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丰社区 首页
打造沩水靓丽风景线——市环卫局水域卫生班组工作纪实

沩水河面,一艘环卫打捞船在河面游弋,几名穿着橘红色衣服的男子手拿网在不停地打捞……“哥捞的不是鱼,是垃圾!”他们就是市环卫局水域卫生班组成员,穿着救生衣在沩水河面上来回穿梭,看到老远漂浮过来的白色垃圾、动物尸体、水葫芦等,拿着近3米长的特制工具,顺势打捞。他们还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都会游泳,而且臂力大。

沩江作为横穿我市城区的河流,河流的卫生和水质环境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给市民提供良好的健身休闲水域环境,将我市城区打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市环卫局水域卫生班组成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着沩江的环境整洁。

市环卫局水域卫生班组成员在运送垃圾

“捞”出一波碧水

9月14日,天气炎热,阳光照在波光鳞鳞的水面上。望着这一波碧水,不曾想过,这里曾漂浮着无数的白色垃圾、腐烂的动物尸体以及蔓延生长的水葫芦,加上工业废水以及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母亲河变成了垃圾河。尽管两岸景色如画,市民也纷纷掩鼻而过,不愿靠近。2010年3月,市环卫局组建了一支由29个人组成的水域卫生班组,负责对城区160多万平方米的沩水景观及朝阳溪、化龙溪、东沩溪、民兵渠的水面垃圾“清扫”。每天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下午2点到7点,他们在城区沩江景观水域水面上来回穿梭。正是这支充满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还了宁乡城一个碧水蓝天,这一“清扫”就是9个春秋。

“我们每天早晨6点开始沿江清理,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对河两岸白色垃圾进行清理。刚开始,每天清理垃圾10吨左右,于是在水葫芦生长期或者汛期,垃圾量就会增加很多。”环卫工人张四清顶着烈日,拿着水壶“咕嘟”“咕嘟”喝水,裸露在外的皮肤晒得发黑。

“往年,水葫芦大约在9月底以后爆发,但今年水葫芦却史无前例地提前爆发,从8月就出现了水葫芦,恰逢绿萍爆发时,水生植物“双碰头。”张四清一边喝水,一边告诉记者,为了不让水生植物污染下游,他们每天都要在上游进行拦截,工作量猛增。

“当一名水上环卫工,既要吃得苦、耐得烦、晒得高温、经得起寒风、忍得住异味,又要有臂力、眼力和会游泳,人站在船上,身体的稳定和平衡也是常态。”张四清告诉记者,打捞网兜都是特制的,长度近3米,铁丝制成,一网兜垃圾近12公斤,没有一定臂力根本提不上来,一天下来,手臂酸痛不已。

夏季是水上环卫工人最难熬的季节,天上太阳十分毒辣,经常会将他们的皮肤晒伤。更重要的是,由于气温高,水里的垃圾腐烂快,气味呛人。但是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整个班组成员为了守护沩江母亲河,每天也坚持在沩水河面上反复来回巡逻打捞,确保洁净。

“扫”出水域考核管理制度

“水面垃圾的打捞,开始是摸着石子过河。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专业的水域卫生清扫保洁制度,根据环境卫生管理要求,不断提档升级,坚持标准化作业、规范化处置,实现水域卫生常态化管理。”据市环卫局考核办公室主任钟鹏介绍,水域卫生班组成员每天的工作都将严格按照“三无”标准进行,坚持高标准养护、高效能管理,坚持“一日二清四保”常态化保洁,实行每天8小时打捞保洁制度,按人员进行责任区域划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任务、保质量”的生产作业模式。

“水面无杂草和漂浮物,河中无障碍,两岸无白色垃圾。”据了解,为了给广大市民营造出优美舒心的河道环境, 市环卫局按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要求做好河道常态化巡查工作,对巡查发现的问题,要迅速行动,限期整改。健全规章制度和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有效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调动积极性,为河道保洁工作增加动力。

每天和垃圾打交道,忍受着刺鼻的气味,夏天要面对高温下的炙热,冬天要经受寒风刺骨,却一直在坚守,一直在奉献。“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环卫精神在他们的身上诠释得淋漓尽致。他们用行动向广大人民群众庄严承诺:“我的工作我负责,我的工作您放心!”


来源:宁视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