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社区 首页
五十四位老人,五十四部《活着》

多达五十四遍的人生提醒

《五十四种孤单》是一本罕见的孤寡人群口述历史。罕见体现在三点:一是孤寡老人尤其是底层的孤寡老人,往往在大众媒体、文艺创作及学术研究的视线之外,如此密集采访、整理并出版他们的口述,极为罕见(其中的艰辛也令人动容);二是本书所采访的对象,最长者已经年近九十,年轻的也已六十上下,可称之为“全部的老人”;第三是文本自身的罕见,老人们的口述真实有力、不加修饰,漫长的一生在他们业已平静或难以平静的讲述中涌动闪烁,时代浪潮与个人际遇之间令人困惑的联系让人感叹。有读者认为,五十四位老人,即五十四部《活着》。

李黎

五十四位老人,五十四部《活着》

人们更多随眼前的事物沉浮,并非总是想到多年后的自己,以及或在世或离去的父母长辈。《五十四种孤单》像是一种不讨喜但又无法辩驳的提醒,它提醒我们,有很多与我们有着莫大关系的老人需要去关注,以及,我们必将成为需要被关心的老人。

相对于另外一些我们可以极力回避的话题,老去这件事无法避免。如果在身体一切健康、内心充盈且儿孙环伺之类的状态下慢慢老去,也不失为一种归宿。那种状态下,即便被老年的孤单侵袭,也仅仅是一种文艺或者哲学,而非悲惨现实了。

《五十四种孤单》相反,它讲述了五十四位老人惨烈而又无可奈何的一生,叙述者是老人们自己,最大1923年出生,最小的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鉴于叙述者的教育程度、社会阅历以及被生存现实磨掉的个性和思考力,他们甚至在讲述自己的事情时,依然和多年前一样困惑和感慨。五十四位老人普遍表达了对天伦之乐经年累月的向往(有些人向往得热泪盈眶,甚至痛彻心扉),也表达了自己多年来权力挣扎、从不放弃的感叹和淡然(物质生活已经没有问题的老人们,回忆往昔时大都一笑了之,或一声叹息),但是在讲述自己因何孤寡、为什么一辈子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安家立业时,老人们普遍出现了茫然、不确定。有一些看似笃定的答案,仔细想想其实也未必如此。

因此这本书不是“如何规避孤寡”的解决之道,而更像是一种反反复复的提醒和警示(多达五十四遍)。这本书以五十四篇不亚于《活着》的人生故事,告诫每一位读者要善待当下的自己,避免出现孤单而无限惆怅的晚年——或者说,本书反反复复的提醒只是为了达到另一个目地:即使孤寡来临,也需要有更早更多的准备。这本书没有文艺气息,在每一位老人卑微而又强悍、缺失又坚韧的人生面前,修辞和感叹都毫无必要。

孤寡老人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口述历史”一般为大人物所有特有,近年来,来自基层、底层的口述开始凭借其生动、细致入微、普遍性而显现出同样的重要性。本书中的五十四位老人,全部来自社会的底层,基本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没有名声或者特权带来的任何庇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甚至没有起码的社会保障,相反,因为孤寡的现实,他们越发陷入生存的泥潭,一路挣扎着,拖泥带水、千难万难地走到了今天。他们的叙述不能称之为“口述中国”,因为他们只是一个切面,而非全貌。他们更更倾向于为我们提供一个不被关注的领域,即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每一位讲述者都因为卑微而远离历史舞台核心,时代只是模糊的背景,他们只是时代洪流中无可奈何和随波起伏的水滴,消失于其他的水流。历史往往会残酷地忘记这些人,但作为读者的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并非旁人,是我们的爷爷辈,是父亲母亲舅舅叔叔伯伯姑妈姑父阿姨婶婶……是常常在身边遇见的人。

编辑这本书的时候正逢春节,春节给人两种截然相反的感受,一种是一年终了无所事事好吃好喝喜气洋洋,另一种则是“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因为严寒和行动不便而产生的对生命的质疑挥之不去,《五十四种孤单》的书稿一直陪我过完春节假期,和父母亲人的联系,在现实里、稿纸上(想象中)出现了两种情形: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的父母就是书中人物,那又是什么一种情景呢。终生在南京郊区生存的父母,和书中人物相比,并没有超出一筹的学识、保障和运气,在他们六十多年的人生中,有无数次的“机会”遭受厄运并一路不顺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没有陷入孤寡境遇的老者,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幸运儿。——而本书的一大目的,则是将这种绝对扭转过来,即争取让绝大多数的人在老去的同时不会陷入孤单与无助。

这本书不是终点

如果一定要分析孤寡的成因,五十四位老人,可以得出若干答案,例如残疾,例如贫穷,例如确实存在却又来路不明的运气,例如自身的性格、能力乃至品性……问题在于,五十四只是孤寡老人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本书项目团队采访的老人就远远不止这个数目,那么,孤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似乎一切都是原因,而一切又都不是,身患残疾的人未必不能成家,贫穷的人未必不会儿孙满堂,运气很差的人往往也能一路走下去。在作者看来,孤寡作为一个现象,一个客观事实,似乎具备一种随机性和坚定的传导性,会在不经意间传导给某个人。犹如顽强的生命基因会不断遗传,孤寡作为一个现象,也具备遗传性,尤其遗传密码。这一说法有些宿命论,不够明亮,正如书中一些老人的感喟。

不过,这本书不是终点,它更像是一个可供继续研究和挖掘的起点,因为其沉重和触目惊心,所以期待能有更多人关注孤寡老人,从更为宏观和制度层面让孤寡这种现象减少,或者说,让孤寡的当事人,不再时时被锥心刺痛困扰。

这本书的问世带有一定程度的奇迹色彩,首先是作者们找寻到了五十四位境遇各异的老人并顺利请他们讲述了一生,其次是项目团队有着惊人的毅力和韧性,完成了几乎是想象中的一件工作。确实,在关爱老人这件迫切和艰巨的工作上,需要的正是项目团队这种奋勇前行的人物,而不仅仅是一些点到为止的构思、建议和言谈。

善待老人,即善待当下和未来的自己,这大概是本书口述历史之外的又一层提示吧。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