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郎家园社区 首页
充电宝涨价 乱计费 花式套路消费者却赚不到钱?

现在我们仿佛进入了刺客时代,雪糕、酸奶、矿泉水,万物皆可刺客。共享充电宝如今也成为其中的姣姣者,毕竟雪糕可以不吃,而电不充可能连家都回不去了。

作为消费者在经历了充电宝一路从1元涨到3元、被10元天价背刺、整条街仓位已满,无法还机被迫maiduan,只想惊呼:共享充电宝,你到底还有什么惊喜在等着我?

文 Seni 图 | 四象设计部

现在还能找到1元充电宝?

商家撒钱圈地,然后涨价收割,是所有共享经济都逃不开的宿命,充电宝也别想逃。

资本是可恨的,但电量是诚实的,曾经被1元甚至免费的充电宝“惯坏”了的消费者,最终还是骂骂咧咧地扫了租借码。

眼看着充电宝涨价年年上热搜,四象调查了知名商业街区、北京三里屯SOHO附近 3种常见充电宝的价格。结果真的发现了只要1块钱的充电宝,不过数量非常稀少,还伴有遇到6元高价刺客的风险:

2021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公告遏制共享消费领域涨价,当时参加整改的企业中有包括来电、街电等在内的6个共享充电宝品牌。整改后各品牌的平均价格为2,2-3,3元/小时,热门景点、商业街区价格高于均价。

在四象的调查中,三里屯附近的充电宝主要集中在3-4元/小时,略高于去年公布的平均价。不过贵不要紧,很多充电宝在标价时都会贴心地用半小时作单位打造降价障眼法,4元一小时的充电宝一下变成了2元。看起来不贵,然而吃顿饭、逛个街的功夫计价器跳得飞快。

以前共享充电对许多人来说都很划算,而如今多出几次门,充电的开销可能已经够购买一个全新充电宝了,还是大容量的。

买电变买教训?

如果说涨价只是让人看着账单愤怒5秒钟,充电宝其他的坑钱套路则更令人抓狂。

在数万条投诉记录中,可以窥见本应带来便利的共享充电宝潜藏了多少麻烦的一面。四象选取了黑猫投诉近30天投诉量排名最靠前的充电宝商家,对其十一长假期间收到的投诉进行了统计,其中被投诉最多的就是归还充电宝后系统继续计时收费。

在投诉者的遭遇中,很多人都遭遇了客服设置的重重障碍,比如客服互相踢皮球拖延时间、被要求提供具体的卡槽位置,有的客服还会直接蒸发,剩下消费者对着没有回音的对话框发怒。而在与客服的交锋中消费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计时器数字不断上涨。

除了计时错误,好借不好还也成了另一大痛点。从机器型号对不上到附近机位全满,出门一天,最后2个小时可能都在寻找归还点中度过。

有人在遍寻无果后甚至“阴谋论”地怀疑店家是不是故意在借出后立刻补满,逼得消费者最后不得不maiduan。然而maiduan后又有人发现充电宝根本不能用,只能摆在家里时刻提醒自己曾犯下的错误……

脱口秀演员house曾在节目中吐槽充电宝卖的不是电是教训:

House说的是段子,但现实中更夸张的大有人在:

图片来自微博

不要忙着笑,作为手机不离身的深度用户,保不齐这些突发规状况哪天你我也会遇到。好在客服没有底线但价格都有上限,99元买不来快乐但至少能获得清净。

于是在痛失99块钱后,许多人又回到了上文中的命题:我为什么不自己买一个充电宝呢?

充电宝企业发家致富了?

街边的共享充电宝越来越多,价格也水涨船高。在外界看来,资本一定早就赚得盆满钵满。

近两年充电宝风风火火涨价之时,企业们却开始叫苦。根据已经上市的怪兽充电的财报,2021年开始净利润就不断收窄并开始亏损,今年第二季度亏损额超过了1.8亿元。

据企业解释,亏损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都有疫情爆发,线下人流量减少,充电点位的访问状况自然也不甚理想。

赚的少了,但花出去的钱依然不少。去年就有媒体发现怪兽赚钱赚了个寂寞,就以小赚800万的2021年第二季度为例,当时怪兽充电的营收为9.7亿元,而赚的这些钱大部分都撒向了销售与市场营销,这一项占营收的比例近80%。这里面主要就是付给商家的入场费和佣金。

通常充电宝企业的有直营和代理两种模式。直营是地推团队直接联系商家,用入场费和佣金换取合作而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商家加盟成为合伙人,企业提供设备支持,之后企业与加盟商进行分成。怪兽充电曾在招股书中披露,这一佣金费率的比例在75%-90%。

纵观近三年怪兽充电的销售费用可以看到,从2020年开始营销费用便稳步上升,即使有所下降今年第一季度依然达到了6亿元以上。

商户要赚钱,加盟商要赚钱,商户要赚钱,最后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在充电宝企业业绩不理想的当下,让人难免不怀疑充电宝们还会继续涨价。

消费者能容忍共享充电宝很大程度是被商家拿捏了心理。作为应急品大多数人并不会“货比三家”,即使多花了钱,也很少会有人觉得为了几块钱值得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因此有消费者将共享充电宝们称作“利用消费者的痛苦赚钱”。不过消费者的耐心到底是有极限的,寻求电池自由的路谁说只有共享充电宝一条

搜狐四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