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赖村 首页
来源童书妈妈,开学啦!小学新生家长必修的七堂课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暑假归来,新的学年开始。

很多新生的家长,正在熟悉前往学校的路线,也在审视学校的教室、操场、食堂。在领了新的书本,知晓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之后,就挤满了学校门口的文具店,买齐了各种作业本和文具,迎接着一个崭新的历程。

我几乎不敢相信,这已经是小丸子第三次开学了。

昨天,和同样的已经上了小学的家长交流,大家都有一个一致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孩子,究竟在这个阶段,培养什么最为重要,学习什么最为重要?

或许,很多家长会说,“好好学习,长好身体”不就可以了吗?但是,我们如果从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去审视,发现问题远远不是那么简单。

记得在很久以前,看过一段话,说是很多杰出的人物,包括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问及哪个阶段的教育和人生,对他们的影响最大时,很多人都会回答:幼儿园及孩童时代的习惯和教育。

我也发现,身边杰出的人物,大多并非聪明绝顶之辈,更非家世好、有背景的二代。这些从农家、县城考上名校的孩子,后来做高管或创业,都成绩斐然,其秘诀在哪里呢?

经过和他们原生家庭接触,我发现,这些家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朴素的价值观,朴实的生活态度,以及坚韧的性格和善良的本性。

学校有多重要,家庭就有十倍的重要。当孩子开始进入小学这个重要阶段学习时,家长同时也应该学习一些为人父母的课程。

我很感谢白家庄小学的祖校长,当时给我们这些新生家长上的公开课。我很欣喜地发现,祖校长在这篇演讲里面,传授的“真经”,来自于国外的教学观察,也来自于学校几十年来的案例分析和个案跟踪。我喜欢这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带来的有实证有数据的教育成果。

正是这个讲真话、讲实话的公开课程,让我和和在场的家长都为之深深感动、数次长时间鼓掌。

的确,这些宝贵经验,是可以让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受益终身、幸福一辈子!

我得承认,这次演讲改变了我对体制内教育的一些印象,也让我了解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变化。更为重要的,则是这两年来学校的实践,真的如祖校长所言,是在“不断思考,不断前进”的。他们的很多做法,已经和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教育方式非常一致了。而且,是消化了教育理念之后,寻找到的适合中国环境的方式。

我相信这样的学校在中国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的趋势。同时,也祝福每一个进入学校学习的孩子,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成长的方式。

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祖校长的《小学新生家长必修的七堂课》。

第一堂课 学校有多重要,家庭就有十倍重要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5+2=0?

这里面,5指的是五天的学校生活,2指的是两天的家庭生活。5+2大于7,还是等于0,取决于孩子的家庭生活。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方法不一致,没有形成合力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我们学校一直追踪学生的发展情况,并做出分析。有一个例子引起我们的注意。

A、B、C是我校的三个同班同学,在小学入学的时候,可以看出三位同学的相同点——老师相同、伙伴相同、入学的智力水平基本相同、基础水平基本相同。

但三位同学的家庭教育不同。

A同学自满、遇到问题喜欢指责别人,常常抱怨老师和同学。原来,他的家长在家里就喜欢抱怨单位和同事,遇到孩子跟别人发生了矛盾,也喜欢说别人不对;

B同学和C同学则喜欢辩证地看待问题,也善于反思。接触他们的家长,也是在家里这样引导孩子的。

小学六年,三位同学的差别不大。A同学成绩中上,音乐电子琴双八级; B同学在小学成绩中下;C同学成绩中等。

初中,三位同学又升入了同一所中学,遇到的老师、同学又差不多相同。但三年初中上下来,A同学成绩排全班末位, B同学到了中上,C同学已经进入前十名。

A同学的家长还保持着同样的教育风格,她去学校开家长会,坐在儿子的椅子上,发现椅子不平,大怒,质问班主任:“还名牌中学呢!给我儿子坐破椅子!”老师回答“非常抱歉,这把椅子是您孩子亲手拆的。”

孩子的问题在升级的时候,她依然觉得她的教育方法是对的。

到了高中,A同学对自己已经绝望,问:“我现在追赶还能有希望吗?”经过复读一年,他还是没有考上大学。B同学和C同学则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

由此可见:同样的孩子进入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接受同样老师的教育,结果却相差甚远,其中的原因很值得我们深思!

第二堂课 小学阶段是养成终身习惯的关键时期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无数案例告诉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付出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收获什么样的教育成果。家庭教育是科学的、是艺术的,是需要不断学习交流探讨的。

今天您的孩子上一年级了,不管您是做小本生意的经理、还是率领千军万马的董事长,不管您是一名普通职工,还是国家高级官员,孩子上学了,对于每个家庭父母来讲,您都是新手上路。这里有很多学问……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一位毕业学生回到母校,跟我说:“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除了极个别在大学脱胎换骨,基本上小学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

这是学生成长后的反思,也是教育专家的结论,同时,也得到我们学校大量案例的验证。

我可以告诉你们,如果抓住小学一二年级的好时期,幸福的是您的一辈子。一二年级管得多,三四年级就轻松点儿,五六年级关键期再管一管,到了初中、高中、大学,全部都是自理。孩子上大学自己就骑车去了,根本不需要家长陪。

第三堂课 小学生回家跟他谈什么?

