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街道 首页
那天、那地、曾经的那群“宝”


1993年11月17日

在健力宝公司的资助下,22名足球少年背负行囊,怀揣中国足球的希望与梦想,远赴南美,在“足球王国”巴西留学深造。李铁、李金羽、张效瑞和李玮锋等为代表的中国足球“白银一代”,至今仍被认为是中国足球整体厚度最出色的一代足球人。他们是中国足球向国外“取经”的先行者。

2017年11月19日

他们在沈阳重聚。身披久违的战衣,仍是曾经的号码,仍是昔日的队友,踢场酣畅淋漓的球赛。在沈阳李铁8号足球公园,记者采访了部分球员,听他们讲,“我们这帮人”的故事……

两万名小球员海选出22人

“健力宝计划”的初衷,是培养出一支2000年奥运会的适龄队伍,全力冲击2002年和2006年世界杯。健力宝青少年队有两位队长,李铁是场上的“总指挥”,来自大连的张然则是场外“大管家”。谈及选拔,在张然的印象中那是一场声势浩大、标准严格、公正公平的“优中选优”,“估计全国有超过两万名1977、1978年龄段的小球员参加海选”。1992年夏,海选上来的小队员集中在天津与大连进行选拔,并由高丰文等人组成的元老专家组进行严格的挑选。80余名少年进入到北京大兴的第二轮筛选,十支队伍打比赛,只留下48人进入预选名单。这48人到广西梧州冬训,最终精简到22人赴巴西,这其中就包括张效瑞、商毅、李铁、李金羽、郝伟等人。第二批补充队员,于1996年3月赴巴西。

回忆起初到巴西,姚立说,我们去海边放松,几个拿着酒瓶的巴西人,腆着啤酒肚邀请我们踢场小型球赛。没想到,这些巴西人喝着酒、踢着球,脚下技术那么娴熟,配合看似轻松却非常流畅。我们终于了解到巴西足球的全民化程度,只要会走的孩子就会踢球,上了岁数的老人家,都有自己支持了多年的足球队和球星。”

“足球王国”名不虚传,中国少年们坚定了在这片足球沃土上“奋发图强,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决心。姚立说:“这不是空喊口号!我们组队、出发的消息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那是一种无限大的自豪感。”

收获最大的是对足球的理解

远离都市,穷乡僻壤,他们不被任何外界打扰,训练之余最主要的业余活动就是“小河边钓鱼”。那段被他们称为“放肆的青春记忆”固然美好,却是极其艰苦的。在远离圣保罗的一个小村庄,斑驳的墙壁,崎岖的山路,荒地中,这批中国少年追风的身影成为最美的风景。张然说:“初到巴西,所谓的球场,杂草丛生,教练带着我们拔草,亲手打造出一块场地。时间久了,连厨师都撤了,自己洗衣做饭。”

留洋学球,除了朱广沪领衔的中方教练组,球队聘请了当地俱乐部的巴西教练。球队的“轻骑快马”邱忠辉说:“在巴西那五年间,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足球的理解。封闭训练的日子里,我们很难接触到真正的巴西风土人情。当我们有机会走出去,与当地俱乐部球队交流和比赛,我们才知道,对足球的爱和理解深入巴西人的骨髓,那是一种真正的民族特色。为什么巴西球星经常会展现出‘灵光一现’的精彩?因为巴西人拥有自由奔放的天性、快乐自信的态度,这使他们最大限度发挥出个人特长,并以个人特长激发整体优势。”

留洋巴西,令他们在那个年代就见识了超前的技术理念和培训意识,如今他们中很多人从事青训,在打造青训体系的过程中也借鉴了当年所得。来自青岛的邱忠辉说:“巴西球员脚下技术华丽,而巴西足球的发展,除了依靠球员个人的先天优势外,还经过了欧洲足球的技术加工。足球是一项多元化的运动,讲纪律也讲整体配合,巴西球员在脱颖而出之后,也会被送到欧洲去训练整体战术,巴西俱乐部去效仿商业运作和经营模式。”

封闭环境中打磨球技

淬炼赢的精神

这批健力宝球员被国人高度关注,部分球员成为了各俱乐部和国家队的“顶梁柱”,退役后分散在“国字号”球队、中超中甲俱乐部、青训俱乐部。24年来,他们始终是整个中国足球大框架下的中坚力量。采访中,他们提到一种“健力宝精神”,这种精神的存在,是在当初艰苦封闭而纯粹的环境中,淬炼而出的“赢”的精神:要赢球,首先要赢人品,球品如人品,以德立身,才配得起“中国足球运动员”之名。

朱继征,原广州太阳神队守门员,曾经的门将,如今的体育公司经营者。朱继征是与健力宝球员走得最近的人,却直率笑言自己“曾经落选健力宝队”,“这批球员从巴西回国后,我们无论作为对手还是队友,都能够感受到他们为中国足球带回的一缕清风,球技超凡之外,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在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下算是‘特例’。”

2013年12月,健力宝青年队留学20周年重返巴西之旅启程,队员们重温了当年在巴西生活训练的点滴。朱继征作为活动组织者之一,参与了那趟怀旧之旅。球员们在异国他乡的人情冷暖,朱继征感同身受,“在曾经封闭训练的村镇,球员们又一次登上曾经每早升国旗的小山坡,不少人都低头偷偷擦眼泪,也有人控制不住,躲到车上哭。”

在朱继征看来,随着中国足球大环境不断变化,这些“健力宝足球人”面对外界诱惑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张然说:“十七八岁的我们,在巴西单纯的训练环境中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世界观。”在留洋的日子里,除了每早升国旗之外,朱广沪要求他们每周写一篇作文,张然能够回忆起的命题有“25岁的我应该是怎样的人”、“我的理想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张然认为,一次次升国旗,一篇篇命题作文,都是他们在异国他乡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