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都社区 首页
铁观音茶王赛

千年茶王赛,迎来新变革5月25日至26日,2025年春季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审评工作在安溪县茶业发展促进会举行。本届比赛赛事规则的改革引发各方关注——今年,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在原有感官审评的基础上,把茶叶健康品质关键成分指标纳入品质判定依据,形成“以感官审评为主,理化指标检测为辅”的全新审评办法。这一变革,既是安溪县深入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更是科技赋能茶产业的探索性突破。“汤色清澈如泉,香气清幽似兰,滋味鲜爽回甘……”5月26日,安溪县茶业发展促进会评选室内,茶香缭绕,长桌上洁白如雪的茶叶审评专用瓷杯、茶碗整齐排列,评审专家穿梭其中闻香品味,从多个维度对参赛茶样进行综合评定。斗茶是中华茶文化的特殊现象,在茶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安溪“斗茶”习俗历经千年岁月的打磨与沉淀,逐渐演变为如今备受瞩目的茶王赛,成为安溪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象征。清香浓香今年,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共征集到395个参赛茶样,其中清香型152个、浓香型243个。评选现场,茶界专家组成的评委团通过看外形、闻香气、品滋味、察汤色、摸叶底等工序,对茶样进行专业审评。“参赛的100多个清香型茶样令人惊艳,呈现出来的兰花香与观音韵完美结合,是安溪铁观音独有的特质。”茶王赛审评专家、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峰介绍,“我们筛选出来复赛的样品非常多,可以看出送样者很积极,组织者非常严密,样品品质很高。”据悉,本届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参赛主体限定为合作社、家庭农场、茶庄园及茶业企业等生产经营组织。作为安溪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此次茶王赛规则变革意义深远。“此次茶王赛新规,通过将赛事资源向规模化生产主体聚焦,旨在引导茶农主动融入合作社等生产经营组织,实现土地流转、技术共享、市场协同,进而逐步推动安溪茶叶生产从‘单打独斗’向‘集群作战’转变。”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鹏表示。为了打破地域局限,使安溪铁观音的审评标准与国内外前沿理念接轨,进一步提升安溪铁观音的市场竞争力,本届茶王赛引入更多业界专家学者参与评审。26日,茶王赛经感官审评,评审出金奖候选茶样2个、银奖候选茶样2个、铜奖候选茶样3个、优质奖19个。随后,主办方当场取金奖、银奖、铜奖共7个候选茶样各100克,对茶样重新密码编号后,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茶黄素、水浸出物、茶氨酸、儿茶素四项理化指标检测。千年来,传统茶王赛始终采用单一的感官审评模式,从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维度综合评定茶业品质。本次茶王赛创新性提出“以感官审评为主,理化指标检测为辅”的审评办法,实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入融合。据安溪县茶业发展中心主任林清杰介绍,针对此次审评规则的优化,安溪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国家茶业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福建)等权威科研机构以及众多专家,进行了充分调研,经过多轮分析论证,最终锁定茶黄素、水浸出物、茶氨酸、儿茶素等四项指标作为评判参赛茶样品质高低的重要量化标准,今后还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在感官审评结束后,专业检测机构对茶样的四项理化指标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科学赋分排序,最终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质奖20名。“茶王赛创新引入理化指标检测,这个做法非常好,为茶叶品质评判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撑,让茶王赛的评选结果更具说服力。”参赛企业福建省吴光研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光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