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寨村 首页
杨炯蠡的《旅海履痕》 作者:秦仁智

杨炯蠡的《旅海履痕》
作者:秦仁智 

  贵州著名教授、专家杨炯蠡的新书《旅海履痕》日前在筑正式发行……

  贵州文史馆馆员陈履安在书中的序中写道:值得庆幸,此生有缘,在贵阳结缘了一个贵阳人——杨炯蠡先生,他真可谓贵阳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

  作为一个学农学的学者,不仅专业著作甚丰,近年来,在出版了散文集《新月》和诗集《乌蒙雪》之后,又要出一本随笔集《旅海履痕》。因为“相知甚深”,要我作序。这使我颇感为难。因为当今作序者多为领导、名人、大师,我岂敢担此大任?更何况作者之德才,著作之丰采,山高水长!我只能作为好友引以为荣、为之恭贺也。然,情义难却,只好勉为其难了。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光。”“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炯蠡先生堪称这样的大师。30年来,他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以一个战略学者的全球视野和未来眼光,高屋建瓴、超前地看到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并身体力行,挖掘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积极主动地致力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旅游资源的调查和旅游规划的编制;从经济学的视角,落实到发展的主题,在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生物生态、自然地理、人文美学、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人物、休闲疗养、市场营销等等学科中纵横交叉、融会贯通;根据贵州发展、脱贫攻坚、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的需求,跋山涉水,深入自然,挖掘历史,以旅游通才专家的慧眼,去发现,去开掘,去宣扬,去呼吁,为贵州省特别是贵阳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炯蠡先生说:“贵阳是我的最爱。”这是他倾情书写故乡贵州,特别是贵阳旅游系列文章的内在动力。他为奉献故乡,扶贫开发,服务贵州,服务贵阳,讴歌贵州,赞美贵阳;调动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尽情地抒发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故乡的情怀,其人、其事、其诗、其文,精神可嘉,情怀感人!在《旅海履痕》这本书里,作者把自然与人文、科学与艺术、专业与科普、历史与现实、描述与抒情、问题与建言等娴熟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写在《旅海履痕》这本书里,作者把自然与人文、科学与艺术、专业与科普、历史与现实、描述与抒情、问题与建言等娴熟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贵州,说贵阳,赞贵州,颂贵阳。

  杨炯蠡写贵州、贵阳的山、水、林、木、花、草、鸟、兽、市井、名人、景点、趣事、古街、新城等等,如数家珍,“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以专家的视角,发现者的眼光,发现美、赞扬美、规划美、创造美;而且以赤子的情怀、科学的判断、理性的分析,指点江山,点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资源要素、开发建设中的创新创意、成功经验、问题瑕疵、失败教训和理想追求。

  《旅海履痕》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短小精干,以传统诗词佳句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例如:看山花烂漫,“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踏雪寻梅,“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的意境;写“黔灵秀色”引用清代贵州诗人张国华所咏:“众山环绕此名山,第一灵山万树环。古寺深藏浓绿里,钟声响出五云间。” 等等,让读者进入如诗如画的美丽氛围;又以科学家的专业语言如数家珍地介绍天文地理、植物动物学的知识,给人以知识的积累;还以善与美的人文情怀抒发对大自然的挚爱之情,给人以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激励。“北斗之旅”是他策划和规划的贵阳市开阳的一个旅游景区。在《北斗之旅》一文中说:“它们宛如北斗七星,镶嵌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互相辉映,又各呈异彩。奇山、碧峡、幽洞、飞瀑、悬泉、天生桥、石上森林,神姿仙态,气象万千。”而这“神姿仙态,气象万千”的发见、创意、规划、开发、开拓与推介,就是他的慧眼识珠的神来之笔;将禾丰乡村旅游区定名为“十里画廊”;把小南江景点命名为闻名遐迩的“紫江地缝”。如此等等,得意之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不仅写在报告、专著、论文、诗词之中;而且笃实力行,把理想境界、创意规划,大力推动,落地生根,实现在美丽的国土上,更显故乡贵州、贵阳的妩媚多彩,创造出游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的旅游热点。通读全书,你不得不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驾驭文字的能力所折服,不少地方,真可谓摄人心魄,沁人心脾!引人入胜,拍案叫绝!这里随通读全书,你不得不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驾驭文字的能力所折服,不少地方,真可谓摄人心魄,沁人心脾!引人入胜,拍案叫绝!这里随手拈来《寻梦草海》中的一段:

