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路社区 首页
刘玉坤:“藏”在光彩路社区的奥运冠军

多年前,刘玉坤包揽全国第一届至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女子A3级别铁饼、标枪、铅球的22枚金牌,并在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上获得该级别铁饼冠军,同时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一度被媒体称为“三铁公主”。

2014年1月9日晚刘玉坤走进位于北京大兴区的星光影视园的星光大道演播大厅。
在第一关中,刘玉坤演唱了难度很高的歌曲《心恋》,顺利过关。并在展示才艺关中,刘玉坤展示了在京城某开锁公司学到的高超开锁技术。最后一关是家乡美,在舞台上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的刘玉坤身穿火炬服,手持奥运火炬高唱一曲《超越梦想》,赢得现场嘉宾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为了家乡美这关,刘玉坤费了不少心思,并经星光大道导演组同意,她邀请家乡人助演“家乡美”这关。接到邀请后,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姬永发与长跑爱心协会会员商量后,赶制了三条印有“中国爱心城市欢迎您”、“齐齐哈尔欢迎您”、“齐市长跑爱心协会欢迎您”的绶带,姬永发带上绶带与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富奎荣连夜乘飞机抵达北京。在星光大道舞台上,刘玉坤、富奎荣、姬永发手持火炬走在前面,身后从家乡赶来的助演人王杏娟、高长庆和高磊身披绶带紧跟其后。此时,5名少女手持五环在台上伴舞,全新的创意,精彩的展示,赢得了满堂喝彩,使现场观众记住了刘玉坤,也记住了齐齐哈尔……

她还是大红门街道光彩路社区的新闻发声人,在这里“隐姓埋名”生活了十多年,却在退役后带着自己参与的公益团队回到社区,为老人免费理发、修脚,送义诊进社区,积极倡导垃圾分类……

用自己的力量为社区做一点小事,讲自己的故事,用真诚打动更多社区邻里。

隐姓埋名十余载带着公益回社区

说起在光彩路社区“隐形埋名”十多年的原因,刘玉坤低调地总结为“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就是想过点普通的小日子。”她从不轻易向别人展示自己被砸断的双腿和早已与身体融为一体的假肢,就连在光彩路社区工作了十几年的社区书记付丽娟,也是偶然知道刘玉坤身体有残疾。那是2010年的一天,社区为残疾人办理有关证件。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很少露出双腿的刘玉坤主动挽起了裤脚,“她的一双腿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根本无法想象她是残疾人,她平时走路跟正常人一样。”后来,付丽娟才从社区其他人员口中得知,刘玉坤是名奥运冠军。

多年的运动员生活造就了刘玉坤低调、坚毅的性格,如今从事志愿服务,也与这种性格密不可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玉坤是火炬手,在万人齐聚的鸟巢开幕式现场,她真切感受到志愿服务的贴心、周到和美好。“之前虽然参加过很多届奥运会,但2008年是在家门口举办,语言相通,第一次觉得志愿服务这么入心、这么好。”正是那个瞬间,刘玉坤萌生了“以后即便不做运动员,还可以做志愿者”的想法。2012年,54岁的刘玉坤退役了,真的把当初那个想法变成了现实,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加入多个志愿公益组织,还成为北京首批五星级志愿者。

从公益骑行到爬山捡垃圾,刚退役的一年多,刘玉坤在社区之外的公益生活丰富多彩,“每天从社区进进出出,却从没为社区做过什么,想想也挺愧疚的。”2014年,她带着自己参与的公益项目“百家社区公益行”回到光彩路社区,为老人们免费理发、修脚,送义诊进社区,回收旧衣物,动手清洗社区装饰栏杆和装饰物,在居民中间倡导垃圾分类。

“当时排队义诊和体检的有四十多人,从门前的小广场一直排到了这个活动室。”付丽娟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到社区讲党课积极筹备2022年冬奥会

现如今,刘玉坤是光彩路社区的新闻发声人,最近一段时间,她正在为7月份即将开始的“奥运冠军回社区讲党课”忙碌着。写演讲稿、反复修改,练习演讲,不停训练,就像她过去几十年的运动员生活一样。“必须练会练熟,让社区的老老少少感受到我的真诚。”

付丽娟却希望居民能和她一样,从刘玉坤的故事中感受到一种精神,从而汲取力量。“一个人的精神是能感染一大片人的。”付丽娟说,与刘玉坤接触越多,越会被她身上的品质和精神打动,“我们的小姑娘看过刘玉坤的纪录片,当时就感动得抹眼泪。”

付丽娟口中的“小姑娘”是光彩路社区副书记谢静。“有时候会缺少耐心,觉得工作枯燥,在与老年人沟通的时候心里有畏难心理。”总结起自己的问题,谢静坦白而诚恳。看完刘玉坤的纪录片,谢静似乎找到了力量和方向,“她能跨过生命里那么大的难关,充满乐观和热情地生活和工作,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

除了讲党课,刘玉坤还将借助孩子们的暑期,在光彩路社区等多个社区推广旱地冰壶项目,为2022北京冬奥会做准备。刘玉坤告诉记者,她在为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手努力,并组建了刘玉坤志愿服务队,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积极培训。在她建立的“冬奥英语群”里,光彩路社区的4名干部积极参与。

■故事

“你是能让五星红旗升起来的人”

刘玉坤今年62岁,1976年9月2日,她19岁,一块从天而降的钢板砸断了她的双脚,改变了她的一生,也赋予了她坚忍、向上、乐观的新的一生。

“我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年”,回想起腿被砸的第一年,刘玉坤显得很轻松,就连说起自己曾四次轻生的经历都没有多皱眉头一下,“**除了给亲人带来痛苦,真的毫无意义。”

刘玉坤的妈妈曾跪在她的床前“求”她不要做傻事,就是那一跪,刘玉坤明白了自己做了多么错误的事,也激发了她好好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从第一次到假肢厂看都不敢看的恐惧,到后来用假肢像自己的腿一样流畅行走,刘玉坤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处皮肤、练坏了多少副假肢。“我从没有用过轮椅,没有示弱寻求帮助,我始终相信一定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1984年,她27岁。在工人体育场宾馆的玻璃窗里,刘玉坤透过房间的玻璃窗第一次见到了当时正为出征1984年奥运会而努力训练的国家队,知道了残奥会。那扇窗户也成为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扇窗。

经人介绍,刘玉坤在那里认识了自己的启蒙教练,“教练看我用假肢走得这么好,之前的身体条件也非常好,告诉我只要肯吃苦,一定能让五星红旗升起来。”听完教练的话,刘玉坤觉得,“我的天终于亮了。”

从黑龙江省队,到1986年入选国家队,1992年拿到奥运冠军,后来多次打破世界纪录,一直到现在,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奔忙,刘玉坤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