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云街道 首页
让制假售假犯罪无处遁形!连云港警方一年抓获400名“李鬼”

明天,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每年“3·15”前后,发生在各个领域的侵权行为都会相继被曝光。在各种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中,有一种侵权行为最为恶劣——制假售假。

制假售假行为不仅侵犯消费者的财产权益,而且危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尤其是食品药品领域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危害公共安全。从另一方面看,制假售假涉及的侵犯商标权行为,不仅侵害了一些企业的合法权益,影响正常市场秩序,更挫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针对制假售假侵权行为,我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和重拳打击的力度,坚定“为国打假、为民打假”的信念,让黑心商家和更多不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捣毁制售假窝点28个,破获此类案件23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名。

全链条打击

让侵权假冒犯罪无处遁形


去年8月15日,赣榆公安分局经侦部门在市公安局统一部署下对赣马镇古河套村制造、销售假注册商标酒瓶盖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收网行动,成功抓获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当场扣押涉及11个品牌的假注册商标瓶盖11万余个,查封制假机器6台。

这起案件,只是我市公安机关打击侵权假冒犯罪的一个缩影。

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特别是制售假犯罪“产、供、销”一条龙的组织化、集团化趋势,围绕资金多维扩线、围绕物流寻线追踪、围绕搜查深挖证据,在初步查清涉假团伙网络架构基础上,用好全国集群战役主战模式,先后发起多场集群会战,多地联手布网,及时打掉全国范围销售假冒我市知名企业品牌产品犯罪团伙21个,涉案金额5亿余元。

为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全市公安机关始终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不断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侦办力度,在保障区域创新发展中争当“排头兵”。

“太阳雨太阳能、江苏恒瑞医药等都是我市支柱行业企业,我们把保护引领我市支柱行业企业知识产权置于突出位置,建立市局、县分局、派出所三级警企挂钩制度,一对一联系、面对面服务,将知识产权保护触角延伸到最前沿,最大限度提高线索传递和破案速度。”

为全面提升行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市公安局在全市部署开展“千警助千企”活动,积极构建警企协同防范侵权商标品牌机制,与重点企业签订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备忘录,依托全市设立的100个驻企警室,搭建信息快速交换通道,执行市、县区和派出所领导定期走访制度,加强侵权预警防范,督促指导企业健全管理制度,企业自我防护能力全面提升。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周期长、任务重、难度大。所以全市公安机关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提升打击整治能力水平,注重打击质量和效果,始终保持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有效遏制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高发势头。

多渠道联动

积极应对互联网涉假犯罪新形态


随着新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如今的知识产权制假售假犯罪手法也不断翻新。

无疑,互联网涉假犯罪的“隐蔽化、远程化、松散化”特征日益凸显,给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带来新的挑战。而积极应对利用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新形态,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谋求刑事打击和预警防范的同频共振,增强震慑侵权犯罪的法律效果,进一步提升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多管齐下织密创新保护网。

为此,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不断健全“传统+科技”“信息+资源”“网上+网下”侦查模式,以网上控、落地查为重点,打好“网络战”。


去年,通过网络侦控,全市公安机关先后成功破获制售假冒“飞利浦”“公牛”等知名灯具品牌的犯罪系列案件,摧毁制假藏假窝点7处,涉案价值3000余万元。

对待制假售假犯罪,港城公安一直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在侦破大案要案的同时,对待“小案”不小视,做到逢“假”必侦、有案必破,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犯罪的嚣张气焰。


以打击“小作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为例,全市公安机关紧盯食品、药品、农资等民生领域不放松,每年开展系列专项行动。据介绍,在各种打击行动中,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基层派出所会同相关部门对“四小”场所、出租房屋挨门逐户检查,督促安全生产,对生产加工条件恶劣、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黑窝点”,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重点在“治”字上拓展手段,将此类犯罪多发易发的重点行业领域,特别是“城中村”等易藏匿制售假窝点的重点区域,纳入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按照企业类、专业市场类、村(社区)类分类管理,强化走访排摸、集中检查清查,广泛物建信息员,及时列控高危人员。近年来,公安机关顺线侦查先后捣毁制售假“小作坊”“小工厂”78个。


此外,为营造全民参与打假的氛围,公安机关还通过采取媒体公告、网络发布、街头宣传等多种方式,提高群众防假、识假和打假意识,发动、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建立重大线索举报奖励激励机制,对积极提供案件线索的群众给予奖励。

信息化导侦

探索打假犯罪工作新机制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涉众型经济犯罪集聚爆发的严峻形势,港城公安在全力侦办案件的同时,立足基础工作,着眼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积极探索打防新机制,全力服务保障我市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打假犯罪工作中,港城公安充分发挥“云端”在线索挖掘、资源共享、数据整合、精准打击、区域协同等方面的优势,强化以情报导侦为模式的研判方式,通过大数据、大研判、大应用,不断挖掘犯罪线索,通过加强和上游、下游犯罪地公安机关的合作,实现对制假售假犯罪的全面深入打击。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王中山列举了2个打击假币的例子,以反映这种新机制的实战效果。


2018年5月,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伪造货币团伙,在全国多地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扣成品假币350余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9处,并成功梳理出全国10余个省市重要下线数十名。


“针对假币犯罪网络化特点,我们充分发挥网络侦查技术优势,加强网络监控,深挖网上制贩假币违法犯罪线索,开展长线侦控,从源头上根除摧毁犯罪网络。”王中山说,2018年,全市公安机关依据这种新机制先后成功破获破获赣榆“5.7”伪造假币案、连云区“5.9”伪造货币案等案件,并成功发起涉及5个省的贩卖假币集群战役。

在打击的同时,建立线索反馈机制。建立以派出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等基层单位为基干的假币犯罪线索快速反馈平台,将假币犯罪预警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村落、物流、商贸及监狱等场所,进一步拓宽情报信息来源,全面及时地掌握辖区内假币犯罪日常动态信息,提高情报资料收集、整合、串并应用水平,实现对假币犯罪精准打击、集约打击。

此外,进一步完善重点管控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民警查控作用,加大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管控力度,重点查处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及农资产品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假币犯罪案件,全面收集假币类情报线索;加大对跨地区利用铁路、长途客运等运输假币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有效挤压犯罪空间,切断流通渠道;建立假币原材料工商、税务销售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原材料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监管,从根本上切断假币犯罪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