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镇 首页
快看!江西这样建设海绵城市 将彻底改变你的生活
快看!江西这样建设海绵城市 将彻底改变你的生活

导语:《南昌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正在公示。按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南昌市中心城划分为14个排涝分区,要求中心城排涝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到2020年,中心城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占规划区面积的25%。

目前,我国已有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取得了初步进展,逢雨必涝的现象有所减少。大家想必很好奇,江西还有那些地方在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如何?

啥叫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快看!江西这样建设海绵城市 将彻底改变你的生活

海绵城市(资料图)

城市建成区内六大功能:

渗 利用各种路面、屋面、地面、绿地,从源头收集雨水。建设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等。

滞 降低雨水汇集速度,既留住了雨水,又降低了灾害风险。建设下凹式绿地、广场、植草沟、绿地滞留设施等。

蓄 降低峰值流量,调节时空分布,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保护、恢复和改造河湖水域、湿地并加以利用,因地制宜建设雨水收集调蓄设施等。

净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初期雨水处理设施,适当开展生态水循环及处理系统建设;在满足防洪和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建设人工湿地,改造不透水的硬质铺砌河道、建设沿岸生态缓坡。

用 将收集的雨水净化或污水处理之后再利用。按照“集散结合、就近处理、就地循环”的原则,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和综合雨水利用设施等。

排 进行河道清淤,开展城市河流湖泊整治,恢复天然河湖水系连通;新建地区严格实施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老旧城区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低洼积水点的排水设施提标改造等。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2015年4月,萍乡市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是江西唯一获批的设区市。

【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萍乡市

萍乡是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对于萍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作用,有利于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和消除内涝灾害,减少面源污染对城市河道、内湖的不利影响,助推萍乡市城市转型的纵深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面貌,建设宜居萍乡。

告别“看海”模式

萍乡将利用三年时间,投入46亿元,完成147个项目,通过建设海绵型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缓释和净化作用,缓解城市内涝,让萍乡告别“看海”模式,真正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进展】:海绵城市建设 萍乡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一

日前,住建部公布了2016年度海绵城市试点绩效评价,萍乡市继2015年度在全国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一之后,再次蝉联榜首,被认为已成功从全国试点迈向全国示范。

2015年,萍乡市围绕建设思路、技术体系、项目施工、试点范围等,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在全市域、中心城区、示范区3个空间尺度上,分层构建海绵城市体系。

采取PPP建设模式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是萍乡组强建设海绵城市的一大创新。这一模式在解决组织管理及资金的同时,还拓展了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新领域。中国铁建大桥局即以承建难度最大的PPP三标项目为依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及其团队签订了共建海绵城市院士工作站的协议,加快对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关键技术、海绵城市运行管理关键问题及对策、“智慧海绵”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的技术研发。

2015年4月,萍乡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这是萍乡人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萍乡人民的不懈努力,萍乡市正大步迈向海绵生态城,试点建设考核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城市建设从试点走向示范,成为萍乡人的骄傲和幸福,百姓的获得感、认同感、满足感不断增强,纷纷为海绵城市建设点赞。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城市雨洪系统的建设,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它让城市回归自然,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萍乡市狠抓生态修复、建设海绵城市的一系列举措和做法,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期盼全省、全国崛起更多“会喝水”、“会呼吸”、生态更自然、发展更绿意的“海绵城市”。

江西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近日联合下发通知,确定抚州市、南昌市、吉安市为2016年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据悉,十三五”期间江西拟投资732.13亿元用于市政建设项目,其中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投入最大,拟新建21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391.81亿元。

【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南昌市

自2016年开始,南昌市所有的新建项目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今后,各类新区、园区、开发区率先执行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建成区将结合棚户区(危房、老旧小区)改造整治、城市有机更新等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公共建筑与小区住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形式,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蓄存雨水的景观水体和相应设施;新建公共建筑和小区住宅,应结合绿色建筑建设,推行绿色屋顶或屋顶花园,小区非机动车道和地面停车场,应采用透水性铺装,增加雨水自然渗透空间。

