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镇 首页
无疆大爱点亮生命之光

近七旬庄稼汉志愿捐遗体圆夙愿


○杜应锁的女儿在捐献表格的最下方签了名

○在村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详细向老人讲解了遗体捐献的意义、用途以及程序

○老人在捐献表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杜应锁老人接过捐献证书  

“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但要活得有点意义。感谢你们让我了却了最大的心愿。” 5月18日下午,桥头集镇仙垱村委会办公室,在肥东县红十字会和安医大遗体接受站以及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杜应锁老人在《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为了回报社会,杜应锁老人希望等到自己百年之后,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给医学研究提供标本,把有用的器官捐给有需要的人,手续办结后,老人的乐观、豁达、淡然与勇气,感染了现场所有的人。
庄稼汉欲捐献遗体
今年69岁的杜应锁老人家住桥头集镇仙垱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庄稼汉,与黄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4年前,随着子女相继成家立业、各自过上了幸福生活,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乡下的杜应锁便萌生了在百年后无偿捐献遗体的想法,“我从来没有忘记,小时候家庭贫困,是党和政府的关心让我过上了幸福生活。如今我已快70岁的人了,我就想在生命的最后为社会做点贡献。经过慎重考虑,我就想在去世后,把遗体捐献出去,给医学研究提供标本,把有用的器官捐给有需要的人。”
从有这个想法开始,杜应锁就开始与家人商量,这期间没少和几个孩子沟通。最终,家里人表示,只要老爷子自己愿意,他们都会支持的。
多年心愿终于了却
紧接着,老人便多次来到仙垱村委会的办公室表达了自己的这一想法,在进行了多方沟通核实后,5月18日,县红十字会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遗体接收站的工作人员带着有关证件来到了仙垱村的村委会办公室见到了杜老本人。
见到县红十字会和遗体接收站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杜老很高兴,也很感谢工作人员能上门办理登记手续。在现场,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遗传捐献的意义、用途以及程序。
随后,在安医大遗体接收站工作人员递来的一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杜应锁把自己的相关信息都写在了上面,表格最下方,他的女儿也郑重地签了名。
在接过工作人员现场颁发的遗体捐赠证书时,杜应锁老人激动不已,“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但要活得有点意义。感谢你们让我了却了最大的心愿。”
让生命之火延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年近七旬的杜应锁老人目前是仙垱村的村民组长,除了患有多年的气管炎,老人身体的其他方面都很健康,由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老人在家除了负责一日三餐外,平时最大的喜好就是经常和邻居们下下象棋,打发打发业余时间。
谈到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杜老打趣地说,“这种方式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正在走向‘重生’。如果我身体的某个器官能够用到另一个人身上,那从另一个程度上来说,也是我生命之火的一种延续啊。”

“多少年来,传统的农村殡葬风俗习惯思想一直束缚着大部分老百姓。其实,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来说,能有‘遗体捐献’这个想法实属不易,毕竟,老人的义举,无疑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框架,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家人,这一义举都让人敬佩,对于科学普及、医学进步、移风易俗和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说起老人的义举,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动容地告诉记者。


推荐网站:八斗镇南钟村

下一篇》》肥东县开展第28个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