬方式中推断其存在的真实性。但无论如何,花甲之死的确让人感到头皮发麻,这也与我们尊老爱老的传统背道而驰。今天我们对待老人的方式就是我们将来的待遇,不尊重老人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将来。  
              清朝时期送别亲人图

   由此,我想,能否把十里乡马圈村的“支死墓”遗址,列为晋城市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让现代的人们从口传的故事中走出来,去理解古人的无奈,老人的艰难,长者的可敬。让我们世世代代把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把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