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街道 首页
传统的重阳节就是敬老节

     10月7日星期一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198九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敬老,尊老,爱老,助老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作为老年节。因此今年也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生效后,我们迎来的第1个法定的老年节。那么为什么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呢?

      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阳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顾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民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女士春秋-季秋纪》记载,季秋九月,“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入,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可见那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地,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习俗。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诗中也有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的诗句。不过这里的重阳是指9月9日那一天,当时还不是节日。而重阳节的求寿之俗,据考始与汉代。汉代《西经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把重阳当做一个节日,最早见于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重阳节“岁往月来,忽复9月9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用,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飨宴高会。”到了魏晋时期,重阳节又多了赏菊饮酒的习俗。近代文人陶渊明在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此后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唐代的许多大诗人如,黄渤,孟浩然,李白,王维,杜甫等,都留下过关于重阳节的著名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