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镇 首页
分水岭上 扶贫花开红艳艳

○产业园里采摘忙

○陆还扶贫产业园

○虾稻米丰收

○产业园新建大棚

○产业园幼苗管护

○安农大师生现场教学

○大邵生态农业基地分拣龙虾

近年来,八斗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分水岭新方式,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各项举措有序推进。

产业扶贫致富“喜开颜”

该镇有一个重点贫困村叫“陆还”,四个乡镇交接处的陆还村是八斗镇最偏远的地方,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走进贫困户陆业水的家,他面带笑容的样子,比起去年显得精神了很多。当他的帮扶责任人询问他是否有什么需要的时候,他爽朗地说道:什么都不需要了,现在非常好。老大爷不善言辞,但是笑容发自内心,真诚的笑容感染着大家心情都变得轻松了。去年8月在充分了解了医疗扶贫政策后,困扰陆大爷多年的心脏问题在省立医院得到了彻底的治疗,自己几乎没有花钱。今年年初,术后恢复良好的陆大爷带着老伴一起在村里的扶贫产业园务工,辛勤的劳作换来了可靠的收入来源,老人依然单薄的身体有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好气色。他看着帮扶责任人说:“现在真的没有什么需要的了,身体也好了,在家门口产业园做活方便,钱也保证,人累点,但是日子有奔头。”

2014年以来,陆还村一直寻找各种产业,希望可以给贫困户“造血”“输血”,从红薯到土豆,耐旱的作物都是大家的目标,在扶贫政策的推动下,2017年底在陆还村的北头,陆还村的扶贫果蔬产业园项目落地,占地300亩的产业园,总投资超过500万元,年产值近200万元,直接受益群众达到2000人。产业园的负责人钟光道说:“我家就是隔壁村的,以前我就在我们村包田种地,很多老百姓跟我后面种,都提高了收入。既然镇上喊我致富带头人,我也就到贫困村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据了解,陆还村扶贫产业园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是八斗镇通过招商引资确定肥东县燎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产业经营主体,采取先施工,后奖补的方式建设。产业园一期占地面积300亩,主要建设8米钢架大棚(90个)66亩,和县二代棚(118个)116亩。配套砂石路4公里,U形渠3.6公里,过路涵道230个,所有大棚实施水肥一体化,总投资达480万元,是肥东县目前规模最大的蔬菜大棚扶贫产业园。园区第一季蔬菜已经上市,目前生瓜、彩色土豆、有机花菜、西红柿、青椒等应季蔬菜正在丰产期,其中在二代棚中的生瓜采用了向上生长的技术,将有长达90天的采摘期,亩产量约11000斤,亩均纯收入至少在7500元以上。由于二代棚恒温效果更好,所以种植出来的蔬菜个头均匀、色泽明亮、水分饱满,现在合肥市场上供不应求,基本可以比外地菜高出三毛钱一斤。

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的贫困户有陆还村的47户;在园区内签订长期合同务工的贫困户有10户。园区的日常管理、成功消化了周边陆还、南钟、军王、高庄等村庄的剩余劳动力,直接受益群众达到2000余人。

产学研联动打造扶贫新基地

日前,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生态专业40名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到合肥市大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联动现场教学。合肥市大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肥东县八斗镇大邵村,是肥东县龙虾协会会长单位,是肥东县综合种养优质水稻和高品质龙虾培育千亩示范点。该公司成功解锁了肥东县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循环农业的稻虾共养模式,以主体带动方式推广优质无公害绿色环保水稻生产技术,带动周边群众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八斗镇群众走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不仅带动了八斗镇3064亩以及周边乡镇上万亩的稻虾共养,更是把循环农业的理论扎实地运用到了田间地头,实力当选南京河海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实训基地。严格控制水质,确保龙虾生长环境;坚持订单销售,绝对肉质饱满鲜嫩的经营销售理念更让大邵的龙虾成为五星级酒店特供生鲜。简便的操作技术、严格的物料配比,保证了产量,更提高了品质,提高了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带动面。



推荐网站:八斗镇胡祠村


下一篇》》片片竹林惹人醉 凤凰宝地欲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