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厅社区 首页
九旬老教师的“睢宁情缘”

左姚献章 中蔡贵三 右彭思武

徐州市睢宁县李集中学校长姚献章和校办主任彭思武近日赶赴苏州,探望了住在姑苏区友联一村的91岁老人蔡贵三。在在苏州史志方面,蔡贵三有一定的知名度,20世纪80年代曾主纂《胥江街道志》、《沧浪区志》,还是1995版《苏州市志》的供稿人之一。不过,徐州的两位老师来看望他,不仅仅是他曾在李集中学工作过,还感谢他设立的“巾帼奖学金”。

  从历史教师到史志工作者

  蔡贵三出生于上海一个商人家庭。1947年下半年,22岁的蔡贵三来到苏州伯乐中学做出纳兼代课教师,不久即任专职历史教员。原苏州市政协副主席、画家刘振夏在《伯乐中学遇伯乐》这篇文章中回忆说,蔡老师博览群书,以丰厚的见识和中外文化的精髓充实课文,平平淡淡的课文经他一讲解就变得精彩生动起来。
  1956年,蔡贵三因为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苏州市先进工作者。1958年,他积极响应苏州市支援徐淮建设的号召,到徐州睢宁支教。他在轴山村建沼气发酵池,兴办农业中学,与当地农民同
  吃同住,深受老百姓敬重。不久,
  他就调任刚组建的睢宁师范任英
  语、历史教师。睢宁师范停办后,他来到李集中学,担任历史教师。
  在苏州做律师的李集中学学生孟枫桥,现在也已年过花甲,回忆初中时蔡老师的历史课时还记忆犹新:板书一丝不苟,工工整整,教学认真严肃,兢兢业业。每次考试,蔡老师所教的班级都是年级第一。1982年,蔡老师回到苏州,先后主修《胥江街道志》、《沧浪区志》,后作为顾问,被睢宁县教育局返聘,帮助编修《睢宁教育志》。1995年出版的《苏州市志》,对提供分志初稿、资料长编以及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的人员,列名各卷采编人员,蔡贵三是采编者之一。

  志愿身后捐献遗体

  在蔡贵三老人的家里,有一张奇特的“捐献指南几点告示”,内容是捐献遗体志愿者身后事的说明,并附有医院、姑苏区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方式。睢宁县李集中学姚校长一行到访后,蔡贵三特意向校领导表达了请学校帮助出面帮助处理身后事的诉求。
  蔡贵三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撰稿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参加公益活动。前些年,他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并资助困难孩子们上学。同时,他开设讲座,无偿为社区的学生辅导功课,还担任苏州一些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名誉导师。2007年国庆前夕,他来到市红十字会申请志愿加入捐遗行列。
  蔡贵三的妻子是原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的高材生,1974年罹患乳腺癌不幸辞世。妻子生前曾告诉他,在医学院学习时解剖材料奇缺,学生根本无法人人动手实习,而且这个现象一直在持续。申请捐献遗体时,蔡贵三就说,自己已年逾八旬,为纪念病逝的妻子,为医学事业做贡献,誓志捐献遗体。他还在“捐遗心声”中写道:“我从小受教育,知道要以国家、社会为重,以无私奉献为荣。捐献遗体,这是我一生对国家、社会最后的奉献。”
  为了达成最终的心愿,他还要两个儿子签字支持。此次旧事重提,蔡贵三明确表示,他是铁了心要捐献遗体,生前为国家贡献不足,死后一定要将遗体捐献给祖国医学事业。

  在李集设立“巾帼奖学金”

  蔡贵三在睢宁任教时,发现很多学生家庭艰难,读书时面带菜色,但好学上进,能吃苦。当时,睢宁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为普遍,班级内女学生极少,他所带的第一个初中班,班级里只有一名女学生。为此,他不仅在课堂上宣传男女平等,课余还走村串户,与农民交朋友,宣讲男女都一样的道理。他还从工资里挤出一部分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班内的唯一一名女生,就是在他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
  当年在咨询捐献遗体时,蔡贵三获悉身后还有一笔丧葬费。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用这笔钱在李集中学成立“蔡氏巾帼奖学金”,为工作过的地方贡献最后一点心力。2007年秋,他来到睢宁,正式委托三位原来的学生执行此事。他在《委托书》中写道:“想把这点钱,全部捐献给睢宁的教育事业,去资助考上大学家庭清寒的女生。目前我国的女性人才还很缺少。金额有限,仅表心意。届时请你们三人一同执行。”
  2012年,适逢李集中学建校60周年大庆,他决定提前启动奖学金,每年从退休工资中拿出6000元奖励该校文、理、艺术门类高考女状元。迄今为止,蔡氏巾帼奖学金已经发放四次,总计12名女生受益。李集中学校领导一行来苏,宾主还就适应高考改革章程修订、以后的奖学金发放方式等达成一致意见。

□商报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宋庆阳

来源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