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文章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意见》提出,在不久的将来,你的车可以停在哪、怎么停、怎么收费,都给你安排上了——
《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
到2025年,全国大中小城市基本建成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系统。
停在哪?
保障基本停车需求——
新建居住社区严格按照建设停车位。
城市停车规划和居住社区建设标准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实施,结合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老旧楼宇等改造,积极,地方各级财政可合理安排资金予以统筹支持。
城市更新行动
扩建新建停车设施
支持城市通过等方式,提出居民停车综合解决方案。
内部挖潜增效、片区综合治理和停车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街道、社区作用,完善业主委员会协调机制,兼顾业主和相关方利益,。
创新停车设施共建共管共享模式
加大公交场站配建力度,保障公交车辆停放,。
逐步消除公交车夜间占道停车
满足出行停车需求——
在等重点区域,结合公共交通发展情况和周边区域交通条件,,综合采取资源共享、价格调节、临时停车等措施,。
学校、医院、办公楼、商业区、旅游景区
区分
不同时长停车需要
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
适当。
控制
公共交通发达区域停车设施建设规模
加强停车换乘衔接——
加强有效衔接,鼓励大中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支持公路客运站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建设换乘停车设施,优化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出行结构。
出行停车与公共交通
建设“停车+换乘”(P+R)停车设施
鼓励停车资源共享——
支持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下,率先。
机关、企事业单位
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
鼓励等停车设施在空闲时段向社会开放。
商业设施、写字楼、旅游景区、体育场馆
鼓励在保障安全和满足基本停车需求的前提下,。
居住社区
错时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
鼓励居民夜间充分利用周边道路或周边单位的闲置车位停放车辆。
城镇老旧小区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通过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实现、提高使用效率。
车位共享
完善停车设施用地政策——
加强独立新建停车设施用地保障,充分利用增建停车设施,鼓励其他土地使用权人利用自有土地增建停车设施。
城市边角空闲土地、中心城区功能搬迁腾出土地、城市公共设施新改建预留土地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
充分利用建设停车设施,挖掘等公共设施地下空间潜力,布局建设停车设施,鼓励建设多功能综合体。
地上地下空间
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以及公交场站、垃圾站
各地区结合具体实际,抓紧出台土地分层开发实施细则,落实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政策,采用等方式供应停车设施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停车设施用地,采取划拨方式供地。
长期租赁、先租后让
怎么停?
提升装备技术水平——
支持停车装备制造企业强化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鼓励在停车设施应用。
加强机械式停车装备等研发
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系统
统筹推进路内停车和停车设施收费电子化建设,并按一定比例新能源小汽车、公交车等。
配建
充电设施
优化停车信息管理——
鼓励多元主体合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完善和更新停车数据信息,,促进停车信息共享。
最大限度开放停车数据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等依法依规为公众提供停车信息引导等服务。
推进停车信息管理平台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深度融合
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
加快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实现等服务功能集成,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和供需快速匹配。
开发移动终端智能化停车服务应用
信息查询、车位预约、电子支付
鼓励停车服务企业依托信用信息提供等便利服务。
收费优惠、车位预约、通行后付费
怎么收费?
完善停车收费政策——
健全,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
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停车收费机制
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具有的停车设施。
公益性特征和自然垄断经营特征
综合考虑停车设施等级、服务条件、供求关系及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区分不同区域、位置、时段、车型和占用时长等,科学制定,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差异化收费标准
停车收费标准应向社会公开。
这些公证证明材料不得让当事人重复提供、这些地方婚姻登记不用回户籍地……本周民生大事很重要!
关注更多要闻
上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