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村 首页
山西临猗:红旗本里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三伯姓王,名敬甫,因在我们王氏家族另一分支老弟兄中排行老三,从小我就称他为三伯。
  三伯精明能干,手脚勤快。据说当年三伯十几岁的时候,就远去西安在一家绸缎庄里熬相公,别看他年龄不大,可手勤腿快,能说会道,很得老板的喜爱。几年之后,他凭着积攒的银两,租了间房子自己开了个杂货店,苦心经营,经打细算,小生意越做越大,不仅置办了自己的店铺,还在西安取妻生子,小日子过得还算舒坦。解放初,公私合营那一年,他把店铺交给了国家带上家眷回到故乡务农种田。
  三伯持家有方,克勤克俭。在我的记忆中,三伯家距离我家不远,仅一路之隔,小时候我经常去他家里玩耍,他家住的是一个座北朝南的三和小院,南面是一个古典式的门楼,门盈上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高高的门槛被两个石头门墩卡在中间,小时候总觉得过那门槛很不方便,进了大门是一个照壁,照壁后面东西厢房各有两间,北屋三间一明两暗,院子虽然不大,但被主人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院子前有一个半亩大的场园,别看三伯从小做生意在外,虽然没有种过庄稼,可地里的农活样样会干,每到春天,他都要在园子里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接出的黄瓜、茄子、西红柿之类常常送给我家一些,园中有两棵大枣树,每年结出的枣儿,他总是打下晒干,自己舍不得吃,经常拿到集市上去卖。为了能让家里人吃到一点荤菜,我看见三伯总是捡回生产队杀牛丢弃的大骨头,用斧子砸开挖出骨髓,经过提炼,让一家人的生活得到改善。那些年,做为一家之主的三伯掌管着家里的“财务大权”,一家7口人的衣食住行、油盐柴草和日常开支都由他精心安排,既使花一分钱,也要精打细算,恨不能掰成两瓣,正因为有三伯平日里的周密计划、克勤克俭,才使得这个家的日子过得比较殷实,不像有些家那样缺吃少穿。
  十几年前,三伯因病离开了人间,他的儿子从部队服役后分配在运城检察院上班,为了工作方便,全家人搬到运城去住,临行前把家里的东西都送给了亲戚朋友,仅留下一座孤独的小院,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踏进过这个门槛。
  今年春节回家,一家人聊起了农村的变迁,当话题扯到三伯家时,不禁勾起我对三伯的思念。吃完了饭,我决定到小时常去的三伯家里看看。相隔十多年,记忆中的原貌已经不复存在,老式的门楼失去了往日的风采,院中杂草丛生,树木参天,找个落脚的地方都很难,西边的房屋全部倒塌,已成废墟一片;两间东房也是缺瓦少椽,站在屋里可看见蓝天,随时也有倒塌的危险。走进三伯当年居住的北房,一股冷风扑面而来,悬在半空的顶棚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墙角那个老式柜子可能因小偷的光顾被翻得十分杂乱,此时此刻不由我毛骨悚然,全身发寒。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这好好的一个家,如果没有人居住和修善,毁坏得是如此之快!这种现象看似偶然,实属必然,人常说,就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也许就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吧。
  站在屋里思绪万千,走进里间,忽然发现被拉开的抽屉里放着一个粘满尘土,水渍斑斑的红旗笔记本,信手拈起,弹去灰尘,轻轻打开,才发现是三伯亲笔记录家庭收支的一个账本,我如获至宝,把它带回家中。这个账本因年代久远,加之缺乏保管,装订的书钉已经腐蚀,纸页分散开来,本子四周因受潮湿而霉变发糟,轻轻触及也会成碎片,我只好小心翼翼地弥补粘连,重新装订,使其基本复原,精心收藏保管,唯恐再有一点损坏。
  手捧着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本子,总感觉沉甸甸,一有空便拿出来仔细翻看。这是一个25开的普通本子,浅蓝色的封面上印着三面红旗,红旗上有毛体的“红旗”二字,学生时代我们都把它叫“红旗本”。在这个仅有45页的本子里,三伯整整齐齐地记录着一个农民家庭从1975年至1982年八年间所有的收入与支出,为了记账方便和节省纸张,三伯用笔在每页从中间竖着划成两半,每一笔收支都标有时间、用途和金额,页页有小计,月月有累计,年年有总计,可想当年三伯记账的态度是多么认真,用心是多么良苦。
  近日,我利用周末周日两天时间对这本陈年老账进行了认真的整理,详细对比,从中发现:这本账从1975年到1982年八年共支出1271笔,共计3517.16元。平均每笔支出2.76元。(其中:1975年支出137笔,计376元;1976年支出139笔,计401.5元;1977年支出174笔,计463.2元;1978年支出173笔,计376.86元;1979年支出172笔,计489.5元;1980年支出148笔,计599.6元;1981年支出145笔,计377.5元;1982年支出183笔,计433元。)八年间共收入363笔,共计3320.8元,平均每笔收入9.148元。(其中1975年收人8笔,计343.2元;1976年收入10笔,计471.5元;1977年收入16笔,计384.6元;1978年收人18笔,计336.3元;1979年收入20笔,计489.5元;1980年收入14笔,计619.3元;1981年收入14笔,计372.4元;1982年收入17笔,计278元。)这1271笔支出账,笔笔记的油、盐、米、面,件件都与生计相连,最大的一笔支出是三伯1975年2月9日住院花费53元,最小的支出是每月买火柴两包仅4毛钱;其中1979年记录中有一笔3个月的电费只用了1.35元。363笔的收入中主要来源,除了全家人挣工分生产队每年两次分红外,其余大都是卖猪、卖羊、卖鸡蛋,就连卖柿饼卖枣的钱也作为一项收入一分不少的记下来。八年间累计收入3320.8元,累计支出3517.16元,两项相抵,支出竟多与收入196.36元,真是入不敷出啊,面对这收支相差的两笔账,我不禁手在抖,心在颤,今非昔比,试想当年农民的收入是如此的低微,日子过的是多么的困苦与艰难?
  三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在那个贫穷困苦,整天为温饱而发愁的年代,三伯尽管在自家过日子精打细算,克勤克俭,但谁家有困难他总是伸手相助,在这本账的最后两页,就详细记录着他和许多 亲戚朋友的经济往来,仅王某一家就有如下的记录:75年冬买钢碳借3元,76年孩子交学费借5元,79年5月借玉茭50斤,79年去北山探亲借5元,81年看病借5元。这一笔笔借出的钱粮,从账本上看大都没有归还,三伯这种不计得失,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称赞!
  三伯走了,留下的只是30多年后才被我无意中发现的一个旧账本,小小一本账,在我看来,它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与支出,它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它是一本活生生历史教材,它教育我们要牢记昔日的贫穷,珍惜今天的幸福,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流芳千年。
  合上账本,感慨万千,草写此文,以求释怀。 

图文来源临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