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库力街道 首页
难忘家乡的山泉

难忘家乡的山泉

发布者:李徽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 徐 德

上库力村屯南面的山根下,在近五六千平方米的湿地中,原有一处连片的泉眼。每个泉眼都形成了独立的池塘(称为泡子),小的十多平方米,大的百十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处泉眼,就是这个村屯人们饮用水来源所在,俗称南井泉子。这股山泉水流汹涌,碗口粗的水流能蹿出水面一尺多高。这泉水喝到嘴里甘甜清凉,不用烧开即可直接饮用。方圆百十里的村屯的山泉为数不少,大都使人患有大骨节病,可上库力喝着南井泉子水的居民,却没有一例发生。对于水源地保护,村民有一不成文的规矩:水泉子上游到山根百十米,不准任何人倾倒脏土粪草。上世纪80年代前人们一直遵守这个规矩。
据史料记载,上库力这个称谓,系鄂温克语“口袋”的意思。因其南、东、北三面有丘陵围绕,唯西部一马平川水草肥美。在清朝时,是蒙古、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放牧的地方。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少数俄国牧民越境打草放牧,围绕这片泉眼定居下来。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些地主、白匪逃到这里,村屯迅速地扩大起来。在光复前后(1945年日本投降)形成了二百多户俄罗斯人定居,中国人拉家带口仅十余户。再就是不少给俄罗斯人吃劳金(长短工的称呼)的跑腿子(单身汉)百十人。可以说当年上库力屯,是方圆百里比较大的村屯了。当时这些居民的生活用水,就取之于南井泉子。居民们用落叶松木,采用扣木头垛榫卯结构的方法,将泉水圈约成3米见方,高约二尺的取水点。泉水连接十余个水泡子蜿蜒向西,形成宽约三四米的小河,偏北流出三四公里注入二道河(库力河)。这条小河叫做一道河,是屯内两个生产队和各户冬季养的牛、马、羊饮水点。
1958年前后,呼和达巴机耕农场(现上库力农场)场部,从保格罗夫(现二队)搬迁至上库力屯。加上原有的乡政府,乳品厂等单位,人口迅速增加。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上库力居民已有八百余户,成了真正的大村屯。所以政府机关、乳品厂、上库力队 (现三队)、涌泉队(现四队),各自单位都有几台拉水车。上世纪50年代用的牛拉的木头四轮车,盛水的容器也是下小上大的大木缸,底部边上有一木头塞子。水车到各户门口,送水工将木塞拔出,放满两方桶水后再塞上。将水拎到屋里,倒到住户水缸里,再拎第二趟,拔堵木塞子十分麻烦。上世纪60年代中期,拉水车逐渐换成了两轮橡胶轮胎的木车,上安放装两吨水的厚铁皮水罐。水阀也改为用杠杆压缩弹簧控制,胶皮盖板的阀门,用起来十分方便。
当时作为全村屯唯一的饮水源,泉边一次只能停靠两三台水车,送水工用两米长的木杆上安一巴稍子(俄语称喂大罗),做成的水舀子,一气抡七八百下,才能灌满一罐水,可见劳动强度之大。遇到春季桃花水或下雨阴天的,就造成泉水浑浊。有时车多牲畜不老实也会跌入泉中。这一闹腾,饮用水就成了泥汤子。没办法,居民家中都备有白矾,用于澄清水用。
上世纪60年代末,原副场长梁宝岩亲自主持施工,用钢筋混凝土修筑了直径约4米、厚约0.5米、高约0.8米的圆形井筒,一次能停靠四五台水车,暂时缓解了吃水难,饮水混的问题。
1981年,上库力农场请来山河马场打井队,在村屯南边和北面打了两口近二百米深的机井,逐渐地解决了居民饮水的问题。这几十年来时代在发展,经济在提高。上库力不论是地方、农场,还是个人都打了不少深水井。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拉水工就退出了舞台,也就附近的为数不多的居民还饮用南井泉子水。可是由于垃圾的无序倾倒,致使这片湿地逐渐干涸,连串的泡子消失,百年来喷涌不息的南井泉水,演变成了一条涓涓的溪流,彻底失去了往日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这些年来,只要是离开上库力多年的游子,回到家乡都要到南井泉子看一下,想看一看喷涌的泉水,喝一口甘洌清凉的甜水,可是只会留下太多的遗憾了。也只能向同行人讲述,儿时怎样从山坡上打爬犁;怎样在泡子里捞泥鳅;河边饮牛捡牛粪;夏天钓鱼、捡水鸟蛋……这些乐趣已成了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