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社区 首页
共享单车频遭“人祸”透露“心病”

背景:4月7日,北京朝阳区一ofo共享单车维修点“车满为患”,长约上百米的道路旁堆满了数千辆等待维修的故障单车,有些地方的车堆超过2米高。维修点工作人员介绍,该处自2月初开始,每天都会接收成百上千辆故障单车,这个维修点还只是北京数个类似站点的“冰山一角”。除了爆胎等一般故障外,更多的是号牌被刮花,座椅、车锁及脚蹬丢失,甚至还有车轮丢失或整车损毁等人为损毁的情况。修车师傅说根本“修不过来”。

 

图片来源网络。

华商报发表黄齐超的观点:受损的单车固然需要修复,可需要修复的何止是共享单车啊?对待共享单车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公德意识和慎独情怀。管理平台对共享单车的使用人的监督手段较少,即便你损坏了共享单车,管理平台也难以找到责任人。正是这种因素,导致了很多人肆无忌惮地破坏共享单车。因此,用户的慎独情怀需要修复。运营企业当然是逐利的,看重的是用户的押金,将这笔钱用来投资,忽略了共享单车在用户心中的体验,也忽略了共享单车如今所遭遇的厄运。这就需要运营平台积极地升级监督技术,或是研制出科学有效的举报措施,能让故意损坏者得到赔偿、处罚。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改变共享单车的命运。

小蒋随想:共享单车被人为损坏的“命运”难免让人联想到某些人的素质。而一说到素质问题,容易给人感觉是上纲上线的说教,一些听者对此左耳进右耳出,然后继续我行我素。我倒觉得这更多是心理问题。故意破坏公共物品的对与错,要说哪个人完全不明白,恐怕是瞎掰。一些未成年人之所以“搞破坏”,源于“越禁止越要搞”的叛逆,试图获得“尝禁果”的窃喜。一些成年人加入“破坏队伍”,则是出于对自身境遇的不满,胡乱发泄个人压力,甚至具有报复外界的畸形心态。破坏共享单车本质上是“损公物不利己”,但一些破坏者却从中获得快感,这对实施破坏的人就够了。加之,此类破坏较少会上升至法律惩处层面,不容易被抓现行,一些人愈发有恃无恐。有鉴于此,共享单车运营监管上的短板需要弥补,但企业要考虑成本,能够实施到何种程度,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已有法院对偷窃共享单车进行审判,这会对一些人构成约束与威慑。不过,上述措施毕竟是外部的,一些人的“心病”好治吗?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