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寺社区 首页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襄阳老龙堤 大堤 记事

襄阳文史荟萃

04-28 05:28

老龙堤位于襄阳古城西、汉水南岸;西起万山,东至夫人城,全长约4.5千米,号称十里大。也有说老龙堤自万山脚下至襄阳城阊门止,全长5千米。是古城襄阳最重要又最古老的堤防工程。

老龙堤(网络图片)

老龙堤名称的来历

有关方志如是说:

明天顺《襄阳郡志》:“老龙堤,在县西,临汉江西河套,西抵万山,计十一里,上有老龙庙,故名。”

清同治《襄阳县志》:“相传修堤时,有老人取草曲折之形以授之,云‘如是则固’。语讫不见,人疑为老龙,堤成故以为名。”

清光绪《襄阳府志》:“堤以老龙名,不知自何时。询问士人云:堤累筑累圮,后遇一老人,折草为形,投之曰:‘堤如是筑,则固矣。’语讫,忽不见,人异之,则依草之曲折以筑,而堤乃告成。曰此固我老龙所授也,因以名堤。

龙王庙

在襄阳民间也有一些关于老龙堤名称来历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汉水经常泛滥成灾,冲毁江堤。老百姓日夜挑土筑堤,可总是屡筑屡垮,屡垮屡筑,就是修筑不起来。一天,一个道人经过襄阳时看到如此情景,十分同情。这个道人脱下草鞋,拆开绳子,一头拴在万山腰上,一头钉在城墙上,让人们沿草绳填土筑堤,从此拦住了洪水。原来这个道人是个镇河神,他拆的草绳是一条老龙,后来人们就称此堤为老龙堤。

襄阳民间还有一个关于老龙堤的传说故事。

有一年,大堤修好后,从南山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问修堤的年轻人:新修的堤好,还是老堤好?年轻人想老堤又矮又窄,随口说:当然是新堤好。

原来那白胡子老头儿是玉皇大帝派下来的镇河神。仙界不知道凡间的事,镇河神听年轻人说新堤好,就回去交差了。第二年发大水新堤被冲跨,人们只好又修新堤。这样垮了修,修了垮,年年筑新堤。

又有一年,汉水暴涨,人畜溺亡无数,玉皇大帝派镇河神到襄阳察看大堤。镇河神问城门口一个老年人:老哥,襄阳人到底是喜欢老堤还是喜欢新堤?老年人说:新堤水一泡就垮了,当然是老堤结实。

镇河神把手中的龙头拐杖往地下一横,那拐杖成了一条白龙。他拿起一根铁桩,往龙头上一钉,他又扯一把稻草,揪住龙尾巴就往上续,拧起草绳子来。稻草往龙身上一续,都变成龙身了。

只见镇河神将龙尾拴在万山脚下,然后让全城的老百姓往龙身上填土、修堤,又在堤上盖了九龙太子庙、黑龙庙、老龙庙,在万山上修建修建保堤寺。从此以后,河堤再没有垮过。多年后,新堤成了老堤,因为有龙在此,就称作老龙堤。

老龙堤的起止、长度、路径的记载

老龙堤自万山脚下至襄阳城阊门止,全长5千米,平均高度8米,顶宽4~6米。迎水面砌条石驳岸,筑有许多三角形石矶以煞水势。堤上现存有计里碑7块,记事碑2块;万山东二里堤上保存有明代的老龙庙;老龙庙东6号计里碑处埋有一卧铁牛;大北门外堤上有一根明弘治年间竖立的为枯水季节铁索架济汉桥用的大铁柱。

清乾隆《襄阳府志·卷十五·水利》记载:“本朝命分守安襄郧道(省和府州之间的地方机构,驻襄阳)兼理水利,督同知岁一查修。本堤自万山起,至旧旺嘴、孔家埠口、宋家嘴、卧铁牛、碎石嘴、老龙庙、砚洼池、普陀庵、站铁牛、头工嘴、龙窝、二工嘴、大沙窝、禹王庙、观音堂、黑龙庙、牌路巷、丁家嘴、长坡埠口、象鼻嘴、大马头、铁桩、大北门、寡妇堤、二花楼,至长门外水角门、杨泗庙,计甃石堤一千八百五十四丈,长十里三分。”

清光绪《襄阳府志》“老龙堤图”也有类似的文字:“堤自万山起,至闸口杨泗庙止,通计四十号。每号五十丈,合堤二千丈有零。为里十里三分,俱官堤而无民堤。”

