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边社区 首页
我可不想骑牛


稚童牧牛,是已故水墨大师李可染最喜欢的题材之一。网络图片

乡情

李宣华(公务员)

深圳的一位好友来电话说,他想带孩子到我福建山区老家的田间地头走走,体验体验农家生活,看看牛犁田,骑骑大黄牛。不请自来,缘于他读小学的孩子自打学了古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后,就一直心心念念,想前往感受一下牧童生活。

我实言相告,尽管老家农业机械化推广迅速,但用牛耕作的传统模式还原汁原味保留一些,只是这牛是水牛,不是黄牛,只要不嫌弃,欢迎随时前来。友人说,水牛就水牛,反正都是牛,只要可以让孩子满足一下“骑”的心愿就O K。

我的童年,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放牛中度过的。山里娃若是想骑牛,和时下孩子们想骑自行车一样简单,前提是,只要你愿意。说句大实话,我是不喜欢骑牛的,更别说什么骑牛唱歌,让“歌声振林樾”了。

老家山村,人少地多,家家户户会养一两头水牛耕田犁地。我家养的水牛在村里的众多水牛中,算得上是“另类”,牛角粗大,个头比谁家的牛都彪悍,威风凛凛。在家里人眼中,这牛是一头“有争议”的牛。因为其力大无比,腿脚利索,犁田耕地非常顺溜,父亲特别赏识它。但这牛,明显的欺软怕硬,我或是爷爷去放牧,它总是一不留神就脱缰,要么践踏庄稼,要么跑进密林芦苇,好生难寻。有时,他压根儿就不把我们爷孙放在眼里,动不动就晃动牛角,怒目圆睁。每每此时,只要父亲老远处喊一声“嗷”,它便如同中了魔咒一样,乖乖不动了。

村中有句俚语,叫“八哥与牛斗”,意思和“鸡蛋碰石头”相近。意思好理解,可这俚语是怎么造出来的,我很纳闷。因为,以我所见,八哥和牛从来都关系密切,没见过它们“翻脸”。不是么?父亲犁地时,总有三两只八哥惬意地站在牛背上,悠闲自得,旁若无人地啄它的蚊蝇唱它的歌。这大水牛呢,有八哥无偿帮助驱赶蚊虫,何乐而不为?

我曾憧憬满怀,希望能有八哥一样的待遇,骑到牛背上。可是,和爷爷一起去放牧,我是不敢骑的,因为我无法相信爷爷能妥妥地控制住局面,使唤好那头大水牛。

难得有机会和父亲去放牧,我便不再舍得错过机会了。随着父亲“嗷”的一声,牛止住了脚步,父亲把我抱上牛背。带着几分新鲜和紧张感,我的双脚情不自禁地夹紧在水牛圆滚滚的肚子上。牛缓缓地走动起来,我也随之将身子前倾,两只手胡乱地各揪着一把硬生生的牛毛不敢放松。

走过田间小道,水牛要过溪涧上的一道石拱桥了,我愈加地紧张起来。偏偏,这头牛爱“得瑟”,站在高高的桥上,还要把头探到桥外吃一簇从石缝里长出来的芦苇,吓得我两腿颤颤,连声惊叫。说时迟那时快,父亲及时就把牛拉到了桥中央。过了此桥,我连忙嚷嚷着要下来。

“牛天生不是给人骑的,你偏偏要骑,现在领教了吧。”在父亲的喋喋中,我对骑牛,不再抱有幻想。现在,我那友人,想从千里迢迢之外,专程带娃来骑牛,我该怎么说呢?

来源:南方都市报

选文:承石小编  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