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庄村 首页
观看竹马,为李家山的非遗项目喝彩

正月十五,伴随着一阵锣鼓声,胡底乡李家山的竹马队开始亮相。《竹马》表演时由锣鼓伴奏,由领队人引入场中,队伍根据锣鼓节奏打出的不同鼓点,随时变换队形,做出不同的动作。脚步细碎繁密,轻快活泼;队形变化错落,富有情韵。

李家山竹马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相传起源于沁水县境内的东南部,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流传在马腰、豆家山、条掌沟、南山、李家山一带。鼎盛时期,曾出现一大批跑竹马的“老把式”民间艺人。因为这几个自然村庄组成李家山行政村,故跑竹马现称为李家山竹马。

当地的竹马在制作上很有讲究和特色。马首、马臀用荆条编织,再用棉纸糊裱,油漆漆过,用颜料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其形状神态惟妙惟肖,十分漂亮,马尾用丝麻做成,染成黑色,装在马臀上。马腰部分是用木料做成的挎架,用绳带拴套在表演者的肩上,挎架与腰齐。马臀连在挎架后部,马首墩在挎架前部。表演者用手抻着。表演者根据剧中的人物角色脸谱化妆,穿戴上古装或现代服饰,跨马执鞕。这就是跑竹马的整套造型。

跑竹马从场线、队列、舞步表演上分,有蛇蜕皮、四门斗、一窝蜂、龙门阵、八卦阵等;从音乐演奏上分,有节节高、老开门、将军令;从节目内容上分,有《白蛇传》、《战幽州》、《三打祝家庄》、《打渔杀家》、《回娘家》、《庆丰收》等,现在的内容更是新鲜、时尚、丰富。

李家山竹马这项民间广场艺术,充分显示着农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理念,抒发着乡村百姓的情感生活和精神风貌,展示着民间艺术的乡土特色和天然魅力。由沁水县文化馆申报的“李家山竹马”已于2008108日列入晋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