古籍中的老龙堤

老龙堤与大堤

史书上,有说襄阳大堤就是老龙堤的。但确切的说,襄阳大堤是环绕襄阳城堤防的总称。

清乾隆《襄阳府志》载:“会昌元年(841),水溢坏城廓。三年 (843),山南东道节度使卢钧筑沙堤六千步,以障其暴,即唐人所称大堤也。李隙撰《徐商州碑记》云,汉水为灾,绕城筑土堤四十三里。”

由此说明,大堤之名并不是只指老龙堤,而是指环绕襄阳城堤的总称。它是由老龙堤、护城堤(又称聂公堤、寡妇堤)、襄渠土堤、檀溪长堤(又分别有冯公堤、叶公堤)等所组成。老龙堤为大堤之首。

襄阳大堤始建于何时,无从考据。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考襄阳古有大堤曲,是堤之设,自商周已然矣。”

历史上老龙堤、大堤屡毁屡修

历史上,大堤修筑未曾停过。史料记载,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太守胡烈加修。唐神龙元年(705),襄州刺史张柬之守乡郡,适逢汉水啮城,率众补筑。唐会昌三年(843),山南东道节度使卢钧筑环城堤的同时,修筑老龙堤。

唐大中十年(856),节度使徐商加高沙堤的同时,又豁一穴口,使汉水沿檀溪故道向南汇合襄水,于观音阁入于汉。

宋乾德三年(965),汉水环城,襄州知州赵延进垒石于岸,这大约是老龙堤改建为石堤之始。

明嘉靖三十年(1551)七月,汉水溃堤上岸,巡道陈绍儒、守道雷贺加修。明隆庆四年(1570),襄阳府知府陈洙、同知高持增筑,并铸两只铁牛立在老龙堤上,以镇水灾。明万历三年(1575),老龙堤又大决,冲坏城廓,巡道杨一魁议檄知府万振孙、通判张拱极,增修自万山至长门段的石堤,堤高三丈,堤厚五丈,长一千八百五十四丈,自是檀溪与汉水隔断。明崇祯五年(1682),汉水坏堤,同知程景颐维修。清雍正六年(1728)五月,汉水暴溢,凡救王咀、普陀庵一带的石堤崩塌,守道赵之钧、襄阳府知府尹会一补修。

清乾隆二年(1737),复修。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老龙堤龙窝段溃口,守道吴之勷复建。民国二十四年(1935)特大洪水,人畜溺亡者不计其数。灾后,襄阳县政府修复冲毁堤段。

1949年后,曾多次进行全面整修加固,先后抵御了1954年、1958年、1960年、1964年、1975年、1983年的大洪水,襄阳城安然无恙。

2003年至今,襄阳市对老龙堤段进行生态治理,打造以老龙堤文化为核心,集科普展示、观景体验、休闲运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绿色滨江景观长廊,成为展示城市景观活力的纽带、城市文化的窗口、城市生态的绿脉。大堤背水面比较宽阔的位置修建娱乐休闲设施,辅以文化元素;迎水面修建亲水平台和临江栈道,分设敬水文化体验区、治水文化科普区、咏水文化风情区、山水城洲交融区等,充分展示了老龙堤的传说和治水故事。

绿化了的老龙堤(局部)

大堤诗韵

关于大堤曲。大堤曲,西曲歌名,相和歌辞,内容多写男女爱情,与《》皆出《》。如南朝·刘诞《襄阳乐》: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其中梁简文帝《雍州曲》中有以《大堤》为题的,为唐《大堤曲》《大堤行》所本。唐代襄阳,歌舞音乐在南朝繁盛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由《襄阳乐》而成为了《大堤曲》,专门表现男女爱情,、、、等许多诗人,为《大堤曲》填写了优美的,后来,《大堤曲》成为一种诗歌创作体裁。

唐·张柬之《大堤曲》: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距。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

唐·李白《大堤曲》: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上,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唐·李贺《大堤曲》: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宋·曾巩《大堤》: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为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明·李梦阳《大堤》:腊月大堤边,春风思宛然。杨枝摇白日,烟色袅金鞭。

