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辛社区 首页
赵华: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 深化德州生态环境治理

大众网德州2月24日讯记者 庄滨滨 通讯员 赵晶 刘春霞)2月23日,在德州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长陈飞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定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得见蓝天白云;在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以及网格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明确的改善目标和工作要求。

对此,德州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华表示,2017年是“十三五”关键年,完成全年环保工作任务面临更大挑战。全市环保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提升执法监管水平,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环保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当好参谋助手,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当好主力军和先锋队,全力以赴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蓝繁天力争达到195天以上

全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力争达到195天以上,各县市区PM2.5改善15%,PM10改善18%。认真落实《德州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深入推进压煤、抑尘、控车、除味、增绿等42项具体措施,积极主动应对重污染天气。

深入推进燃煤污染治理。完成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总任务的80%以上,全面淘汰10吨以下燃煤锅炉。在农村大力推广新能源,扩大城乡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建立健全散煤清洁化治理长效机制,加强煤炭等燃料流通环节执法监管,大力推进“城中村”高污染燃料替代,完成125万吨清洁煤推广任务。推进钢铁、焦化、石化、建材、碳素、玻璃等重点行业烟气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全面推进砖瓦窑、石灰窑、铸造窑等淘汰、替代和综合整治。力争全社会煤炭消耗再压减40万吨。

提高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料场、煤场、灰场、渣场为重点,深化工业企业扬尘治理。134个建制乡镇全部配备湿式机扫车,每个乡镇至少一辆。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深化建设工程、商混企业、堆场料场扬尘防治。巩固渣土运输治理成果,全面开展停车场扬尘防治。

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加强报废机动车管理,建立机动车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全部供应符合国六标准汽柴油,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开展非道路移动源治理。着力解决重型车过境穿城等问题。

扎实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石化等4个行业VOCs末端治理和城市建成区加油站、储油库三级油气回收改造。对宁津家具、临邑有机溶剂、武城玻璃钢、禹城功能糖行业4个行业和喷涂行业开展专项治理。强化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等低空面源的综合治理。

大力推进造林绿化行动。科学安排造林绿化任务,加快推动绿色廊道建设。启动建设大运河生态林场和西陈沟湿地公园,3年内在运河开发区集中连片造林7500亩,建设城市森林,与重工业区形成有效的生态间隔,今年启动种植3100亩。

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抓好“三个着力”“两个统筹”,即着力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性,着力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着力抓好现场督导检查;统筹抓好错峰生产,统筹安排各类社会活动,切实发挥削峰降频作用。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进行评估,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

打造水污染防治升级版 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

把水污染防治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以全面落实“水十条”为引领,提升地表水、消除黑臭水、稳定地下水、保障饮用水,打造水污染防治升级版,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深化“治用保”治污体系。实施“十大”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工程。建成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现有污水处理厂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完善污水管网并实施雨污分流改造,规范污泥处置工程运行。搬迁关闭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小区)。完成“再建千亩湿地”计划。

提升水资源管理方式。取缔非法地热井,规范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地热井。制定运河经济开发区减少地下水开采方案,实现南运河第三店断面氟化物指标达标。制定生态流量保障方案,提升主要河流水质。

稳定地下水水质。现有加油站地下油罐全部更新为双层油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极差比例控制在33.3%。四是确保饮用水水质100%达标。落实《德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完成规范化建设。全面排查和整治水源地、南水北调、引黄渠道及调水河道的安全隐患。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土十条”实施方案编制,做好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逐步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逐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推进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

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补齐环境管理短板

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一是摸清污染源底数。通过开展“三个饱和式”,即“饱和式”检查、“饱和式”整改、“饱和式”曝光,全面排查水、气、土壤等污染源,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二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通过着力提高“三个率”,即提高案件处罚率、媒体曝光率和问责率,倒逼环保责任落实,让企业守法成为常态。三是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市、县、乡镇、工作片(管区)、社区(村)五级环境监管领导责任体系和网格员队伍,明确网格化监管任务,实施污染源动态管理。四是深入推进“行刑衔接”。规范案件移送流程,完善联勤联动及工作衔接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制,保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五是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利用海河流域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省会城市群执法联动工作机制以及德州、沧州、衡水三市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协议,对边界地区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联防联控。

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着力加强预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分析研判能力,有力支撑精准治污。新建14个城市网格站,开展超级站在线源解析,完善环境空气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新建11个空气自动站,每个县市区考核站达到3个,对县市区周边乡镇空气质量开展监测。

补齐环境管理短板。严格执行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依法治理“散乱污”企业。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完成“大气十条”和“水十条”重点行业、产能过剩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严格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加强危险化学品、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管理。完成198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抓好齐河县农村废弃物三级网络试点。配合水利部门推行河长制,不断完善河湖环境管理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