【进展】:九龙湖成南昌建设“海绵城市”样板

南昌在建设九龙湖片区时运用了“海绵城市”技术,这一技术将在南昌33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成区推广,让城市自然“呼吸”。到2020年力争南昌市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力争南昌市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南昌还将充分利用城市自然水体和雨水湿地等设施调蓄和净化初期雨水,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及下游水系相衔接;强化水系沟通,保护现有湿地,对城市水系进行水质净化、流速缓滞,并充分考虑河湖水体的水量和水位需求,保证城市防洪排涝,需要的过水流量和调蓄库容。

南昌七个城区2017年底实现污水全收集

南昌将全面推进城区河湖综合整治工程,逐步开展水生态修复,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全面改善城区河湖水质。

到2017年底,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经开、高新、红谷滩新区等区(开发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到2020年底,湾里区、新建区、南昌县、安义县、进贤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5%左右。

同时,南昌还将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抚州市

为配合“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抚州市开始动工的人行道路面改造所采用的都是环保陶瓷生态透水砖。这种砖的特点是高强度、透水性好、抗冻融性能好、防滑性能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性能,且可改善城市微气候、阻滞城市洪水的形成。

【进展】:省发改委“真金白银”举措支持抚州大开发

加快抚州高新区省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支持适时申报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支持申报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抚州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开展“互联网+”、低碳城镇、“四化同步”示范乡镇等试点示范,推动建设养生养老、文化旅游等特色小镇。

【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吉安市

吉安市计划投入建设资金23.4亿元,在《吉泰城镇群规划(2016-2030)》确定的井冈山经开区、吉州区、青原区和庐陵新区,规划面积约97.9平方公里的范围作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

同时,选择高铁新区等面积约25平方公里范围(老城区占40%左右,新城区占60%左右),申报下一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下一步,吉安将根据省级试点要求,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吉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启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力争为全省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运营管理经验和模式。

【进展】:“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

过去,吉安主要靠人工的“灰色”雨水基础设施排洪排涝,而在今后将更多地“道法自然”,秉持对生态平衡的敬畏,让“绿色”和“灰色”雨水基础设施双管齐下。吉安市中心城区三面环山,内河众多,原本就具备建设”海绵城市“的优越条件。在此基础上,吉安市将突破大面积硬化的传统建设模式,恪守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堵河,不截水建坝,不用水泥裹死原有河流。

同时,以青原山、螺子山、真君山、天华山、神岗山等自然山体,和赣江、古后河生态绿廊、庐陵文化生态公园、螺湖湾、万石湖等水系湿地,以及遍布城区的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为“海绵体”,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道路铺装改造、绿化景观提升等疏通城市天然雨水系统,让降水就地或就近吸收、蓄存、渗透、净化,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让水在城市里自然“流动”,把吉安建设成为自然排水、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

吉安市还将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以市中心城区庐陵赣江国家湿地公园和螺湖湾湿地公园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动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万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吉安县坪里郊野湿地公园、泰和石虎塘湿地公园、吉水湖湿地公园、峡江玉峡湖湿地公园等一批重点城市郊野公园建设,让城市自然“呼吸”。

【评论】:建设海绵城市是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水”,其目标是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并以此来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绿色生态、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永续发展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要求。高度重视加强城市重要水源全流域治理、保护,大力推进“河长制”,实现城乡互动和重要河流全流域治理、保护。加强了建成项目的管理、保障运营,着力发挥工程项目作用,使自然降雨“渗、滞、蓄、净、用、排”、流域注水“入、留、用、转、净、出”和城市引水“水源保护、取水安全、节约利用、污水处理”各个环节具体工程项目系统协调高效运转,海绵项目治污防污、生态修护、环境涵育功能正在显现。

结语

海绵城市对于江西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它必将在江西“绿色崛起”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留下深刻的“足迹”。建设海绵城市使这些成为可能:告别“看海”模式,让城市内涝成为过去式;让雨水留得住,能够循环利用起来;让生态环境日渐向好,城市与自然更加和谐地融入在一起。(中国江西网记者徐杰整合)

南昌新闻网 2017-08-18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