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土村 首页
保家行动 | 致富路有很多条,养殖户变种植户 不当猪倌也有出路!

分宜县有这么一位普通的农民,

曾经他凭借着生猪养殖成功脱贫致富。

如今他拆除自己的猪栏,卖掉生猪,

跟着乡干部学管理、学技术、转业转产。

他就是操场乡赤土村的胡传生,

靠着自身的勤奋和努力,

他成为当地的竹荪种植大户。

胡传生是操场乡赤土村弓陂村小组的贫困户,一家5口人。年迈的母亲瘫痪在床多年,两个小孩还在上学,全部的经济来源就只有他们夫妻二人务农、做小工的一点微薄收入,虽然天天起早贪黑,努力劳作,但家里仍旧入不敷出。

记者见到胡传生时,他正在自家的10亩竹荪种植大棚里,忙着采摘这一株株精心培育、长势喜人的竹荪,满心欢喜地等待第二天收购竹荪的老板前来,把他的竹荪远销全国各地市场。

胡传生:

“那时候经济条件很困难、很差,慢慢的我自己想搞点养殖,在2011年盖了个猪场,就开始养猪,养几年猪还赚了点钱,家里经济稍微好点。”

没事的时候,胡传生就在家陪年迈的母亲说说话,帮她按摩手指。

今年来,操场乡深入推进“保家行动”,积极开展畜禽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对禁养区内养殖场进行拆除、搬迁。乡、村干部每家每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帮助像胡传生一样的养殖户转变“只有养猪才能致富”的观念。

胡传生:

“养猪对我自己来说确实能赚点钱,可是对大家不太好,环境实在是不好,我的猪场离我们村里又不远,污染环境。养猪很臭的,别说自己身上臭,弄得人家也一身臭,我下决心干脆拆掉,不养猪了,搞点别的,种点什么。”

胡传生的家

帮扶信息

随着畜禽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养殖户的转业转产工作显得尤为迫切。面对这种情况,操场乡围绕养殖户转型要求,在全乡开展分类培训指导。通过发展水稻种植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竹荪、西瓜等特色种植业,有序引导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胡传生:

“猪场关闭之后,我就想种点竹荪,竹荪的经济效益一般都比较好,可是想种又没什么资金。听乡里的干部说可以贷款,就请乡干部黄勇帮我担保借了十万块钱,这十万块钱全部用在种水稻和竹荪上面。”

今年4月初,胡传生注册了竹荪合作社营业执照,乡干部陈小平手把手地教授胡传生竹荪种植管理、病虫害治理、烘干技术,并赠送了价值3000多元的遮阳网给他,于是,胡传生的竹荪种植大棚便搭建了起来。

竹荪大棚外观

大棚内景

不会的就问问乡里干部陈小平,或是问问别的种竹荪的人,慢慢自己就能学会,其实也挺简单,种这个东西也不难,只要掌握了几个关键的地方就行。

——胡传生

胡传生与帮扶干部陈小平(右)一同商讨竹荪烘干技术

竹荪种植大棚里,雪白的竹荪破壳而出。

由于竹荪的采摘时效很短,胡传生每天必须早早地就来到棚内开始采摘,并及时将采摘下来的竹荪进行烘干处理。竹荪干品每斤售价约150元,10亩竹荪预计将为胡传生带来每年8万元的收益。


烘干竹荪      

不养猪一样能赚钱,种植也不会妨碍人家,以后还可以带动一部分人家种,竹荪是好东西,经济效益比较好,也是一条赚钱的路子,以后还想做大做强。

——胡传生

文章来源分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