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村 首页
40年前的大田是这样的,又一大批老照片曝光!_大田县

40年前的大田是这样的,又一大批老照片曝光!

大田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岩城巨变

大型摄影图片展

视频

主办:中共大田县委宣传部、大田县自然资源局、大田县档案馆、大田县方志办、大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大田县摄影家协会、大田县文化馆

地点:大田县文体和旅游局一楼

时间:2019年1月1日起至2月底

改革开放四十年,岩城巨变。

四十年的如歌岁月一路走来,当光阴淬炼的往昔瞬间再次在眼前呈现,我们依然会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大田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谱写了一曲曲昂扬乐章,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足迹。

与改革同奋进,与时代砥砺行。此次摄影展以“40年岩城巨变”为主题,新老摄影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纷纷拿出珍藏的照片,给主办方提供了2000多幅摄影作品,从前期策划到实施,用了近三个多月的时间准备,精选展出271幅作品,采取新旧对比的方式,图文并茂,生动展示和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岩城大田的发展巨变和喜人成就。

美丽田阳,从远古走向未来。夕阳里的东溪虹影,写满沧桑岁月的文昌阁,灯火璀璨的白岩塔。这些珍贵的照片记忆,回响着岩城儿女 用他们勤劳、勇敢和智慧的双手,创造着大田一个又一个古老的誓言和美丽的神话,记录着一代代大田人民对美好生活无限的神往与遐思。

从明嘉靖十四年走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新一代的岩城儿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为新时代改革开放重整行装再出发,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大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动力,进行着新时代“多彩大田”生动实践,凝聚力量,团结奋进,阔步新征程,开创新辉煌!

用老照片讲述大田故事

岩城巨变大型摄影图片展之二:

文 化

改革开放以来,大田影剧院几经迁址,排队购票,看一场电影,曾经是市民一种重要的业余生活方式。如今的大田影剧院成为了县里重要会议、文艺演出等活动的举办场所,其播放电影的功能在减弱,时尚的新视觉小型影院成为电影爱好者新去处。

从大仙峰顶上的转播台、工作机房及大田县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直至新媒体时代到来,令人难以意料的未来,见证着改革开放“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丰硕成果。

大田县文昌阁位于大田一中校园内,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大田先民为供奉祭祀文昌帝君,造召能工巧匠,在城南郊赤岩的重楼之间建文昌阁。清康熙六年,移建于凤凰山南麓的明伦堂前泮池之东南隅。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重修。其时的文昌阁气派不凡,是县城最高的建筑物。阁内供奉文昌帝君、魁星、朱熹神像。历代文人墨客崇而祀之,并藉此以文会友,吟诗作赋。1984年8月,大田县政府把文昌阁迁建于大田一中科学楼前泮池之北,本组照片见证着文昌阁在大田一中内的几次迁移,被修葺一新,并以文昌阁为中心,辟成了“毓秀园”。

大田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07年,位于县文庙,前身为大田县官立两等小学堂。从瓦房顶的教学楼,逐渐扩大规模,建成现代化的美丽校园。现校园占地面积有1228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540平方米,在校学生2300多名,教职工130余名。

门开岩城文山路,背靠千年凤凰山,大田一中,历经近九十年风雨,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培养出省文科状元陈珺,先后有33名学生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经几代人励精图治,辛勤耕耘,薪火相传,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郑有炓等万余名优秀学生。

大田新华书店,书籍琳琅满目,装修成了宽敞明亮的书店超市,让读者尽情畅游知识海洋,选购自己喜欢的图书。改革开放之初,老新华书店,虽然书目缺乏,却吸引着身着补丁的贫穷读者,津津有味阅读浏览,可见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大田县图书馆1983年3月成立,与县文化馆同楼办公,面积仅100㎡。2002年建成文山路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2600㎡。2013年,县里加大了对文化设施的投入,新建县图书馆(银山北路2号),建筑面积6600㎡,现有阅览座席510个,现藏有各类图书纸质文献425000多万册,电子图书12万册。馆内设有专门的少儿阅览区、综合阅览区、书报阅览区、少儿绘本室、亲子活动室、少儿视频播放厅、国学馆、地方文献室、特藏室(国学斋)、书友活动室、读者图书漂流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多个功能室。

跨越时空影像,透过浓缩镜头。这组图片分别是大田县城玉山路、凤山路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图,从早年乡土气息浓厚的土路到如今宽敞的柏油路,40年的历史变化,都留在了照片中,反映了一个时代变迁,深刻感受大田翻天覆地的城市传奇。

大田板凳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田舞板凳龙的习俗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板凳龙制作精巧,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与扎、制、编、糊等工艺于一身,融入了体育、杂耍和舞蹈动作,深受群众喜爱。迎龙,寄予了大田老百姓祈祷吉祥平安、岁岁如意的美好生活愿望。

大田县拥有为数众多的明清时期土堡,形态独特,风格迥异,规模宏大,构筑奇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历史上大田县曾有大小土堡近千座,始于宋元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如今大田县尚保留下的40余座土堡。土堡最突出的功能是防御性,如今国泰民安,不再具体现实防御作用,但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与旅游价值,成为散落闽中一颗颗闪耀的文化明珠。大田土堡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组照片见证大田体育场的变迁之路。大田体育场早先建址位于县医院,后迁至现址,仅有简易的观赛台,是一片比较荒凉的毛草、沙土地,如今,大田体育场改名为大田县体育文化中心。体育场地内铺满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中心内设气排球场、游泳池、综合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武术馆、台球馆、门球馆等专业场馆,先后多次举办了国家、省级体育赛事,全县成立各类体育单项协会有20多个,每年开展各类群体活动100多次,参与群众逾30万人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勤劳的大田人民精心培育了大田槐猪、大田肉兔、大田雪山萝卜等国字号农特产品,匠心打造了石牌大骨头肉、武陵红糟烤兔、永仙太监鸡等特色风味美食,名扬八闽内外,令八方来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大田舌尖上的味道。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大田着力开发旅游附加值,将各类民俗活动与大田耕读文化、民俗文化融为一体,促进民俗文化和旅游事业融合发展,树立良好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

巍峨的戴云山腹地,隐藏着大田266个行政村,依靠山水资源优势,大田正致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些古村落焕发生机,吸引游客前来,流连忘返。目前,大田县共有16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方寸之间,最直观的还是衣食住行的变化。这组照片见证了大田市民穿着的变化,也承载许多大田人的记忆。从计划经济的布票发行,到如今的市场经济自由贸易,穿着不再只是为了保暖,更是一种美和时尚的追求,也见证着我国从贫穷落后向繁荣富强迈进的曲折历程与jiqing岁月。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县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大田市民举办交谊舞、诗歌朗诵活动,团代会代表入场,上街学雷锋(扫地、理发、补锅碗瓢盆),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照片由林建伟提供】

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一组校园内外的场景记录,简陋的校舍,培育着一批批令人骄傲的大田学子。【照片由林健伟提供】

图片:大田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文字:颜全飚、郑宗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