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群 首页
"八维,中华文化的DNA"(三) 【阅微】忠: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孝悌忠信,是八维中的第一层面。正如孝悌常常连用一样,在古代经典典籍中,忠信也常常是连在一起或者并举的。《礼记·礼器》中就这样说道: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就是在说忠信是礼的根本。除此之外,忠信也是君子所需的道德,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要“主忠信”。而曾子说“三省吾身”,其中两项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忠信二者在为人处世中的重要。

  忠,在郭店楚墓竹简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

  从字形来看,忠字上面是一个“中”,下面是“心”,从心中声,可见,忠是与心相关的。《说文解字》言“敬也”,怎么样能被称作敬呢?这就需要尽心,尽心曰忠,就是说要尽心竭力。

  忠,是对人对事应有的一种品德,比如说忠诚、忠厚、忠善,做事尽心尽责等。樊迟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就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即平常要端正、做事要认真、对人要忠诚。这是不可丢弃的品德。

  曾子将孔子之道概括为两个字“忠恕”,这个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的主要内容。

  扩大来说,忠也有对国忠诚、事上忠诚的含义,其内涵还是尽心。《论语》记载子张问政,孔子回答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就是:在职位上,要忠于职守、永不懈怠;推行政令,要出以忠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忠,是对国家利益的忠诚,是一种公而无私、尽忠职守的品德。也就是说为政者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忠职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克己奉公。正所谓“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凡是利益于国家的,知道了就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的。

  对国家有利,也要对百姓有益。《左传·桓公六年》中记载了随国大夫季梁这样一句话:“上思利民,忠也”。意思是说为政者要对百姓“忠”。怎么才能“忠”?就要“思利民”,想着对百姓有益的、有利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因此,忠,不仅是为人忠诚,也是对国忠诚;不仅是做事尽心尽力,也是为政利民利国。(撰稿:施希茜 编导:赵长军 包装:尹雪诺 配音:张东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