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薛村 首页
万荣名吃--凉粉

中国能做凉粉的地方很多。就算是在山西,从北到南各种风味的凉粉也是数不胜数。再缩小山西运城各县,从发凉粉和调制凉粉的技艺来看,凉粉已经是一道门槛很低的地方小吃,既没有秘密可言,也没有多大分别。但是让人奇怪的是,这小小的凉粉到了万荣,名声就陡然大了起来,乃至大到了在大多数西北风味的饭馆里,把那种红薯粉、绿豆粉、豌豆粉制成并凉拌的凉粉统一称之为“万荣凉粉”。

万荣凉粉,显然不是第一种——别人做不出来,也不是最后一种——食界新贵,只有中间两种可能——比别人做的好、比别人做的名气大。这么一分析,列位食客一定会对小小的万荣县刮目相看起来,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凉粉还能做出什么花样来。我虽是万荣人,但从来没觉得这凉粉里有什么秘密可言。诸如,有人在网上说万荣凉粉是从陕西韩城传入云云,也不靠谱,那是饸饹,再说你把人家韩城人的脸往哪儿放;再有那些自称万荣当地的粉面(淀粉)如何如何好,油辣子如何如何讲究火候,秘制调料如何如何玄奥的,都是瞎掰,没那回事。万荣凉粉得晋南大地之山川灵气,其他各县一样也沐浴着中条黄河的灵秀;万荣人的凉粉里放什么醋什么芥末,别的地方也可以放,总之,食材和做工上的差别完全可以忽略。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万荣人的精神和万荣人的思维有些与众不同,这点不同放在修齐治平的大事上是有担当有魄力,放在升斗小民的柴米油盐上面也一样会释放出来热烈汹涌的能量。就像外地人常说万荣的馍馍好一样,能把馍馍蒸得让以馍为主食的四邻各县人民说好的万荣人,也一样能把凉粉做得让别人称道,也就不奇怪了。万荣凉粉里正是有了万荣精神,才有了如万荣人一样的万荣味道.


要说,把凉粉这种随处可见人皆可做的小吃做好,也简单也不简单。简单,就是你实实在在、实心实意地去做,世道人心自有见证;不简单,就是你能坚持一直这样实实在在、实心实意地去做,哪怕看见别人偷工减料、投机取巧,也不动心。这一点万荣人能做到,万荣人的精神就是——你做得早做得好,我学你的,但我比你还做得好,我做的这东西就是我的。首先,做凉粉的粉面要讲究,要用好粉去做,粉面的好坏可以追溯到育每一个薯苗,洗每一个红薯,淋每一撮粉。小时候的记忆里,家人们打粉、晒粉细致到像绣花一样,一边干活一边不忘教育子孙,“凡是进嘴的东西,不管给谁吃都要讲良心”。粉面做好了,凉粉发好了,最后关键的一步还是调和要好,吃凉粉一多半要靠调和,要想调和好就要舍得下手,万荣人管这叫“调和狠”。有时候,越是到逢集人多的时候,卖凉粉的越像人来疯,你说这一家调和好,凉粉摊主就像是得了鼓励似的,一手端碗一手捏着调料勺子问:调和够不够?你犹豫之间,人家油辣子、蒜、醋、芥末什么的就又给加上了。见这家的凉调凉粉生意好,那家的炒凉粉也舍得放油下料,像是唱对台戏一样。这个时候,连外地人都看出来了,万荣人的争气上来了,这凉粉吃起来还差得了吗


按说,在“凉粉”前面加上“万荣”二字,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中国很多地方的名吃成名走的都是这个路线——前面一般都是地名,后面才跟着自己的名号。如北京烤鸭、孝感麻糖、兰州牛肉面等等,到了我们老家山西运城,有这样名号的小吃也是不胜枚举,有解州扯面、闻喜煮饼、北相胡卜、稷山麻肉、芮城麻片、永济牛肉饺子等。大凡能以“地名+馔名”模式命名的,要不是能够代表一地风味的传统名吃,要不就是有秘不示人有独特工艺,或是已经扬名立腕的食界新贵。反正,无外乎四个要诀“别人做不出来、别人做出来的没自己好、别人做的名气没自己大、别人没有自己刚推出来新品”。唯此四诀,才敢树起自己的大牌子,称自己是某地名吃,如若不然只能落得被本地人鄙视、被外地人嗤笑的份儿。

万荣凉粉还有一条“核心秘密”,那就是万荣人的好强与好胜。万荣人的精神特质决定他们在干旱贫瘠的黄土旮旯里也要刨出金子,他们不轻易服输,不轻易叫苦,也不轻易言败。万荣人有时候做事不整出个大名堂来,就好像对不起“万荣人”这三个字似的,喜欢往大了说往大了做,万荣笑话中最著名的一个段子——“王二蛋名片”估计就是出自此种心理作祟,之于万荣凉粉里想必也少不了这一传统的“万荣思维”。当万荣人站在街头举目四望,看见遍是凉粉摊的时候怎么办?当然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怎么才算做绝?当然是一要做好二要做大,唯此才能杀出重围得一席之地。正是得益于万荣人的“万荣思维”,才有万荣人前赴后继千辛万苦要把一个小小的凉粉生意弄成大阵仗,弄出大名气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万荣凉粉”这块招牌。据说在万荣县城有一家卖凉粉的,总觉得自己牌面不够大,苦于想不出好主意。那天到万荣县委大门口乱转,看到县委大院公务繁忙,人来人往。回去后,就往自家凉粉摊前竖了个招牌“中共万荣凉粉摊”,生意一下就火了。这就是好强好胜、敢想敢作、善谋善为的万荣人。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个凉粉吗,让你这么一吹有点过头了。还真不是,我是看到了“万荣凉粉”的品牌价值,才为“万荣凉粉”担忧起来了。如今,万荣凉粉的名气已然像天津狗不理包子一样,在外地随便打出一块牌子称自己卖的是“万荣凉粉”“天津包子”什么的,绝不会有人投诉你侵犯商标使用权,但这样反而不利于“万荣凉粉”扩大品牌化效应,提升品牌的服务意识,更不利于扩大品牌的口碑。依愚拙见,不如研究规范一下“万荣凉粉”的“国家标准”,比如淀粉的使用比例,不能低于几种调料,以及凉粉的粗细、大小、软硬等等,最好有一种配料是万荣本地独具的更好,也便于防伪,就像前段时间规定“五仁月饼”中必须有一种橄榄仁一样,一下就让许多伪“五仁月饼”现了原形。如果“万荣凉粉”申请国家标准实在有难度,怎么也应该有一个“万荣凉粉”的“万荣标准”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规范和保持好凉粉里的万荣味道,需要拿出点万荣精神,万荣人不妨先从自己做起,先要求自己,才能要求别人。凉粉里有了独步一方的万荣精神,凉粉才会拥有独具特色万荣味道,也许正是这种当仁不让的万荣味道最终成就了万荣凉粉。

首个云平台汉薛村管理员转载万荣公益网