我们要明白,孩子进入了小学,就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以学习为主。

孩子要学会承担责任,他们要懂得:学习是为自己学习,不是为家长和老师学习。

家长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问孩子的问题,也要从“今天吃什么了?”、“睡着了吗?”转向问“孩子与同学的关系”、“在学校的体验和收获”。这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你可以问他跟其他同学相处是否愉快?遇到矛盾怎么解决的?你发现班里的同学优点最多?他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回来说一个同学很讨厌,你应该怎么应对?你应该让孩子去观察这位同学的优点,一天看不出来看两天、三天,直到观察出来。

你还应该问孩子: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当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可以跟老师一起,教他学习转述的技巧。

问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必专门抽时间,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做菜的时候、辅导之余。可以说是举手之劳,但这些问题和交流非常重要。

第四堂课 跟孩子一起学会倾听

我喜欢四个字——倾听无声。

我们学校的全体老师都有机会去国外参观学习,进入真实的国外课堂。他们回来都提到了国外课堂的倾听:

美国:不打扰别人,课堂上鸦雀无声

日本:不给别人添麻烦

澳大利亚:安静专注,倾听

只有善于倾听,才能专注学习。老师讲得再精彩,没有听,就没有学习。

让我们跟孩子共同学会倾听:

1、无声倾听,不做小动作;

2、倾听的时候最好看着对方的眼睛,眼神要有交流;

3、不要抢夺对方的话语,这是不尊重的表现。

每天无声倾听孩子一段时间,你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第五堂课 示范给孩子一个不抱怨的家长

言传不如身教,进行正确的示范引领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帮助孩子学会辩证地看待人和事,可以使孩子心灵有阳光。在孩子面前,不要受一点委屈就去挑别人的错,甚至不依不饶,只看负面事实。

如果你在家里发牢骚,遇到问题就埋怨别人,凡是经常发牢骚,经常数家人单位领导,孩子也会这样。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会战战兢兢,敏感,不合群,遇到事就怀疑别人,没有朋友,老师做起工作也特别难。他们容易充满敌意,容易心里没有阳光。

学校有一位去澳大利亚游学的学生,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起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一个孩子在班集体活动的时候摔倒了,脚划破了——在国内,她感觉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大家就容易争吵,争吵究竟是怎么回事,争论是谁的责任。但在澳大利亚,她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没有争吵,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打电话,商量怎么送医院。

这段经历给我们的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教育课,今后我们的孩子要走向国际,要学这样的不抱怨不推诿,要学习以解决问题的姿态去面对问题。

遇到矛盾和问题,有些家长说,他打你一拳,你回他一拳,拳头可以打一片天地,但换不回朋友和友谊。

帮助孩子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让孩子想想自己还有什么不对?能否先向同学道歉?阳光、大气的孩子最受同学欢迎,进步最快,有很多善良的、乐于助人的朋友会与他相聚。

第六堂课 决不跟孩子说“看人家”

我们的孩子在刚进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差异,有些能认50个字,有些已经阅读水平到了小学三年级;有的还在掰手指头,有些已经会20以内加减发,5分钟做80道题正确无误。

假如孩子一开学,老师告诉您,您家孩子在慢的行列中,您千万不要放弃孩子,坚持不懈的陪伴。有您坚持不懈的陪伴,孩子就会有超越和发展。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差异。有些家长,看到这些差异,会一味抱怨孩子,好像孩子不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有些家长,看到这些差异,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人家谁谁谁。

决不跟孩子说“看人家”。你要说:孩子你今天又进步了一点点,孩子你今天比昨天强,你哪哪哪比昨天强……

说得越具体,细节越丰富准确,越好。引导孩子与自己比,孩子会越来越自信,今天就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

要在心里看别的孩子。总看自己的孩子,你会觉得很满足。但是孩子是社会人,会参加竞争,所以要看别人。

怎么看?记住:跟其他孩子比是你的事儿,不是孩子的事儿。所以看别人家要在心里看,不能在孩子面前说出来。

看别人要看什么?要看人家在家里做了什么,可以向他的父母学习教育的方法。

第七堂课 帮助孩子自理自控自立是对孩子的真爱

有一个“真理”:你要是一棵小草,你的孩子就能长成一棵大树;你要是大树,你的孩子永远就是一棵小草。

还记得那个在废墟中双腿压在预制板下、鲜血流淌的孩子吗?可想而知这个孩子的痛苦,但这个孩子在预制板下唱歌,他说唱歌就没有那么痛,营救自己的叔叔就不急了。

什么样的教育,让孩子面对困境如此坚强从容?什么样的孩子,面对痛苦和挫折能够站起来?什么样的孩子不会因为遭受一点点挫折,上了名牌大学还为小事自杀?

经历就是财富。孩子的书包衣服用具您帮他整理,孩子穿衣服慢,你就帮她穿;您觉得孩子还小,您一路帮她背着大书包……那,您打算什么时候让孩子自立?你希望孩子成为小草还是大树?

凡是孩子能够做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做;孩子能解决的问题,都让孩子自己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