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光街道 首页
“互联网+”带来择偶新体验

图为在上海举办的“‘稻喜’啦——我们相亲吧”活动中,单身男女与象征幸福吉祥的《巨龙舞梦》祥龙合影。新华社发

    “你们不是要让团中央送对象吗?送!”伴随这条来自“共青团中央”的微博的,是网络上关于当下单身大龄青年征婚相亲的讨论。

    共青团中央的这条微博不是“虚晃一枪”,事实上,目前全国各级团组织已建成5870个“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涵盖共青团中央、省区市县、高校和企业团委等。其中就有婚恋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牵线,线下相亲,让适婚大龄青年有更多择偶机会。

    搭建平台来找人

    共青团组织的这一做法在当下并非个例。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平台的广泛收集信息、大数据的精准配对,再加上线下充满创意的活动,“互联网+”为择偶带来新体验。

    前不久,北京的小慧和男朋友刚刚从新疆拍完婚纱照回来。在天山天池、在喀纳斯,都留下了他们美好的瞬间。说起他们的缘分,二人都很感谢一个特别的微信群:“这个群里都是我们老乡,平时除了聊天、组织线下聚会,同时也能让我们这些大龄未婚青年多了个认识异性、寻找姻缘的平台。”

    小慧告诉记者,从学校毕业后到了公司上班,交际圈变得比过去窄,身边的适龄异性单身青年很少,再要遇到投缘的更是不容易。在她眼里,像校友群、老乡群、联谊群等类型的微信群出现帮助她拓展了朋友圈,增加了选择对象的范畴。

    事实上,除了微信群,当下互联网上的交友相亲平台五花八门。比如有微信公众号、有社交客户端,还有像珍爱网、百合网、真情在线等各类网站。不论是自主去发现寻找“潜在对象”,还是靠弹出窗口、信息推送来“建议”,线上寻找姻缘的方式让他们扩大了搜索目标。

    除了增加交友机会,也有网友认为,线上搭建平台的方式也利于大家初步做选择,先找到有话可聊的人。28岁的张驰在成都某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提起相亲,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初次见面没话说的尴尬。“假如我们先加微信,就可以试着聊聊,再决定要不要见面。不然每次见面感觉气氛都很冷淡,而且约会总得要花钱,次数多了开销很大。”

    巧妙利用大数据

    谈及和妻子喜结良缘的经历,曾经的婚恋网用户赵恺表示这种邂逅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们俩是通过婚恋网站的配对才开始约会相亲的。虽然说我们不可能完全依靠大数据来寻找爱情,但不得不说,至少在初步的人选筛查上,它起了一定的作用。”

    赵恺说,婚恋网站要求的资料很细,把个人喜好、性格特征、想找的人的要求、类型都列出来,然后在后台数据的运算下进行配对。这种情况下,赵恺发现配出来的这位女生(现任妻子)确实符合了不少他所期待的特点,比如脾气温柔、会弹钢琴、英语好等。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筛选越来越深入地运用到互联网相亲之中。比如通过大数据及云计算,一些平台可以对会员的行为轨迹、兴趣爱好、择偶条件、心理需求等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帮助会员高效、精准匹配到喜欢的对象,最大限度提高婚恋匹配效率。除了年龄、学历、职业等“硬指标”,价值观、兴趣爱好等“软指标”也日渐成为了数据的一部分。

    当然,有网友认为,一个人做出的价值判断,不一定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而心理和情感因素难以被量化。在情感选择上,即便所有数据都是真实客观的,一旦涉及到人的感性层面,情况往往复杂得多。

    线下活动需结合

    线上交友为寻找伴侣提供了诸多的方便。不过,现实中很多例子也表明,单纯的“网恋”不一定能让两个人适合在一起过日子。因为网络毕竟是虚拟世界,到了现实环境里他们可能呈现出不同于网上的面貌,所以还是需要线下活动来支撑。

    因此,不论是各地团组织还是商业化的相亲网络平台,他们都会组织线下活动,为已经在网络上打得火热的男生女生们创造亲密接触的机会,或者让陌生男女在经历体验式活动后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后续的感情交流。

    前不久,浙江省泰顺县共青团举办了一场青年古装交友活动。50名未婚男女青年抽签两两配对,身着汉服,穿梭在古朴的库村古村落中。大家相互拍照,配合完成木偶戏,互相之间变得更为熟悉,甚至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除了用这种古典的方式,有的线下活动充满了科技感,并且同样浪漫有情调。例如有线下活动推出请男嘉宾用手机拍摄的活动,当他把手机对准心仪的女生拍摄时,女生的镜头就会出现在高清电视屏幕上,令全场轰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示爱还是表白,都很有冲击力。

    此外,一起参加手工活动、鸡尾酒会、户外拓展等,也都会增加适龄青年们建立、升华感情的几率。(记者 柴逸扉)

    (原标题:线上牵线 线下相亲 “互联网+”带来择偶新体验(网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