清·王士祯《汉江望鹿门》:大堤一长望,窈窕纡林壑。

清·王万芳《襄阳好》:襄阳好,最好大堤头。春涨绿遍杨柳岸,晚妆红映水边楼,一望孤帆收。

硬化了的老龙堤

传说故事

铁桩。“襄阳是个排,不准高蒋来”这句民谚,把襄阳比作汉水上的大木排,姓高(篙)姓蒋(桨)的官员一来,就会把排撑跑,人民就要遭灾。因此,城的四周有四根铁桩,用来拴排;城内有四口井,将排支起。铁桩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清同治《襄阳县志·卷二·建置·城池》记载:“明隆庆六年(1572),铸镇江铁柱一。”清乾隆《襄阳府志》载:“旧时大北门外有汉广亭。亭下有铁桩,用以系汉江浮桥。亭今圮,而铁桩尚存。”说明铁桩是用来系浮桥的。汉亭在很早以前就倒塌了,铁桩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大水后就再也未见到。

还有一传说,很多年以前,有个像水猫子一样的人,下了井,入了龙宫,得到了一本天书,上来交给县官,说襄阳城下是空的,是龙宫,不能在城内开榨房打油,更不能动铁桩。所以1949年前,襄阳城内没有榨坊。现在襄阳城内许多工厂的锤榨,远远超过了当年的木榨,五六层高的大厦耸立,也未见大地发生动摇,可见城底下并非空的。

铁牛。清同治《襄阳县志·卷二·建置·城池》记载:“明隆庆四年(1570),增筑老龙堤,堤成铸铁牛二于堤上,又铸铁牛一于小北门西脚门外水中。”据考,堤上二铁牛,系一站一卧,其中站铁牛北立于老龙堤成家园西约1里处;卧铁牛置于老龙庙西约250米的堤凹处。传说,很早以前,李老君骑青牛,云游天下。一日来到襄阳,适逢暴雨成灾,洪水泛滥。他体恤百姓,痛斥兴风作浪的龙王,命青牛与龙王交战。青牛大吼一声,龙王逃得无影无踪,水也退去三尺。这当然是神话。其实,从史料以及铁牛所在的地势考察,铁牛是汉江水情的标志。它放置在一定的水位警戒线上。一站一卧,是轮流休息的意思。

老龙堤春色

堤上古迹

老龙庙。又名龙王庙,位于襄城区万山东1千米老龙堤上。东临近长虹大桥,西邻卧龙大桥,南连双湖路,北临汉江。因地处老龙堤,感念老龙折绳护堤而筑,故名。明天顺《襄阳郡志》记载:“老龙庙,在城西北10里,创自前代,明洪武甲寅(1347)重修。”始建于元朝,明初重修,明末清初倒塌,后多次维修。1998年,原址复建,并作为宗教场所开放。现今,老龙庙占地约1800平方米,前殿四柱三开间,硬山式砖木结构,立有多个坐像,内有一位龙头人身老龙王像。

重修老龙堤碑记碑。位于老龙庙门前西侧。立于清雍正七年(1729)。青石质,抹角,宽0.6米、高1.64米、厚0.2米,碑边框线刻缠枝莲花纹,正文9行,满行47字,阴刻行书,记述重修老龙堤经过。

禹王庙重修碑记碑。位于长虹大桥西约200米处堤下。立于清乾隆八年(1743)。青石质,上有碑帽,抹角,通高1.75米、帽高0.7米、宽0.85米、厚0.24米,碑身宽0.8米、厚0.2米。碑身上端帽中部缺口处纵书“永垂千古”四字,正文凡19行,每行可见36字,阴刻楷书,题“禹王庙重修碑记”,内容记述重修禹王庙经过。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修堤碑。三通,其中两通间隔5米,并肩立于现卧龙大桥襄阳桥头东80米处迎水堤面的第二级台阶之上,碑顶与第一级台阶面平齐;西边为标志碑,高1.3米,宽0.3米,厚0.18米,单行阴刻正楷“第柒号卧铁牛长五十丈”计11字,未记立碑时间;东边为功德碑,碑右竖书两行为“钦命二品衔花翎署理安襄郧荆兵备道刘印保林督修,钦命三品衔花翎在任候选即用道调署襄樊监捕水利清军府鞠印成霈承修”,中书“自陆号起至东叁拾丈止”,左书“光绪叁拾贰年丙子正月工竣建立”,碑文均阴刻正楷。一通为“寡妇堤”标志碑,独居于老龙堤东端的汉江襄樊大桥襄阳桥头西约300米处条石迎水堤岸下,阴刻正楷“第叁拾陆号寡妇堤长五十丈”计12字,其碑形、石质、字体和碑文表述方式与前述两碑如出一辙。寡妇堤,因清康熙年间枣阳县一朱姓孀妇捐资修建得名。

(朱家红 杨立武 李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