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寨村 首页
胡底乡贾寨村西大庙(诸神宫)将于2018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初九)举行大庙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

胡底云平台今日报道地点:胡底乡贾寨行政自然村(贾寨村大庙诸神宫)。拍摄时间:2018年7月21日(六月初九)上午,庙宇落成佛像开光庆典法会,眼前的场景更让人惊叹不已,    

    

上午9时,贾寨西大庙仪仗庄严,护法弟子身穿庄严海清,在一片梵音之中,各位领导的村委班子、大德法师、大德善信于三圣殿前主席台就坐,三圣殿、山门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开始。
  
    
  贾寨村委书记陈伟朝主持大庙开光典礼仪式
  
  
  
  贾寨村八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揭幕
    

按照祖宗留下的传统,这一天中午全体村民亲朋好友免费吃一餐斋饭(全部是素菜)特地聘请的乡村厨房在做斋饭。斋饭做好了,准备上菜。
  
  
全体亲朋好友善心人捐款到贺,即有本村乡民内外贤达,
  

 贾寨村西大庙(诸神宫),故人们又惯称之为大庙。贾寨村历史悠久,此次修建之前的大庙,大庙始建于年代明朝皇清嘉庆元年,现庙内留存一石碑,皇清嘉庆元年六月立石,记载了贾寨村(禁土补煞,重整社费事宜)重修的建筑物,由此可见,是始建在贾寨村(诸神宫)更早的年代。如今村中古稀老人对昔日贾寨村大庙(诸神宫)风貌仍深情怀恋,大庙(诸神宫)建在村中西北方向,从庙内现存的石碑来看,此大庙建于皇清嘉庆元年六月立,亦即(公元1796年),距今已有222年历史。
  
  

庙内正殿为五开间,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上下各十间,正殿东厢房竖立的石碑,此碑刻立于清嘉庆元年六月立,碑文内有“风雨摧残楼神失所大庙自乾隆四十三年兴土阅年十八工莫告竣”等字样,是否是说此大庙自乾隆四十三年开始兴建(也就是公元1778年),一直到清嘉庆元年(1796年)才修竣?
我的推测是:[198年——222年之间:
皇清嘉庆年号使用时间:1778年——1796年
(阅年十八工莫告竣)这意思就是:先后十八年内完成工竣!按皇清嘉庆元年(1796年)计算:2018-1796=222年]到至今已有222年。但最后碑字一句“工莫告竣”以乎在否定这个说法,我多次用横撇捺方式勾画了半天,一些字体依然难辨。
  
  

     在七十年代,大庙曾经因闭门荒草颓废,至今,大庙(诸神宫)地貌有所改变。然而,在2013年,贾寨村在建设美丽新农村的规划中,把重建修复大庙列为重点项目,得到全体村民的鼎力支持,重建工程由外地民工创建修复工程设计施工,于2013年农历3月动工,2014年3月在中途一年的时间内即将完成工期,此处地面从未被其它物所占建,大庙建筑基础尤在。大庙(诸神宫)也由村民抢救保存至今。更为万幸的是,大庙山门石匾保存完好,成为这座古建筑的珍贵历史证物,如今得以重光于新建大庙的门头之上,重建修复(诸神宫),村民早有呼声,村民们更是唉声叹气了很多年。  

然而,作为乡土文化村的贾寨,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已成为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对现今美丽乡村的建设,仍有可供继承借鉴发扬的价值。贾寨村多在祠堂,庙堂内设置。历史上的胡底乡贾寨村确是由乡民集资所建,且兼备庙宇功能。供奉观音阁,东庵庙(花景宫),牛王庙,(百佛堂)佛庙以及西阁(白衣阁)大庙(诸神宫)等。是贾寨村民议事,断理村务与村民酬神,祈求风调雨顺,贾寨村老前辈的村老人纷纷提供当年大庙所形貌环境的记忆资料,使重建设计基本复原了当年大庙的形制。大庙山门上的石匾重见光日,这是贾寨村文化在新形势下走向的复兴,其必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扬光大,爰为之记,以志永久。
  
  大庙山门前,有一个球场大小的空地,四周是翠绿苍劲的古松,空地四周长满各种花草树木,在空地的东面也长着几棵松木树。沿着台阶正向东南面往上走,就是村中凉亭,凉亭下面是四周长满各种的花园,每到四月初开花的时候,红艳似火。
  

  目前,所剩的古建筑已经筹建完成,村民都在大庙原周围居住地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一排排平房,如今成了美丽的新农村。
  
  
  
  
  
  

  但到了今天,随着农村建设的发展中,这里民风淳朴,岁时节令,诞会习俗,民间信仰,家神信仰,各种庆典活动等民风民俗,在这几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时势千变万化,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贾寨古村建筑也始终未改变。
首个云平台胡底服务站编辑发布
(张秘林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