  “现在,虽然30多年过去了,我已近耄耋之年,但是威宁草海那近十年艰苦而光荣的岁月,仍然永志难忘。逝者如斯,但草海仍如一泓幽幽长长、清清秀秀的绿丝带,使我魂牵梦萦。黑颈鹤,美得依然如《诗经》中走来的那位窈窕淑女,优雅秀丽,裙裾飘飘,妩媚迷人,仿佛仍在倾诉她那悠扬而高昂的美之旋律,且歌且行,漫步在绿草如茵的沼泽地,款款走近。而我还在草海中的小河里荡着小舟,水波依然,晚霞艳丽,但夜色却渐渐笼来。黑颈鹤的身影慢慢淡去了。

  李清照的那一首小令却浮上心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但愿今夜的这份梦幻和诗情不要幻化而去,让我的一番深情化为一袭晚风,与草海长存。”——作者真是天人合一,融入自然了!读这本情景交融、引经据典、妙趣横生的书,了解书后面文理兼具、博学多才的作者,自感杨炯蠡先生可是真资格的大家:农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博物学家、环境保护专家、旅游规划专家、园林设计专家,等等。而且,他深得传统文化之精华,深得诗词歌赋古文楹联之浸染,是实实在在的优秀作家、诗人。

  这不是为老朋友吹嘘,实在是为他自觉的担当、丰厚的业绩、超凡的活力与出众的才华所惊叹!他不仅有大量的专业论著和文学作品问世,而且在故乡的土地上书写了大量的精彩的旅游规划案例,特别是乡村振兴、旅游扶贫的规划实践,为深山农民送来了福祉,为多彩贵州增光添彩。

  只要你阅读这些意蕴深邃的“四字名”散文,自然会得到科学的知识、文学的熏陶、眼界的扩大、美好的感受,定会增进你对贵州、对贵阳的了解,定会产生游在贵州、贵阳,赏在贵州、贵阳,学在贵州、贵阳,养在贵州、贵阳的冲动。读他的《旅海履痕》,使我这个对第二故乡知之甚少的外省人来说,大有“身在福地不知福”的感觉。

  此生有缘,从鱼米之乡的湖北武汉到贵州贵阳读他的《旅海履痕》,使我这个对第二故乡知之甚少的外省人来说,大有“身在福地不知福”的感觉。此生有缘,从鱼米之乡的湖北武汉到贵州贵阳已近半个世纪,“嫁”给了一个贵阳人,自诩成了一个地道的贵州贵阳人了。在此之前,在赞美贵阳时除了爽爽贵阳的好气候而外,其他就缺乏底气了。

在杨炯蠡的笔下,贵州、贵阳不仅神奇多彩,而且美丽富饶;不仅钟灵毓秀,而且地杰人灵。贵州、贵阳人民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我作为贵州贵阳人值得自豪!作为贵州贵阳人,也要像杨炯蠡先生那样积极主动、尽心竭力地为贵州贵阳更加美好的明天增光添彩!炯蠡先生虽然成果丰硕,美名远扬,但是他淡泊名利。在他的一首抒情言志的《自嘲》诗中,对这种情志做了直白的表达:

  “自古英才多寂寞,丈夫何须羡众生。任尔群小舞尘世,我自陶然数流萤。且存生前一分气,何须身后万载名。吹落杨花万事了,故土添绿水留痕。”

  是的,“故土添绿水留痕”,杨炯蠡先生给大自然已经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智慧与神魂,在动物学研究、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旅游规划、乡村振兴、文艺创作等等事业中的赫赫业绩已经为贵州大地添绿留芳。

  杨炯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杨花未落晚霞灿烂,添绿留痕,已经书写出了壮美!——“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炯蠡先生最喜欢吟诵的印度哲人泰戈尔的诗句。这大约的确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人生追求吧。

杨炯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顾问专家。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分院执行院长,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贵州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贵州专家主任,贵阳振旅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乡村旅游开发及规划实践》《新月》《乌蒙雪》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