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后村 首页
《追思慈母》

                                                                             《追思慈母》                                                    

      有人说:母亲是船,日夜操劳只为送儿女到岸;母亲是树,寒冬酷暑都帮儿女避风挡寒;母亲是灯,不论多晚都有等待的温暖;母亲是光,行程路上总有最坚定的陪伴……最勤劳的是母亲,最亲切的是母亲,最慈祥的是母亲,最辛苦的是母亲,最无私的是母亲,最伟大的是母亲!我不知道用什么优美的词汇来形容母亲。只能用笨拙的笔记下母亲的一生。                                                 

     母亲贾金玲,童年充满坎坷与不幸。1938年5月出生在山西省临猗县卓里乡寺前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哥哥。我的外祖父生性老实懦弱,与人为善,解放前靠耕种几亩薄地养家糊口。舅舅贾满囤,年长母亲5岁,为了能减轻家庭生活负担,18岁那年跟村里人去西安一家杂活铺当伙计,由于当时社会动乱,战事连连,黄河两岸交通受阻,舅舅一年半载也没有音讯,家中的祖父祖母日夜为儿担忧,后来多方打听,才听从西安回来的人说,由于舅舅所在的那家杂货铺生意萧条,关门停业,舅舅无路可走,为了生计,只好投身于住守西安的守城部队为伍。听到这话,一向胆小怕事的外祖父如五雷轰顶,思儿心切,整天担惊受怕,一病卧床不起,在悲痛于担忧之中撇下未成年的母亲撒手人寰。时至今人舅舅也杳无音讯,下落不明。年幼丧父失兄的母亲只好与外祖母相依为命,苦度日月,直到家乡解放,才过上好日子。                                       

     母亲的一生勤劳而艰辛。1957年18岁的母亲嫁到本乡聚村,在以后的十年里生养了我们弟妹四人。从我记事的时侯起,父亲身体一向不好,沉重的家务负担就落在母亲一人肩上。在那个经济落后的60年代,吃水靠从深井里搅,吃面靠磨,(开始是石磨,后来有了磨面机)穿衣要靠手工纺线、织布、缝制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家里其它重的体力活不说,仅吃水、磨面、穿衣这三件生存缺一不可的事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我们村地处峨眉岭上,黄土高坡,十年久旱,生活用水全靠人力摇动辘辘把,从百十米的深井里往上搅(提),(小时侯常听修井的人说我们村的井深是36丈,折合118.8米)井深、绳重、盛水的罐大,搅水是重力气活,一般最少需要三个强劳力才能完成。为了一家人有水喝,母亲一有时间就去井台前求得和别人打伙搅水,然后分得几桶担回家,长年累月总是这样求助与人,真是难为了母亲。说到磨面的艰辛我更是记忆犹新。那时全大队仅有一台老式磨面机,磨面机的打料口离地面有两米高,粮食要用铁桶一桶桶往里面倒,我家兄妹四个,我是老大,每次磨面总是我陪母亲去,由于身小力单。一桶桶粮食根本倒不进加料口,母亲只好让我站在摇晃的板凳上,倒上半桶粮食,她在下面扶,我在上面接。每磨一次面要这样如此反复几十次,累得我和母亲汗流浃背,腰酸胳膊疼。为了能让我们弟妹四人能穿上和别人孩子一样的衣服。母亲白天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得几个工分,纺线、织布、做衣服只能放在晚上和下雨天,昏暗的煤油灯熬花了母亲的双眼,可我 从没有听到过母亲一句怨言,感受到的只是母亲辛勤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                                  

      母亲一生尊老爱幼,相夫教子。小时侯母亲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有一颗善心,做事要懂得孝道,并用她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我们。母亲在家上有高龄的公公、婆婆,下有年幼的两双儿女。在那吃粮靠集体,花钱靠自己的计划经济年代,生产队每年分得的口粮总是粗粮(玉米、高梁、红薯)多,细粮(小麦)少,往往是今年的粮食接不到下年,为了能让一家人填饱肚子,吃上可口的饭菜,母亲总是费尽心思,粗粮细做,让洋槐花、榆树叶、枸桃穗、嫩苜蓿、蒲公英等野菜都成为我们喜爱吃的美味佳肴。每次做出好的饭菜,母亲总是首先让给爷爷、奶奶先吃,留下的分给我们吃,她总是最后吃些剩饭剩菜。每当母亲看见爷爷、奶奶把舍不得吃的东西分给我们弟妹的时侯,她总是对爷爷奶奶说:“你二老先吃,他们小孩子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这朴实无华的话语体现的不仅是母亲善良孝敬的爱心,更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在母亲的教育和熏陶下,我们弟妹四人从小都养成了尊老敬老,善待老人的良好习惯,而且这种传统美德也传承给了下一代人。              母亲一生坚韧顽强。母亲一生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无论是幼年时的丧父失兄,还是困难时期的缺吃少穿,母亲都像一棵坚韧不拔的小草,面对不幸与坎坷,用柔弱的身躯挺了过来。特别是母亲面对病痛的折磨所表现的顽强精神让人震憾。去年母亲因大腿骨折,需要做置换手术,考虑到母亲已经78岁高龄,为了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医生建议采用止痛棒止痛,当母亲得知应用止痛棒费用高且对病情恢复不利时,要求坚决不用止痛棒,甚至在以后的换药、拆线治疗过程中连止疼药也没有用过,这种坚韧顽强与病痛斗争的精神让医务人员也深感敬佩。                                              

      母亲走了,默默的走完了她78年的平凡人生,没有留下一句豪言壮语,没有留下丰功伟绩。留下的是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的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和四个争气的儿女,留下的是勤劳、节俭、善良、孝敬、顽强的中国女性的特有美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含泪写完这篇追思慈母的拙文,仅可作为儿女对九泉之下母亲的一片安慰之心。

                                                                                                                              首个云平台寺后管理员发布

                                                                                                                                      2017年11用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